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17

一、

活血化瘀药当归、川芎、红花、桃仁、赤芍与五颜六色方合用治疗妇人黄褐斑有效。

二、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不可因为夜尿频数而一味进补,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在补肾的基础上适当加用活血散结之品,收效较好。若见脉涩、舌下络脉青紫则需重用散结活血之品;若见尺脉沉细者则要重用补肾之药;若见尿黄气臊者重用清利湿热药治之。以此思路进行施治,常收好疗效。

三、

泌尿系感染偏方:本方有治疗和预防作用,接受西医治疗者也可以用下方辅助治疗,收效佳。车前草30g竹叶6g生甘草10g水煎10分钟后,将药及药液倒入茶壶内冲水当茶饮,日一剂,连用3-5日。一日饮水量1000-1500毫克为宜。同时忌辛辣食品,不食咸。

四、

肝藏血理论对中医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肝能储藏血液,肝你约束固摄血液;肝能调节冲任二脉,控制女子月经规则来潮;肝能助心行血;肝能调节血液分配;肝之肝能正常能防止血溢脉外即能止血。总之,肝藏血包涵了储藏血液,化生血液,调节血液,防止出血之功能,而肝主疏泄是肝藏血的主要机制。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病及血,就会使肝藏血之功能失调,导致肝不藏血,临床可出现出血、血虚、血瘀等病理变化。针对肝不藏血,临床上可清肝、养肝、平肝、疏肝四法兼顾,常收良效。治肝不藏血诸症可用六味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为基本方剂,根据病情适当加减,疏肝生麦芽、佛手、香橼可用;清肝龙胆草、菊花、夏枯草、茵陈可用;平肝石决明、龙骨、牡蛎、珍珠母常选;养肝女贞子、枸杞、桑椹、生地可择;同时治血症可酌情选加止血之品如茜草、山萸肉、藕节、仙鹤草、大小蓟等。

五、

人之津液有清浊之分,清者,稀薄者也,浊者,粘稠者也。当今高血脂症即津液中浊稠之物过多而致脂类代谢失调,影响人之健康。膏脂由水谷之化生,由脾胃运化敷布,与津液同源也,为津液之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称为津液之浊,津从浊化为膏,凝则为脂,是津液之稠浊者。临证治疗现代医学之高血脂症重点在调肝,因为肝在高血脂的发病过程中有核心和枢纽作用,是高血脂发病的关键脏腑。从肝论治,调肝降脂,但要兼护脾肾重视痰瘀,辨证论治方可收效。为什么说肝在脂类代谢中是核心位置,中医认为与“肝郁”“肝失疏泄”相关联。肝为风木之脏,魂之处,血之藏,筋之主,体阴而用阳,疏泄一身之气机。肝气调达,则全身气机流畅,五脏六腑安和,气血津液输布正常。肝失疏泄则一身气机不畅,五脏六腑功能皆受其制。故《内经·举痛论》有“诸病皆生于气”,“肝为五脏之贼”之谓也。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肝为人体脂类代谢的重要器官,在体内脂类的消化吸收、合成和代谢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个意义上中西医对肝脏脂质代谢的认识其内涵是一致的,调肝降脂之法符合中西医理论有实际意义。

六、

中医治疗积聚十分重视脾胃之作用,其观点对当下肿瘤的调治有重要指导作用。清代医家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中对积证治疗提出“理中(汤)妙得中央运(执中央以运四旁)。”强调健补中焦为治积聚之重要措施。《张氏医通》中对积聚之治疗讲得更详细,该书曰:“善治者,当先补虚,使血气壮,积自消也,不问何脏,先调其中,使能饮食,是其本也。虽然,此为轻浅者言耳。若夫大积大聚,不搜而逐之,日进补养无益也。……发直入之兵以讨伐,何患其不愈。”主张积聚的治疗固护中焦,攻补兼施之重要性。临证对中晚期肿瘤病人,特别是经过放化疗治疗的病人不可一味攻病,要针对病人气血俱衰,癌毒滞留之客观实际,把“保命留人”放在首位,调气机,扶正气,固真元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病不进,人不退即为胜利,正所谓:“养正积自除也。”

七、

治疗慢性虚损类疾病,中医遵循“救人而治病,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正气的顾护,先解决饮食问题,能吃能喝,一切都好解决,能吃饭方能吃药,以饭顶药,病人能跑能动,以药当饭,病人玩完。切记: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命之本,正气之本,康复之本,脾虚正衰者,当首先固本为正途,西医一味治病,不顾人命之法,我持反对态度,从不赞成。

