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食疗』处暑食疗养生篇 第7页
处暑起居宜忌
处暑节气时,炎热的气候已接近尾声。此时早晚温度低,白天气温高。所以要注意随天气变化而增减衣服,小心受凉感冒。此节气的显著气候特征为干燥,天气少雨,空气中湿度小。此时人们往往有这种感觉,皮肤变得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燥得冒火,大便干结。这种种表现都是由于气候干燥造成的。
在此节气中,自我保健防秋燥就显得十分重要。秋燥与人的体质有关,所以预防秋燥的最好方法,是增强身体素质和重视精神调养。首先要确保充足的睡眠及睡眠质量。每天睡眠保证在6个小时以上,有条件的坚持午睡,用来治疗顽固性疼痛及精神疾病。其次是要加强晨练。针对此节气的气候干燥,晨练应从早晨刚醒来便开始。早晨醒来后,在床上应进行吐纳、叩齿、咽津及调息等功法,然后再下床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预防秋燥的另一环就是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多燥之秋。
处暑时节,昼夜温差大了起来,天气的变化一时让人们捉摸不定。厚衣服有点热,薄衣服太凉,如何是好?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保健谚语。“秋冻”意思是说,虽然到了秋凉季节,不要马上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适当地冻一冻,可以避免因多穿衣而导致的体热出汗、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收”的养生需要。同时由于秋后气温逐渐降低,人们不过早地添加衣服,可使人体的抗冷机能得到锻炼,增强御寒能力,又利于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但是“秋冻”也要有个度,既要坚持“秋冻”,又要确保不因受寒而伤身,当添衣时不添衣,而导致着凉感冒,就违背“秋冻”的原意了。“秋冻”应看“天时”,当天气变化比较平缓时或是气候较暖和的中午,少穿一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但不感觉寒冷,即“冻一冻”是可以的。但一旦有寒冷空气活动造成气温急剧下降时或者早晚气温非常低时,就不要一味地追求“秋冻”,应该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另外,“秋冻”也应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条件即抗寒、抗病能力量力而行。特别是在下雨时年老体弱者要适当增添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