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张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改变传统陈旧的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能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现数学的规律。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主动探究和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主动探究,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新情境、新课题,而产生的想主动寻求办法的一种心理需要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是学校教育主动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心理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多媒体网络教学以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等优势为调动学生主动探究、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为此,我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做了一些尝试: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使学生敢说,敢想,敢做,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赢得学生的信任、尊敬和亲近,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主动参与的空间,学习的探究效果才能得到增强。

二、创设情境,提供资源,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刺激,当它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就能在大脑皮质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相反,则不能唤起情感活动,主体必然对它漠不关心”。人的情感体验往往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把多媒体引入数学课堂,辅助数学教学,通过图文闪烁、变色、动画以及平移、翻折和旋转,产生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效果,有利于有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唤起情感活动,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概念的时候,在屏幕上显示一个木桩、一片草地,后通过闪烁、即知,木桩代表圆心,在木桩上系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系着一只羊,电脑显示,羊绕着木桩走一圈,所走的路程,通过电脑闪现即为圆的周长。所圈在里面羊所能吃到草的面积,也就是圆的面积。通过一系列的显示,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清晰,容易突出概念的本质,找出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而且还有利于相关概念的沟通。

再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先让学生取来生活中的实物,通过摸一摸,想一想,议一议的方法,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教师在验证时采用多媒体电脑演示,运用多媒体夺目的色彩,配上动听的音乐,然后通过旋转、闪烁、移动、重合等方法,得出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等特征。至此,长方体的特征已清晰地、有条理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

三、创设自主空间,引导学生乐于探究

老师要注重 利用多媒体教学,扩大学生知识面。多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学生的视野不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学生通过操作认识了圆周率后,教师说圆的周长究竟比它的直径的3倍多多少呢?多媒体显示祖冲之专心致志地研究圆周率的画面,随着音乐响起了解说声:“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就精密地计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算得最精确地圆周率,比外国科学家发现的早一千多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这样的教学不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王国奥秘的欲望。

又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认识时,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信息: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我国人口大约为13亿人,一个人平均每分钟大约读300个字,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一张旧的人民币上大约有10万个细菌……十条信息图文并茂,每条信息下面滚动出现,问你还能想到些什么?像这样把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经过学生的思考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建立了更大的数的概念。这些知识的取得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探究行为继续。

四、拓宽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创造性探究

将多个学科的书本知识与网络资源、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重视鼓励、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工具软件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和“求平均数”后,这些信息都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我就利用信息资源展示给学生许多生活的数,让学生看者这些数据联系我们的生活,从人文观点出发,解释这些数据所包含的各种意义以及所说明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既锻炼了理解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搜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有创造空间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实践和提高。

我校还建立了学校网站和博客,学生可以进行课堂上的话题讨论,课后活动的交流,可以进行网上作业的上传,由于网上作业形式多种多样,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提高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网站和博客的开通,不仅使学生可以在校内交流,还可以在校外交流。老师把学生的优秀作业放在展示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而家长也可以通过浏览,了解自己孩子以及其他同学的情况,能随时和老师联系,为他们解疑释难,以达到家校携手,合力教育的目的。

总之,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教学,使网络信息的传播冲击着传统的教育,使主动的、探索式的、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它促使教育向着信息化、社会化、网络化发展。现行的《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所以,利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研究将是我们长期研究的专题之一,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我将会积累更多的经验和同行们进行交流学习。

(0)

相关推荐

  • 找到了‘学生理解题意不清,概念理解不清‘’的原因之一深度学习的缺失

    今天我读了特级教师朱德江老师的文章<学导式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使我感触颇深,反思很多,我们经常会在学期末的考试质量分析中分析学生错题的原因,我想最多的原因是'学生理解题意不 ...

  • 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尝试

    徐高挺 高考考纲明确指出:对数学能力的考查,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考题必须具有探究性.综合性.应用性.因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 ...

  •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孙中春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朝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向发展.然而当前课堂上教师的单向灌输过多,师生.生生的双向或多向交流过少,学生向外输出的知识过少,为此必须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在这方面我们 ...

  • 郑州47中师生游学“文庙” 培养学生综合性探究能力

    郑州文庙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 郑州文庙大成殿前合影 因为同学们观看认真,文庙管理方破例允许同学们拍照. 同学们观看游客在文庙的祈福留言. 两位学霸学生在郑州文庙即兴吹奏民族乐器:竹笛. " ...

  • 略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摘要]在小学学习阶段,除了语数英等科目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这样才符合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其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 ...

  •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林淑琴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 ...

  • 周贤均: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中小学教育>21年3月刊 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胡阳新 湖北省恩施市舞阳中学   周贤均    邮编:445000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 ...

  •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 ...

  •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蒋承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 ...

  • 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浅唱低吟 1.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把具体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再把它应用到新的现实问题情境中,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应用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