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高校招生录取的两种效率

2019年8月的“北大录取风波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热议,也让更多人开始思考,高校在录取活动中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立场?招生录取工作属于考生与高校双向选择的活动。无论作为考生还是高校,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体现了自身的现状和利益需求。高校在招生录取活动中的利益,至少体现出对于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的双重追求。

“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效率可以分为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配置效率即最大程度发挥了资源的使用能力,在给定条件下创造了最大的价值;生产效率是指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生产效益。”[1]简单来讲,配置效率强调对所投入要素进行最佳组合,通过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有效配置来提高效率。而生产效率强调生产环节的“更小成本和更大产出”。两种效率对于高校招生录取颇有启示。

一、高校的配置效率追求生源的“优势结构”

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如果能使各方资源形成一种“优势结构”,使资源使用的效率达到最优,它便具有很高的配置效率。[2]为了达成这种教育“优势结构”,各大高校在招生录取中都非常注重生源结构。尤其是那些拥有招生自主权的高校,更会充分利用这一特权,更有针对性地招到契合本校培养特色的学生,将“优势结构”变得更具特色。基于此,各大高校常在招生录取活动中上演生源争夺大战,对于特殊人才情有独钟。古今中外对于“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极为称颂,因为特殊人才蕴含了特殊贡献,比普通类型的人才更加稀缺、珍贵、蕴含多种可能性和发展潜力。当然,偏才怪才只是冰山一角,“优势结构”依靠全体生源的整体组合形态。比如世界名校在招生时就特别强调生源类型和比例的合理配置。相比较而言,我国高校招生在“生源结构”上的追求还非常落后,因为考生及高校在招生“双向选择”中尚未像发达国家那样“直接见面”;高校招生中对于自身的“人才结构需求”还缺乏清晰的定位。

        二、高校的生产效率追求生源的“学术天分”

如果说追求生源的“优势结构”尚未实现,那追求生源质量则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一贯努力。高校无论在招生录取过程中采取何种手段,设置多少条件,最终都是为了凭借一定的标准来保障本校的教育质量。其中最常用的手段是设置本校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凭借学生进入大学前的教学评价结果来预测其进入大学后的受教育结果。高校普遍认为,高考成绩或综合成绩等较高的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往往也会有优异的表现;而那些进入大学前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能会跟不上教学进度,实现不了学校预期为其设定的教学目标,会降低学校的教育质量。

这样的研判,体现出“基于学术天分”的筛选逻辑。承认不同学生的学术天分差异,是选择学生的基本前提。挑选学术天分高的学生进行培养,生产效率应该更高。就像好材料只需随便加工就能成为好产品,而次材料需要深加工才能达到相近或相同的效果。高校也想在招生录取活动中挑选到“较好的材料”或具有某些特质的“专材”,而后只需“简单加工”就能成为卓越拔尖人才。当然,教育领域的“生产效率”并不等同于经济领域的“小成本高产量”,比如教学中的班额设置就有合理的限度,班额过大就会“有效率而没质量”。

总之,每所高校都希望在招生录取活动中,能够找到契合本校培养特色的学生,达成一定的生源“优势结构”;同时尽力保持生源的高质量,以便于高效率地培养出卓越拔尖人才。


[1][2]褚宏启.教育政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8.7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