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宣城县职官考补(下)

童达清

职官,是方志编修中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但从现存全国各地方志来看,其《职官志》年代愈远,职官愈简,盖因其时方志未兴,记载阙如也。以隋唐时期宣城县为例,今存嘉庆《宁国府志》、光绪《宣城县志》所载,隋朝仅主簿许善一人;唐朝县令七人、主簿一人、县尉五人。隋唐两朝历三百余年,宣城县职官仅得14人,可见所缺之夥。

笔者泛览史籍有年,于历任宣城职官尤所注意,积年所得,今撮录如下。府、县志未载者补之,已载无纪者充之,庶几于增益宣城地方志、考镜隋唐五代之宣城地方史不无裨益焉。

03

  三、主簿  

刘元察  府、县志未系年,无纪。据武平一《东门颂并序》,开元十年(722)前后在任。又据《元和姓纂》卷五,刘元察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河南少尹刘仁端曾孙。其子刘湾,曾任职方郎中。

崔  泌  (696—743),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北)人。开元十九年(731)任。佚名《故夜郎郡夜郎县尉清河崔府君墓志铭并序》:“载廿七,辟孝廉擢第。卅六,调授宣城郡宣城县主簿。奉使洛京,无伤遭谤,谪居斯尉,远赴南荒。”(《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447页)约天宝元年(742)崔泌奉使入京遭诽谤,由宣城县主簿谪夜郎县尉,天宝二年因病卒于任。

王  某  (695—750),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佚名《皇唐故西河郡平遥县尉王府君墓志铭并序》:“早登儒策之科,释巾任宣城郡宣城县主簿。江左浇风□□难□□,以清平作范,正直申规,□得吏爱,甿谣传芳播誉,秩满□□□庭。以名家之子、□笔之才,擢授西河郡平遥县尉。”(《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五十八,《唐文拾遗》卷六十六)。其墓在今孟县城西三十里衡涧村。

按,此《墓志》残缺,故王某名、字俱不详。《墓志》载王某于宣城任满,升平遥县尉,不久即于天宝九年卒于平遥,故其始任宣城主簿当在天宝初。

窦  某  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李太白文集》卷十一),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系此诗于天宝十二年(753)作,则窦某本年前后在宣城主簿任。

按,亦有学者认为此“窦某”即窦嘉宾,为溧阳主簿。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有若主簿扶风窦嘉宾”( 《李太白文集》卷二十九),时窦嘉宾至宣城邀李白往溧阳。存此待考。

侯  绩  元和十五年由义兴县尉升任。侯绩(770—835),字夏士,上谷(今属河北)人。明经出身。

刘轲《唐故朝议郎行陕州硖石县令上柱国侯公(绩)墓志铭并叙》:“元和三年释褐授常州义兴县尉,十五年授宣州宣城县主簿,长庆四年京兆胡公证奏授京兆府好畤县尉。”(《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140—141页,《唐代墓志汇编》元和100)

04

  四、县尉  

赵仙童  (688—744),字岸,天水(今属甘肃)人。佚名《大唐故余杭郡司户参军赵府君墓志铭并序》:“明经擢第,解褐宣城郡宣城县尉,以能进也;转文安郡参军,以资授也。”(《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451页,《全唐文新编》卷九九七)其任年不详,据生平,或当在开元元年(713)前后。

杜  暄  万历府志、县志作“杜瑄”,嘉庆府志作“杜宣”,《宣城右集》卷一又作“杜晅”,莫衷一是。武平一《东门颂并序》作“杜暄”,开元十年(722)前后任。

崔  愔  府、县志未系年。据武平一《东门颂并序》,其任在开元十年(722)前后。

李  某  元氏县(今属河北石家庄)人。李文则《大唐故宣州宣城县尉李府君夫人贾氏墓志铭并序》:“公陇西人也,举贤良,授宣城尉。”(陆心源《唐文拾遗》卷二十四,民国《元氏县志·金石》)其妻贾氏生卒年为706—781年,则李某生年当在705年左右。宣城县尉是李某的初仕,当在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观《墓志》,李某当早卒。

郑  成  府、县志未系年,无纪。查《新唐书》卷七十五上《宰相世系五上》(北祖郑氏),郑成为荥阳(今属河南)人。其父郑杳开元十三年前后任密州刺史(《山左金石志》卷二十《后汉大司农郑公之碑》),郑成任宣城尉当在天宝初。

