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和“丞相”,有何区别?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别再弄混淆了
有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讲述的是乾隆年间的宰相刘墉的故事。刘墉作为乾隆三大肱骨干将之一,素有“浓墨宰相”的美誉。历史上,像刘墉一样清正廉洁的宰相数不胜数,如房玄龄、李斯、萧何等,他们为国家屡献良策,鞠躬尽瘁,成为后代人传唱的榜样。
其中,李斯是秦国的左丞相,萧何是西汉的相国,房玄龄是唐朝的中书令。这使得人疑惑不解,明明他们三人都有“宰相”的称号,为什么具体官职不同呢?“宰相”和“丞相”仅一字之差,但是它们的性质却天差地别,这还要从丞相制的演变进程说起。
宰相一词,可以分解为“宰”和“相”,西周时期,辅佐君主管理国家的官职称为太宰;而在春秋时,太宰的称呼变成了相,宰相也就应运而生。顾名思义,宰相就是太宰与相的结合,用以表达这一位置权势之显赫。宰相从古至今都不是作为一个特定的官职,它只是一个代称,用来代指那些具有最高行政权力性质的单位或个人。因此,上述的李斯、萧何、房玄龄都可以称作宰相,但是这三人里只有李斯是真正的丞相之名,其他两位所在朝代的官职里没有丞相一说,或者丞相权力较小。可以说,宰相是一个集合体,丞相包含在这个集合体内。
说起丞相,这一官职具体出现在先秦,于明朝朱元璋时期彻底废止。先秦时,丞相并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而是次于相国,随后经历了并设左右丞相的时期,丞相逐渐变成朝廷上的主角,直到西汉末期将丞相改为大司马。此后朝代更替间,也断断续续地设置过几次丞相的位置。有些时候,官职名称的改变只是变了虚名,实权尚在;但是更多的时候,丞相的废止意味着实权也全都回归到皇帝手中或者分裂成多股势力。
以汉武帝时期举例,这一时期中心思想就是集权。汉武帝是著名的“丞相杀手”,死于他手下的丞相有十三个之多,以至于之后人人闻丞相名便恐惧,再无能人义士愿意出任丞相一职。之所以汉武帝如此忌惮丞相的职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汉朝历来丞相权力甚大,在武帝前便有超越皇权的趋势,汉武帝也不是第一个杀丞相的汉代皇帝,他父亲景帝就已经给他树立了处死周亚夫的“威名”。
从汉高祖刘邦任用萧何为相国开始,汉朝就起了一个不算太好的开头。萧何虽然有开国之功,可正因他功劳高,使得刘邦对他过于信任,对相国这一位置过于依赖。之后无论是相国还是丞相一位,其权力愈发膨胀。比如景帝时期,周亚夫在相位上屡次冲撞景帝,与景帝政见不合的时候,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甚至与景帝吃饭时因为一件小事便摔筷子走人。如果这件事放在任何一个别的王朝,周亚夫的结局都是死罪,但是景帝居然放过了他,可见这一时期,丞相已经逐渐变得畸形,不再是最初设立时的模样。
因此,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想法是正确的。他首先设立中朝和尚书台,以尚书台逐渐取代了丞相的位置。尚书台起初是由宦官来担任的,因此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无法干预皇帝理政,这样朝中权力基本都在皇帝手中。但是之后尚书台逐渐由管理内务的内朝演变为管理政务的外朝,从尚书台到尚书再到尚书省,担任人员也由宦官转变成朝中的重臣或武将,汉武帝设立尚书台的初衷渐渐淡去,尚书变成握有实权的宰相。
与汉朝相似,很多朝代在分立或合并宰相位置的时候,其目的都是为了收拢皇权或便于管理朝政。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思想相类似,朝堂之上也是一个小小的“天下”,如何把控这个天下的权力,是每个当权者的必修课。如果皇权过于集中,如朱元璋时期,那么皇帝就需要以一己之力管理诸多政事,时间长则身心俱疲;如果皇权过于分散,那么皇朝就有倾覆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