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人物画最初的状态丨卢晓峰作品《山水训》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宗炳云:“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画家图画山水,其实质是“澄怀观道”、“应目会心”,表现山水之美背后的超乎山水感性形象之上的理性意蕴,也是中国哲学本质和天人合一世界观最直接的反应。
《山水训》(第三幅)
作者:卢晓峰
尺寸:70X87cm
“山水训”,初见这三个字是在郭熙的《林泉高致》中,《林泉高致》中共有“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画记”六部分,后二者是由其子郭思记述。这之中描述了山水创作的方法,“形”继承了前人的“外师造”,“意”则是从文学诗歌的创作中吸取营养 。
《山水训》(第一幅)
作者:卢晓峰
尺寸:146X369cm
从古至今,笔墨都是中国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形”与“意”,画者高超的技巧还是丰富的情感思想都是需要这种介质去展现与释放 。
《山水训》(第四幅)
作者:卢晓峰
尺寸:146X369cm
吴宪生教授在《创作谈 · 技巧》中谈到:“古之笔墨是一种精神,今之笔墨是一种语言。古之精神可游离于物象之外,今之语言却依附于表现的主体。古之精神在画外,今之语言在画里。人物画重人物之精神,故笔墨只能处于从属的地位。画人物写生,笔要落在实处,尤其是面部表现,依其结构用笔用墨,则人物易得厚实,倘笔墨不在实处,则如同抹在脸上的烟灰。”
《山水训》(第二幅)
作者:卢晓峰
尺寸:70X87cm
观卢晓峰教授的画作,不得不承认教授是真切的做到了。远观物像,对整个画面的“描述”都十分“宏伟”,给人一种十分完整甚至内容即将溢出来画面的感觉。近看物像,小到衣褶,脸上的骨骼刻画都十分详尽。造就这种效果的除了画者思想处理以外,便是对笔墨的控制,除了物像之外的地方似雾似烟,浓淡墨肆意晕染,极尽详实的刻画物像,实现疏密对比,更加凸显物像本身。
把捆绑在中国人物画身上的禁锢解开,以新的造型、新的语言、新的感受大胆地去突破传统的束缚,传达出新时代、新思想、新笔墨的新态度,去还原中国人物画最初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