韦  某  李白《别韦少府》:“洗心句溪月,清耳敬亭猿。筑室在人境,闭关无世喧。多君枉高驾,赠我以微言。”(《李太白文集》卷十二)郁贤皓《李白大辞典》、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系李白此诗作于天宝十二年(753)末,则此年前后韦某在宣城县尉任。

刘  铢  1963年长安县秦渡北张村古墓出土银锭,正面刻字一行“天宝十三载采丁课银一铤伍拾两。”背面刻字五行:“朝请大夫使持节宣城郡诸军事守宣城郡太守□□副使上轾事(车)都尉清水县开国男赵悦”“朝议郎守司马□□□”“朝议郎行录事参军□□”“朝议郎行司士参军□□”“部送纲将仕郎、守宣城县尉员外置同正员刘铢”。

按,唐制,上县置尉二人,该银锭言刘铢乃“员外置同正员”,可知时宣城县当有尉三人。参见黄永年《唐天宝宣城郡丁课银铤考释》(《陕西师大学报》1978年第4期)。郁贤皓《唐刺史考》疑银锭“十三”乃“十四”之误,不论正确与否,刘铢乃于天宝末任宣城县尉。

卢  坦  权德舆《唐故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营田观察处置等使正议大夫持节梓州诸军事守梓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护军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卢公神道碑铭并序》:“公始为同州韩城、宣州宣城、巩县、河南四县尉。”(《全唐文》卷四九七)其时当在大历末。

元和四年(809),卢坦任宣歙观察使兼宣州刺史,这已经是二至宣城为官了。

韩  肇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韩湜子,德宗时宰相韩滉(723—787)从侄。见《新唐书》卷七十三上《宰相世系三上》。

府、县志录有此人,未系年,无纪。据韩湜、韩滉所处年代,韩肇当于建中年间任宣城尉。

李惟应  河南府密县(今属河南)人。李珰《大唐故澧州慈利县令李府君(萼)墓志铭并序》:“父惟应,宣州宣城县尉。公讳萼,即宣城第二子。”(《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125页)李萼任慈利县令,于元和四年(809)六月早卒,其生年不详,以卒年三十计,则李萼生卒年为780—809,其父李惟应约生于750年前后,故系其任宣城尉于建中年前后。

卢  宏  约宝历、大和间由山阳参军调任宣城县尉。

卢宏(795—857),字子器,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归州刺史卢璠次子,工部尚书崔授婿。以荫入仕。

郑球《唐故宣州宣城县尉范阳卢府君(宏)并夫人博陵郡崔氏墓志铭并序》:“解褐参山阳军事,再历宣城尉。虽踠足卑秩,羁屑簿书,皆雅有能名,克修官业。”(《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64页)

郑融《唐故宣州宣城县尉范阳卢府君(宏)并夫人博陵崔氏墓志铭并序》同时出土(《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223页),较前墓志所记事迹稍略。

周思辑  汝南(今属河南)人,约咸通间任。辑,《全唐文补编》卷八十二作“[车胥]”。

卢庠《唐故鄂岳都团练判官将仕郎试大理评事太原王公(谭)墓志铭并序》:“女四人,长适宣州宣城尉汝南周思辑。”(《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232页)王谭卒于咸通五年(864),年五十二,时周思辑当尚在宣城尉任。

卢逷之  范阳(今属北京)人。令狐绹《崔郸墓志铭》:“夫人范阳卢氏,宣州宣城县尉逷之第二女。”(2006年出土于洛阳偃师)崔郸生卒年为780—850年,则卢逷之当约生于755年,故其任宣城尉当在贞元年间。

魏  和   贞元中由怀州修武县尉调补宣城县尉。

魏和(751—806),字符真,邢州郡巨鹿(今属河北)人。弘文馆学生。房寅《大唐故河南府汜水县尉巨鹿魏公墓志铭并叙》:“贞元中,调补宣州宣城尉,县雄务重繁总,众推公莅事精通,恬然为理,奸豪并息,冤滞获申。邦伯举能,论荐褒美,固辞不就。□以骤进趋时,选授河南府汜水县尉。”(端方《陶斋臧石记》卷二十九,《全唐文补遗》第三辑第144页)

应  晁  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李文师《唐故汝南应府君墓志并序》:“祖晁,皇宣州宣城县尉。”(《台州金石录》卷一,《全唐文新编》卷八○五)据墓志,应晁孙应宗本生卒年为805—861,则应晁约生于755年,其任宣城尉当在贞元年间。

