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药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药怎么起作用的

一、活血化瘀中药材有哪些

  活血药是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

  功用

  活血药物多辛散温通、善走血分,有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活血化瘀、破血消症、调经止痛、散瘀消肿及化,瘀止血、祛瘀生新等作用。部分活血化瘀药还有清心安神,利尿消肿,凉血祛风,通便下乳,利胆退黄等作用。

  分类

  根据药物作用的强弱和主治病证的不同,活血药可分为活血化瘀药和破血消症药两类。

  ①活血化瘀药。主要用于血行障碍、瘀血阻滞引起的各种病证。如血滞经闭、行经腹痛、瘀血头痛、外伤及术后瘀血腹痛、风湿痹痛、中风瘫痪、半身不遂;痈疽肿痛、跌打伤痛等。常用药有川芎、乳香、没药、延胡索、郁金、姜黄、丹参、虎杖、益母草、鸡血藤、红藤、红花、桃仁、五灵脂、牛膝、穿山甲、泽兰、凌霄花、自然铜、血竭、王不留行、苏木、茺蔚子、马鞭草、水红花子、石见穿、皂角刺、牛角﨧等。

  ②破血消症药。较活血化瘀药作用猛烈,有攻逐瘀血蓄结之势。用于大量瘀血停聚的蓄血证和气滞血瘀结为痞块的症瘕证。常用药有干漆、刘寄奴、虻虫、水蛭、蜣螂、斑蝥、三棱、莪术等。此外,某些活血药还可用治热病神昏、风湿热痹、水肿、黄疸、乳房胀痛、乳汁不下等证。

  配伍

  使用活血药时,首先应根据人体气血之间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的关系,配合行气药,以增强活血散瘀的作用。同时应根据瘀血证的不同成因和病情配伍用药。如寒凝血瘀者,当配温里散寒药;热灼营血、血行不畅、热结血瘀者,当配清热凉血药;若属风湿痹痛,当配祛风湿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不畅者,又当配补气药;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当配行气和营药;对症瘕痞块,当配软坚散结药。

  用药注意/活血药 编辑活血药大多能活血通经,有的还能破血、堕胎、催产,故妇女月经过多或孕妇当忌用或慎用。

  注意事项

  一、活血祛瘀药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病症,但要性各有偏胜,需根据具体病情适当选用。

  二、瘀血阻滞每兼气行不畅,为加强活血祛瘀作用,故常配合理气药同用。如瘀滞疮疡,有可配清热药同用。

  三、活血祛瘀药每有伤血之虞,故应用时必须注意用量,并宜适当佐以养血药同用。

  四、瘀血阻滞而气虚不足者,可配补气药同用。

  五、月经过多、孕妇对于活血祛瘀药应忌用或慎用。

  祛瘀功效

  一、活血祛瘀:赤芍药、牡丹皮、败酱草(清热药)、大黄、续随子(泻下药)、瞿麦、地耳草(利水渗湿药)、平地木(化痰止咳平喘药)、琥珀、合欢皮(安神药)、山渣(消食药)、茜草(止血药)、当归(补虚药)。

  二、活血通络:红藤(清热药)、路路通(理气药)、虎杖(祛风湿药)。

  三、活血止痛:接骨木、透骨草(祛风湿药)。

  四、活血调经:香附(理气药)。

  五、活血散结:麝香(开窍药)。

  六、活血散瘀:玫瑰花(理气药)。

  七、散瘀消肿:大蓟(止血药)。

  八、散瘀消积:夜明砂(清热药)。

  九、化瘀止痛:三七、蒲黄(止血药)、刺猬皮(收涩药)。

  十、引血下行:牛膝(活血祛瘀药)。

二、活血药之改善血流动力学

  改善血流动力学:活血化瘀药一般都有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22种活血化瘀药对狗股动脉血流量和血管阻力的影响,可见它们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和降低血管阻力,除苏木外,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别。

  各个活血化瘀药,扩血管作用的主要部位不同,如22种活血化瘀药对股动脉的扩张作用,以穿山甲、水蛭、益母草、莪术、桃仁的作用较突出,其中除益母草外,其他均属破血散结药,说明在活血化瘀药中,对于股动脉,以破血散结药的扩血管作用最强。但研究也说明,延胡索、丹参、川芎等则对冠状动脉的扩张作用更为突出。

  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典型的血瘀症状,大致包含在“真心痛”、“胸痹”、“厥心痛”等范畴中。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疗效。已证明许多活血化瘀药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的作用,如川芎、丹参、毛冬青、红花、益母草、当归、赤芍、延胡索等;由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成的复方如赤芍、丹参、川芎、红花、降香组成的冠心2号方,由鸡血藤、丹参组成的鸡血藤丹参方,由丹参、郁金、鸡血藤、乳香、没药、血竭组成的通脉灵,由蒲黄配伍五灵脂组成的失笑散等,都具有类似或更强的作用。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往往具有血瘀的见证,如肝区刺痛,痛处固定、皮肤黝黑、腹内痞块以及蜘蛛痣、肝掌等。肝区高频阻抗图证明,这类血瘀患者肝区搏动性血流量常低于健康人,流出阻力则高于健康人。经活血化瘀治疗,随着肝功能的好转,肝区搏动性血流量增加,流出阻力减小。

