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南赵北巎之康里巎巎,一个哈萨克斯坦人,却在古代书坛成为传奇,字得晋意流芳百世
康里巎巎因章草与今草相化合的创造性书风而显得奇崛独出,别具情调,于赵子昂并称“南赵北巎”。
在元代少数民族书家中,康里巎巎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是继赵子昂之后,元代书坛崛起的另一位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书家,他的出现使得元代后期的书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在赵孟頫一统元代书风的境遇下,却没有拘泥于赵子昂书风的门庭之下,他突破藩篱,力追晋唐,凭借自已博览古今的学识,形成了其超逸俊爽、奇崛峻拔、用笔清劲的书法风格。
《柳宗元梓人传》
突破藩篱,力追晋唐
康里巎巎,字子山,号正斋、恕叟,又号蓬累叟,西域康里(今属哈萨克斯坦)人。曾任礼部尚书,奎章阁大学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其书法与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齐名,世称“南赵北巎”。
赵子昂引领的复古书风,确切的说是对南宋以来日趋靡弱的尚意书风的一种矫正,赵子昂一统元代书风,创造精神的缺失及个性书风的不足是元代书坛的大弊端。即使如鲜于枢,邓文原这样的书家,我们也难觅特立独行的风骨。而康里巎巎的书风让我们能感受到他匠心独运的创造精神与遗世独立的可贵品质,他突破藩篱,力追晋唐,凭借自已博览古今的学识,形成了超逸俊爽、特立独行的书风。
康里巎巎作为少数民族书家,出身贵胄,家世显赫,自幼入国学接受汉文化的熏陶,深受其师理学家许衡的影响,其立身处世皆以儒家精神为根柢。他促进了奎章阁的设立和元代科举考试,并建议皇帝修缮《经国大典》,以其担任元文帝、元顺帝的经筵官的特殊身份,在政治措施上推动了汉文化的弘扬,对于元代汉文化的复兴功不可没。
元代章草的复兴是从赵子昂与邓文原开始的,但他们二人未能对章草这种书体作出创新。而作为与赵子昂并称为“南赵北巎”的康里巎巎,因其位高权重,得以遍观内府收藏,其交游之一流书家及收藏家开拓了他的眼光及取法方向。凭借过人的天赋,对章草进行了深入开掘,融合章草及今草形成了其变体新风,大大拓展了草书的表现力,在其师赵孟頫一统书坛的境遇下,突破藩篱,力追晋唐,凭借自已博览古今的学识,形成了超逸俊爽、奇崛刚健、用笔峻拔的书法风格。
《十二月十四日致彦中贤友书》
融章草与今草于一炉
康里子山的书法成就主要是在其行草书上,他的行草宗法王羲之、王献之,草书犹得锺王笔意,劲圆毫雄。但他的师承不仅仅限于这几家,在广泛吸收了晋唐众家之所长,形成了自已“雄剑倚天,长虹驾海” 的行草书风。
康里子山自幼肆业国学,因北方有尚颜书风,又受其师许衡影响,以颜体筑基,后又参学虞世南、柳公权及欧阳询楷法。最终形成其楷书风格。大楷作品以颜体为面目,小楷作品兼有柳公权的瘦硬与虞世南的修长,用笔清劲,寓工稳于欹侧,刚柔并济,格调超逸。
康里子山曾得赵孟頫亲授,深受其书风的影响,但是他却没有拘泥于赵孟頫的门庭之下,卓然独步,具有很多不受他人束缚的东西,尤其是他的章草,不仅有元代章草的共性,也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在赵孟頫的基础上对于章草的开掘更趋深入,融章草与今草于一炉,拓展了草书新的表现形式。他不仅借鉴赵孟頫来继承皇象,而且在古雅的书卷气之外平添了一份豪迈爽利之气,保持了北方特有的刚毅气质,展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在赵氏书风笼罩的元代书坛显得别有一番异趣。
其行草书风格奇崛峻拔、刚健雄放,用笔沉雄、节律跌宕且行间茂密,似疾风骤雨,露锋及涩笔的交替互用,使得作品丰富多元,显得平中见奇、高古旷逸。行笔迅捷,如快马入阵,得二王笔意。
康里子山写草书最大的特点是喜欢今草与章草杂糅,是章今糅合出新意的完善者,徐利明先生在《中国书法风格史》一书中写道:
“章草及其变体在赵孟頫的积极倡导下兴盛起来,而在康里子山的笔下取得了最高成就。”可见其给予了康里子山很高的评价。
康里子山的章草写法已经不像赵孟頫,鲜于枢等人那样拘束于章草的的法度,不斤斤计较于章法、字法,讲求痛快、迅猛之势,洒脱自然,越出了赵孟頫讲求法度严谨规范的格局,融章草与今草于一炉,拓展了草书新的表现形式。
《渔夫辞》
雄剑倚天,长虹驾海
康里子山作为少数民族书法家,其性格豪爽剽悍、朴直尚武,而这样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书风取向,非妍媚一路,而是笔力强劲,一任千里。也隐约表现出他的豪爽气质。
《李白古风诗卷》
体势立足于章草又发挥今草之长,气势逼人,古趣横生。虽然字字独立,但上下之间体势紧密连贯,强调流美便利的纵势,削弱了带有古拙隶意的横势,疾速运笔,提按节奏感强烈,波磔笔画锋势锐利,笔画轻重对比明显,字形工稳欹侧互用,增强了韵律和动感。
《跋宋拓定武兰亭》
35岁时的小楷作品,从跋中看而、加、尚、书等字能看出典型的颜书特征,但其他字已具虞世南楷书风神,在35岁前,康里子山已学得虞世南楷书法,此题跋风格在颜与虞之间。
《谪龙说》
此书得王羲之笔意,用笔精巧娴熟,线条圆润流畅,笔画轻重粗细极为分明,富有强烈的节奏感。虽无书写年款,但从书貌看应是康里巎巎书法成熟时期的作品。
《草书张旭笔法卷》
从行笔意趣和结构习惯看,书卷中分明有张旭、怀素两位唐代草书大家的创作风格。锋正而无臃滞之态,笔快而不见单薄之势,全卷笔画遒劲挺拔,圆劲清朗,极有神韵。
《跋曹娥诔辞》
元代学章草主要依据当时流传的皇象《急就章》、《淳化阁帖》中的章草及索靖《月仪贴》等刻本。不能像今天这样能接触到大量的简牍墨迹,当时的刻本只能存其形,不能领略到笔法的微妙之处和章草的风韵,因此元代书家只能依据自己的揣摩,参照行书和今草去理解去学习,这就必然受行书和今草的影响,使得元人章草虽然保持了偏旁结体和典型点画的形态等模式的不变,但是章草原本的古拙和淳厚却荡然失存。
然而正是这种临习对象的失真和视野的局限性,反而形成了元代入古出新的章草新风,在书法史上写下了华丽的篇章。康里子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