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青春的前列线上
大风吹着我和山冈/我面前有一万座村庄/
我身后有一万座村庄/千灯万盏/我只有一轮月亮
这个假期,我去了上海人民公园。
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仍会有让你惊讶的事情。
公园就是一个有些突兀的事物,我们认可的自由与民主,多少发源于千年前的城边剧场、街头转角。在西方建筑、公园与广场的更迭中,市民意识逐渐诞生了。而在私家园林繁盛的土地上,我的同胞却很快适应了公园的诞生。
不论这里曾有隐士故居,还是曾有抗日义士驻足,人民公园,现在就是为市民服务,人群,绿地,水面,简简单单,永不落伍。
下班青年爱夜跑,早起大爷来晨练,节假日大妈纳美婿,午后膀爷求安眠。
单论相亲,上海人民公园就够有趣的。这里有最经济便携的倾面展台(一把伞、一寸台阶),这里也有最简单耐用的寻人启事(一张封装A4),当这两样东西出现在本地市民常去的公园时,买卖双方暗藏的共识也就呼之欲出了。
群众的智慧,令人惊叹。
伞上盛开的多是83-90年的有为青年,对家女有信心的老父亲,贴上了照片,海外角里,东京、美国字样总是放大的。临近中午,饭点上仍有拍照、做笔记的。
众多花伞中我见到一位为自己征婚的60后,无意争春,不敢多看。
催婚的家长,他的急切总是溢于言表,但催婚,定会不易。
年轻时,难免要强,这一刻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贫穷更苦。
尝过鲜,吃过苦,再去“将就”,难有情愿了。
年前,林律师曾写过《自家父母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一文,写得挺好。如果在你人生的数十载中,眼前真真切切发生过富者平地飞黄腾达,贫者一病家道中落,危机感便渗入了厨房。
“别人家的孩子”是谁,并不重要,他是张叔叔家慷慨陈词的哑巴,也带着林叔叔家天生的三分白净,他是父母认可的缩影。
工作至今,我私以为“仪式感”不来源于仪式,收快递的喜悦也不来源于工作的疲劳。
青年需要一份认可。
写到这里,又想起了“癞皮狗”一词,泛滥的夸夸之心,会让“认可”贬值。也许夸夸只适合当作玩笑,说不定在婚恋中,父亲、朋友和敌人这三种角色才最受欢迎呢,他们代表上位认可、群体依附和自我接纳。
写到这里,特地去看了林律师那篇文章,那是另一位青年催人泪下的挣扎,憨态可掬。
文中有些观点对我来说是不适用的。
要战胜敌人,先要了解敌人,我们的对手从来不是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而是“你不这样以后就…”。放到催婚这件事,和父母直言本地人均初婚年龄早破30,并不妨碍他们认为你是相亲市场上的劣等种马。
辣么我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
催婚从根本上带有父母对家庭发展走向失控的恐慌(后继无人,子女孤独终老)。若要缓解被催的程度,不妨先稳住自己,再修复信任。譬如长辈告诫,既不可不听,也不必奉为圭臬。
我的总思路是要民主,抢高地,主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1.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参与相亲
看到这里希望你不要打我,妥协是理解的第一步。考虑到个人精力,没人能全天参加各亲戚组织的相亲,因此商定好一年三两次是必然的。
2.以猛烈的糖衣炮弹腐化对手
家长安排相亲,我去参加相亲,小学以后世上再少有如此默契的亲子活动。此时可以尽情夸夸,增加父母的家庭事业参与感,同时不要忘记底线,一年两三个,这是第二个了。
3.以波动的情感履历唤起沉睡的亲情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画面——在你诊疗时,医生冷眼坐在旁边炒股,终于你决心起身发作一通,却恍然明白他是在看你的心电图,分秒转折之间,你的内心一定柔软了一下。于平淡中走向悲剧是令人绝望的,但是偶尔分分合合尚能理解。拒绝浮夸,做一个专心编故事的人吧。
4.自律自强,乐坏爹娘
“我儿子年薪三十!”
“我闺女上海有房!”
“我儿子月…杭… 我家孩子六点起床。”
5.随缘
在一个年轻力壮、热血方刚又口袋无钱的年纪,一件小事可能趣味至极,每个回眸都是风情种种。但如果你在人生的前三十多年中,薅光了方圆百里的羊毛,就是织不起一条红线,想必你会“自来佛”。
不过能让父母在中老年专注、谨慎而又满怀憧憬地参与一件事,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吗?
我认为这是一种新型养老,抛开从前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现在我们力行老有所为,让人生的午后每一刻都迸发出可怖的热情。
后记
清明假期,趁着在家,我对着额娘试运行了一套说辞。其实不论我升学、高考,还是未婚,她都不会停止焦虑,这是她这一代的印记。不完全是“我在大好青春里落后了'别人家的孩子’”。
她听后良久未言。
在燕双鹰铲除十来个汉奸的时间里,空气都是香甜安宁的。然后我听见她叹了口气:
“万一你这两年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