π型思维。
本文大概6200字,阅读需要15分钟。
这是智远的第0147篇成长笔记的分享。
不确定性“环境中”
如何成为复合型人才。
在成为π型人才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T型”,T型人才是按照知识结构区分出来的,用字母T来代表人的知识结构点。
“一”横代表广博的知识面,“|”代表专业的深度。
两者结合既有较深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知识面,这类集深与博一身的人才称之为T型人才。
市场为什么会出现从专一性人才到T型人才的变革呢?其本质源于社会不同阶段发展,对职业的需求变化。
主要分为四个核心阶段:
早在1.0时代,众人下海经商做起传统生意,一切都在打通“供给与供需”的关系,你学习一门技能,就可以得以生存,比如“考会计证,工程师证”,这类属于专业性人才。
到2.0时代,也是所谓80年代末,90初,这时经济发展逐渐多元化,便出现耳熟能详的技校,例如“蓝翔,新东方”等,为社会输入技能型人才。
到3.0时代PC互联网早期,人才市场开始日益增长,很多人开始研究在某个领域涉猎多种专业,在“宽知识,深专业”基础上形成一专多能,来建立自身壁垒。
当下4.0时代,一个人至少要在两个领域深耕,同时拥有两个双向技能,比如互联网行业营销和设计岗是分开的,如果某个设计师既懂营销,又懂品牌设计,那么它在行业内竞争优势就显得巨大。
造成人才竞争格局不断变化的核心在于“互联网”的演变加速数字化的提升。
从移动互联网下半场存量为王,到开启万物互联,其实本质是头部公司(百度,阿里,腾讯,字节)的格局改变了“交易形态”和“社交网络”,出现了一种网状式链接模型,“结构洞”。
什么是结构洞(structural hole)?
该理论提出者为社会学家罗纳德·波特(Ronald Burt)在1992年《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中提出。
指“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和有些个体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法连接或关系间断(disconnection)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
《结构洞理论》
简单来说:
网络是有“链接构成”的,在网络中经济人B和C都与A有联系,如果B和C之间缺少更直接的连接,而必须通过行动主体A才能形成联系,那么A就在人际网络中占据一个结构洞。
显然人际网络的结构洞越多,A在人际网络中的地位就越高,它调动人际关系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就越强,所以经济人会尽力发展自己人际网络的结构洞。
那么,从人才竞争壁垒角度,通过结构洞能告诉我们最浅显深刻的道理是什么呢?
其一:
所谓互联网时代,你在公司重要的岗位专业做深,知识面做宽,行业做透,让别人“链接”上“你”的能力很重要,这也是专家+管理路线的核心。
其二:
人际网络的更新,就会让我们不断丧失“能力”,因为重合壁垒性低的技能会被别人所替代,让自己始终立足于新的“有效结构洞”的位置很重要。
其三:
由于“结构洞”原理形成,似乎“个体或者组织”要想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建立广泛的联系,同时占据更多的结构洞,掌握更多信息,才能促成“效率”甚至“交易”。
社会是一张大网,我们每个人是这网上一个“结点”,与我们相连的每一条线都是与他人交往的结果。
通过认知结构洞,如果我们结论仅限于此,那么就很容易陷入庸俗的“拓展人脉关系”“积极社交”这一套心灵鸡汤中。
事实上,要变成π型人才,就得先成为T型结构的人,打造有质量的社交,关键点在“垂直领域做深”上。
从个体工作角度,T字一竖代表着你的经验能否成为方法论,横线代表方法论能否成为“有形资产”,从而借助互联网加以放大的能力。
从公司角度,T字的一竖代表着你公司所细分业务能否解决社会问题,横向代表“市场部链接外界”的能力。
有了这些才能再向π型演变,否则从公司角度,就像强国无外交一样,无人知晓。
从个体角度没有能力,你只不过是人际市场中的“索取者”,要么是别人能力的复制品,不可建立真正的壁垒。
所以,结构洞的本质是让我们了解“T型”的重要性,T打包就是网络中的“一个结点”,然后再把很多事情通过整合,扩大规模效应,从陌生关系和资源里做很多事情。
π从表层形态看它与T不同的是“多一个小腿”,小腿核心是“你的第二职业”,俗称“热情技能”,仔细看它像不像一个两腿走路的人。
而且这个人能将多门知识融会贯通,找到底层原理并进行创新甚至“构成有效壁垒”的能力,和你列举一个简单的故事。
帕特里克·泰的故事:
新加坡有位国会议员在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但毕业后他并没有进入法律系统,而是当了一名警察。
在当警察过程中,他一直致力于社区和法律服务,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弃法律学习,一边当警察一边学习国际法,并且拿到了法律硕士学位。
在结束警察生涯后,帕特里克被新加坡全国职工法律服务部门聘任,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既需要处理法律问题,又要跟工会打交道的部门。
帕特里克被聘任,正是因为他恰好同时具有法律和社区服务的技能,这就是典型的“π型人才”的经历。
或许多数人会认为,这种经历成功是成功但应该很少见,别说复制了,对于大部分人培养一个技能就很不容易了,想要再培养第二个技能,岂不是难上加难?