八、

临证若从中焦入手,和中消食为先,顾护脾胃,扶正固本,很多疾病均可应手取效。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的应用,可为疾病治疗开阔新的思路。疗效会更好。对体虚之人不可一味呆补,一定要体现寓补于消。肺虚者治宜培土生金;肝旺者施以抑土荣木;心气虚者治取培土益母;阳虚水泛者施治培中制水;心神不宁者予以和中宁志。选方可取保和丸(炒山楂、神曲、清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卜子)随证加减,本方与补品组方无壅滞之弊,与祛邪之剂合用顾护脾胃而不伤正,真正体现以消代补之旨。

九、

治疗各种急慢性鼻病,凡见鼻塞不通为主症者均可用苍耳子散加减治之,均有良效。苍耳子散原方做散剂,采用葱茶煎汤送服。目前临床多做汤剂使用,取苍耳子散专通鼻窍之用。该方药皆为轻清芳香之品,能上行入肺而至巅顶,散风邪,畅肺气,通鼻窍。

十、

腰痛可从肝论治,取黄芪补肝气助肝用,山萸肉、当归、木瓜养肝体,诸药能气血双调体用皆补,既可补肝疏肝又能舒筋养筋,故腰痛可减。腰痛从肝论治之理论根据:《临证指南医案》谓:“下虚者,必从肝治,补肾滋肝,育阴潜阳镇摄之治是也。”《石室秘录》云:“诸痛治肝也。”肝主筋,腰之韧带神经均可归属于筋,故腰痛可从肝治。

(0)

相关推荐

  • 辨证论治(二九)

    肝除了主疏泄,促进脾胃之气升降之外,还体现在疏泄胆汁帮助消化,肝与胆互为表里的关系,胆腑于肝,胆囊的作用是储藏和排泄胆汁,中医认为,胆汁是肝的余气产生出来的,肝的余气产生胆汁,把胆汁疏泄到胆囊里储存. ...

  • 劳则气耗精亏,逸则气滞血瘀

    今天 <素问·举痛论>提出"百病皆生于气"的理论.气能推动精血津液的运行以及维持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反之若精血津液及脏腑功能失常,也往往见气病.   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 ...

  • 重用牛膝治疗腰痛一例

    牛膝,分为川牛膝和怀牛膝,它的入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原文记载如下: "味苦.酸.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 ...

  • 指甲月牙、竖纹反映的问题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困扰了很多人的健康难题:指甲的月牙.竖纹,究竟反映了哪些问题. 一.竖纹 大家可以把手拿出来,看看自己的指甲上,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横杠或者竖杠? 就像上面这位朋友这样,(见上图).正常人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1

    一. 阳虚水停为舌体胖大的主要原因,阳气虚,津液输布障碍,水湿痰饮停聚于体内则常出现胖大舌(舌体胖大). 二. 临床已证实,有部分中药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有类似激素样作用,如滋肾养阴药中的山萸肉.菟丝子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2

    一. 妇人黄褐斑与脏腑气血失调相关.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调畅气机.可用逍遥丸疏肝解郁,配当归片补血活血,二药既疗气滞又化血瘀,气血兼调,久服面部血络通畅面部色素沉积消失. 二. 老年人患痔疮,可用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3

    一. 清代张宗良撰<喉科指掌>书中共引喉科病症73种.张氏治疗喉科病症大都运用六味汤加减进行治疗.六味汤由荆芥穗三钱,薄荷三钱,炒僵蚕二钱,桔梗二钱,生粉草二钱,防风二钱组成.用法为六味中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4

    一. 银花藤味苦寒,为药中之珍品.它清热而不伤阴,苦寒而不损气,善清络中之热毒,价廉效宏.正如<医学真传>云:"银花之藤,乃宜通经脉之药也,通经脉而调气血." 二. 先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5

    一. 虎杖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之功,郁金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二药合用疏理肝气活血消肿:与夏枯草.猫爪草相伍可用于甲状腺肿块治疗.浙贝与竹茹相伍有清肝解热化痰之功,临证对颈部有形积块有消散之殊功.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6

    一. 古人云,医者意也.得其方而不得其意,拿方对病.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者为庸医,其害可以杀人:得其意而不拘其方,遣方用药.辨证论治者为明医,其功足以济世. 二. 阴阳五行为医理之本源,学医之人一定要细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7

    一. 诊治反流性食管炎,要从"寒热虚实"四字进行辨证论治.特别要从其主证"烧灼疼痛"进行分析:烧灼多为郁热,疼痛多为胃络不畅,胃酸分泌过多而致胃气上逆,郁热内滞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8

    一. 素体虚弱之人,不可用西药解热镇痛药发汗治感冒,因为体虚之人发汗,越发越虚,表虚卫外不固,更宜致反复感冒.气虚感冒治疗上多选益气解表之剂,常用"甘温除大热"法,因为患者&quo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9

    一. 做为现代中医要读经典.做临床.经方要用.时方要选,只要对患者有益即运用之."经方"."时方"不可偏颇,要在实践中融会贯通,随证治之,方能收良效. 二. 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