郑弘敏  贞元末由苏州华亭尉调任宣城县尉。

郑弘敏,荥阳(今属河南)人,明经及第。李述《唐故颍上县令李府君夫人荥阳郑氏合祔玄堂志》:“烈考杭州唐山县令府君讳弘敏,早精儒业,以明经上第,释褐补苏州华亭尉,次任宣州宣城尉,皆著□邑之能。旋授唐山令。”(《全唐文补遗》第一辑第364页)郑弘敏女郑琯生卒年为791—854,则郑弘敏生年约为770年,故其当于贞元末任宣城尉。

综上所述,计补录有隋县令(长)三人,唐县令十八人、县丞二人、主簿四人、尉十三人;补充府县志已录但无传记资料的职官唐县令四人、主簿一人、尉三人。其史料来源多出自出土墓志,由墓主亲友撰写,史料可靠。部分资料来源于家谱,不可全信,但唐时文献流存较少,存而疑之可也。

(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徽省档案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中国韩愈文化研究会理事)

(0)

相关推荐

  • 《全唐诗》中觅诸暨

    <全唐诗>中觅诸暨 金  星 <全唐诗>由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等十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奉敕编校,康熙四十四年三 ...

  • 《当代宣城市行政区划的变迁》

    当代宣城市(指1949年建国之后)的行政区划变革. 宣城市的地级行政建制源于隋开皇九年(589年)置的宣州,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后陆续改为宣城郡.宁国府.宁国路.宣城专区.宣城地区,延续至今,便为宣 ...

  • 隋唐时期宣城县职官考补(上)

    童达清 职官,是方志编修中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但从现存全国各地方志来看,其<职官志>年代愈远,职官愈简,盖因其时方志未兴,记载阙如也.以隋唐时期宣城县为例,今存嘉庆<宁国府志> ...

  • 唐代两浙州县职官考略

    唐代地方行政区建制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演变过程,初期分为州(郡)县两级,后期形成道.州.县三级,州县是地方行政体制中的主体.唐代州县采取等级建制,对数量众多的州县进行等级划分,其层级之多前所未有.不同 ...

  • 宣城中心城区发展变迁略考(下)

    宣城中心城区发展变迁略考 陆再奇 微信版第989期 宣城中心城区,历史上曾为相当于今省级(含副省级).设区市和县级政府驻地,疆域面积最大时5.7万多平方公里,位居长江以南,黄山之北,黄山余脉与长江中下 ...

  • 研究| 奉新县耕香院出土八大山人等印章初考(下)

    六."豫章西靖道人"瓦纽铜方印 该铜印印面边宽4.6厘米,印台厚0.5厘米,连瓦纽通高2.5厘米.瓦纽宽大,制作挺括,锈色自然.印面凿刻篆体白文"豫章西靖道人" ...

  • 宋元明三代长阳职官姓名考补

    明洪武荆州城墙文字砖拓片 长阳自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以后,历任各类职官题名分见于各时期府.州.县志,如汇总之,可称较为详备.其中明代职官,见于嘉靖<荆州府志>.万历<荆 ...

  • 民国时期宣城的“护县运动”

    民国时期宣城的"护县运动" 童达清 微信版第847期 湾沚又名沚津,位于宣城县北七十里,自古以来均隶属于宣城县,是宣城县除城关镇以外的第一大镇,是宣城的北关门户.清代末年,因为芜湖 ...

  • 韩愈及其家族与宣城之关系略考(下)

    5 3 4 期 韩愈及其家族与宣城之关系略考 陆再奇 03 韩愈母亲与宣城 (一)韩愈生母,遍查史料及韩愈诗文均无记载.韩愈讳言其母,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清代宁国县训导沈钦韩曾说:"案祭文(& ...

  •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下)

    宣 城 桓 氏 家 族 续 考 陆再奇 六 宣城桓氏第六代桓振.桓亮考 宣城桓氏第六代史载男十一人.女一人,分别是:平南将军.镇南将军.江州刺史.湘州刺史桓亮,义兴郡王.辅国将军桓濬,西昌县王桓邈,豫 ...

  • 生存压力、家学传统与移民环境——韩愈寓居宣城修业考论(下)

    生存压力.家学传统与移民环境 --韩愈寓居宣城修业考论 查屏球 微信版第483期 3 宣州获荐与古文派传承 韩愈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发愤苦诚,考试却屡屡失败,进士科省试四次,吏部试三次皆败,显然,这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