其实未必的,人的职业发展是线性增长的,技能到什么水平跟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正比。
人的技能发展更像一条对数曲线,在刚接触一项新技能时,我们通过简单的学习就能突飞猛进,但后期你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会越来越费劲。
这意味精通一个技能自己可能需要“一万小时定律”练习,但掌握基础,并不需要花费很大时间。
不过你也可能会问,虽老话说技多不压身,但多一项技能,尤其是那么不精湛的技能,要它有什么用呢?其实还真有用。
列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一个程序员,他除了开发以外会写作技能,那他可以把自身的方法论总结出来写成一本书,就会带来附加值。
如果一个产品经理,他除了画PRD原型外,懂得运营增长技能,并且投入足够时间去精通,那么他的能力在公司将会更强。
如果一个视觉设计师,他除了平面设计外,精通品牌战略,文案创意知识,那么他是不是就可以做“品牌设计师”,在垂直领域更为强大。
你看上面这些例子,是不是“双重技能在身”,就算你不把“第二技能”修炼到一流水平,你也可以通过技能的叠加来获得属于“π型人才”。
π型人才在大公司“竞争力”颇为明显,一人能够带动整个小组,但从市场来看,似乎众眼望去π型人才很多。
如何从众人中将自己价值最大化放大出去呢?
我认为π的另一个核心重点在于J,也就是π的小脚部分,J代表“整合,营销,传播,放大”的能力。
《π的核心能力表现》
在市面上有一类人被称之为“超级个体”,他们有一套完善的闭环能力,当中包含三个要素:能力,资源,交易。
他们也是“结构树”链接者,这类人群能够解决“公司与公司之间合作链接”效率问题。
有些超级个体不断壮大,便成为“超级组织”或者“网络协同组织”,这些人一般“网红,自媒体,创意公司,公关公司”较为常见。
总结看来,成为π型人才不仅是一个人在某个领域里要有很深认知,并且还要有“两个技能知识融会贯通”整合,推广,放大的能力。
身边不少人说:“大学所学专业知识”工作以后全还给了老师完全用不上,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方式,任何知识都可以进行迁移,融合到工作技能中。
知识都是各种不同的系统:
万物都是“各式各样的系统”,比如一座城市,一家公司,一组英语,一套管理理论等等。
人学习本质是在学习不同系统,比如“物理学”“生物学”“哲学”,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更好了解这些系统的运作机制呢?
答案是“先把握系统的框架”。
因为“框架”是对系统构成元素与元素之间有机联系的简化体现,比如上述的公司最简单的框架就是“行政,市场,运营,产品,技术”组成。
每个人都具有框架思维,只是在处理复杂事情时没有启用,或者根本没有认真去寻找“框架”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就是底层“规律”。
比如:我们在表达时,很多人会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要么是我知道很多一下说不出来真心想表达的,这个时候若有人告诉你,有一个“金字塔框架”,你就会特别顺利。
什么是金字塔模型:
我把它为四个维度,分别是实现什么?目标是什么?我怎么看?发生了什么?自上而下结论,目的,再分析过程。
无论何时“结论先行”,然后解释内容,最后分析过程,这样是不是就很清晰了?
例如,你和领导汇报工作,一进门就阐述一堆过程,领导哪有时间听,他也会一下子蒙圈,不知道你在表达什么。
因此万物都有规律可循,要么启动大脑中“框架思维”找规律,要么拿别人已经总结的“知识框架”现学。
无论哪种方式,学习的本质是要搭建一个符合自己个性化工作需求,能为自己产出效益,并且无论“迁移”到哪里都能持续输出价值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
如何搭建自己灵活的知识框架:
1.基于工作流程搭建
开始搭建工作流程知识框架时,我一般从个人职业目标,工作应用场景出发,因为这样你获取的知识都是指向一个应用目标,不但便于“学习和管理”,而且能够快速启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核心流程是:
金字塔出发(目标,需求,过程)— 学习 — 实践 — 吸取新知识 — 再学习 — 迭代升级。
公式总是无趣的,不妨参考具体案例:
比如你开始工作时是做市场,为客户推荐贵公司产品给客户,那么对于初级市场人员,销售流程为:
挖掘客户需求 — 销售准备(资料)— 拜访客户 — 介绍产品 — 答疑解惑 — 成交(未成交) — 跟进。
这不需要学太长时间便可掌握,根据销售流程我们很容易构建一个框架,所谓工作的本质就是问题的叠加。
2.基于业务领域专业知识搭建
构建专业知识框架,首先要找到专业知识背后相通的本质规律,按照本专业领域主要原理和定律来组织。
不仅如此还要满足两个要求:一是核心诉求(性格特征,习惯,与专业无关的通用能力,如人脉链接能力)。
二是要求所有的核心素质,通用能力,专业技能,必备知识围绕我们的职业目的整合一个有机的整体。
并且能力知识体系搭建,还要随着实际目标改变,以及晋升机会逐步学习,补充修正这个知识体系,让它变得更完善,有迁移性。
举例说明:
一个营销总监,他必备知识构成有“垂直领域”和“深专业”两块。
其他构成分为4块,分别为“竞品分析(宏观,微观,中观)”“核心素质(性格,智商)”。
“可迁移能力(快速学习,精准表达,写作,人际关系处理)”“可迁移技能(一般技能,工作技能)”组成。
有了上述基于工作流程搭建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基础”,到了这一步你只要找到行业内的参照物,譬如牛人写的书,分析他们的框架然后吸取体系,融合自身内容便有新知识体系出现。
那么你在进行思考,知识的可迁移能力来自于哪里?
我把它总结为:对于知识系统的认知,处理事情的三角金字塔原理,基于工作流程的知识框架,基于专业领域的知识框架,这一套流程犹如“PDCA”循环。
在互联网行业所有岗位对于个人而言,均可变动,若把这一套学会,加上强大的学习力,80%不确定性都不会令我们迷茫,因为你完全能够把“可迁移能力”深入骨髓。
π型人才之所以能在不确定的社会,建立高壁垒始与不败之地,是因为碰到问题,拥有自身“认知体系”,能够快速识别,还原问题背后的真相,直击本质。
其次“超强学习力”及“框架思维”能够快速的了解,入门一个新知识或领域,再者“拥有可迁移的能力”快速调整,胜任,满足新的职业需求。
《智远·幸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