  脑血管疾病的血滚患者,脑血流量降低,经活血化瘀治疗,常见脑循环改善。

  此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血瘀患者,经活血化瘀治疗后,也见病变器官血流量增加。

三、活血药之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形成

  ①改善血液流变学

  活血化瘀药及其复方一般均能改善血瘀患者血液的浓、粘、凝、聚状态,其中以养血活血和活血祛瘀类作用更为明显。各种不同原因的血瘀证,经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好转。

  ②抗血栓形成

  血瘀证常表现为血栓闭塞性疾病,如心肌粳塞、脑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视网膜血管阻塞等。实验证明,许多活血化瘀药都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因而对上述疾病有良好疗效。活血化瘀药给实验动物煎服后,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可见益母草、赤芍、当归、三棱、莪术都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泽兰也有一定作用。血栓形成过程,首先是迎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随后启动凝血机制,在各种凝血因子参与下,形成纤维蛋白,最终导致血栓形成。

  根据现有资料,活血化瘀药抗血栓形成主要作用于以下几个环节:

  抑制血小板聚集。血瘀患者血液的浓、粘状态,引起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在血管内膜损伤处粘着,活血化瘀药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减少了血小板的粘着和聚集。此外,活血化瘀药可降低血小板的表面活性,从另一方面抑制血小板聚集,如赤芍、鸡血藤、当归(体外试验)都能非常显著地抑制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其他如川芎、红花、益母草、水蛙、三棱、莪术、虻虫、土鳖虫、延胡索、五灵脂等都有这种作用。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成的复方也有类似作用,如冠心病人股用冠心2号方后,血小板聚集性明显下降。有的药物且能使已聚集的血小板发生解聚,如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活血化瘀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血小板内的cAMP是调节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一个重要物质,血小板内cAMP含量增高能抑制花生四烯酸合成血栓烷A2(TXA2),后者是个强烈的血小板聚集促进物。已发现冠心2号方、川芎嗪等都能提高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赤芍则可能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为TXA2所必需的环加氧酶而使TXA2的合成减少。

  增加纤溶酶活性。某些活血化瘀药还可通过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溶解而发挥其抗血栓形成作用。如益母草、红花有效成分红花黄素和活血化瘀宫外孕方(I号方由赤芍、丹参、桃仁组成,2号方再加三棱、莪术)等都有这种作用。

四、活血药之改善微循环

  血瘀患者常表现有微循环障碍,如冠心病、脉管炎、子官内膜异位症、慢性肝炎、肝硬化、硬皮病等,都普遍存在微循环障碍,临床表现瘀证明显的微循环障碍的程度也较严重。实验证明,许多活血化瘀的方、药都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如川芎、丹参、蒲黄、姜黄、红花、当归、益母草以及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成的复方如冠心2号方、川红(川芎、红花)注射液、通脉灵等都有类似作用。活血化瘀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微循环障碍改善的情况。冠心病人经活血化瘀治疗(如当归、红花、姜黄、冠心2号等)后,不仅冠脉流量增加,而且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也增加,这是从另一角度反映心脏微循环改善。

  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改善微血流。治疗后微循环改善常首先表现为微血流改善,使流动缓慢的血流加速,这可能主要是血液流变学特性血液的 浓、粘、凝、聚倾向改善而产生的间接影响。②微血管形态改善。表现为微血管痉挛解除, 循环内红细胞的瘀滞和汇集减轻、微血管攀顶瘀血减少或消失,微血管轮廓清晰,形态趋向正常。③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微血管周围渗血减少或消失。

  (4)其他作用:具有活血调经功能的活血化瘀药具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如益母草、红花、蒲黄等。益母草能加强子宫收缩,其流浸膏用作产后调理药,可加速子宫复归,治疗产后子宫出血和复旧不全。红花常用于痛经、闭经、难产、产后恶露不净等妇产科疾患,故有红花“主治胎产百病”之说。研究证明,红花对各种实验动物如小鼠、豚鼠、兔、猫、狗等的子宫均呈明显收缩作用,对妊娠子宫尤为明显。蒲黄也是重要的调经药,配伍五灵脂即失笑散历来用于治疗产后血瘀,止胀痛,清除恶露。近代证明其煎剂、酚剂或醇提取物均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

  疼痛是血瘀的重要症状。《医林改错》说:“凡肚腹疼痛总不移动是血瘀”。《血证论》说: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瘀血在上焦,……或骨膊胸膈顽硬刺痛;……瘀血在中焦则腹痛胁痛,腰脐间刺痛,……瘀血在下焦则季胁少腹胀满刺痛”。现代研究表明,具有活血定痛功效的中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确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不同类型的活血化瘀药镇痛作用的比较,其中以祛瘀止痛类较为突出。应该指出,活血化瘀缓解疼痛不一定都通过镇痛作用。例如改善器官供血也可消除缺血器官的疼痛。

  活血化瘀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常用治法之一,对各种炎症的早期及不同类型的炎症浸润均有明显疗效。根据活血化瘀药治疗实验性炎症的结果推测,其抗炎作用的原理可能是由于它降低炎症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了炎性渗出;同时由于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促进了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所致。此外,有些活血化瘀药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抗感染作用,如丹参、赤芍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赤芍、川芎能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

  此外,在活血化瘀治疗某些自身兔疫往疾病如硬皮病、红斑狼疮等研究中,发现治疗这类疾病的方药对体液兔疫和细胞免疫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活血化瘀治疗皮肤赘疣、烧伤疤痕、组织粘连等良性组织增生的疗效研究中,发现有关方药(如通脉灵)具有抑制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