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一首悲欢的岁月之歌

绵延千里的淮河,我曾两次专程拜访你,都没有听到那曲泠泠的水歌!你始终呈现给我一副沉郁的面孔,让我如何用笔去描述你这条逶迤壮阔的河!

淮河,我真的爱你!今天,我要第三次去采访你,为你起舞,听你吟唱一曲悲欢的岁月之歌。我要挥毫泼墨,替你抒发心声,以此厚礼送给我们可敬的母亲河!

淮河,古称淮水,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主峰。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你纵横千里,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省。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你以200米的总落差,义无反顾,滔滔东去,水声绵长。你又如此多情,在凤台县茅仙洞下奔流向西,深情地绕了三湾,做了一次醉人的咏叹。你用无私的乳汁哺育江淮儿女。莫道人间爱与恨,只要淮河伸出双手抚慰,许多的愁苦会落地无声。

淮河,你站在我的面前,是如此的静影沉璧,温婉可人。如果不是我查阅资料,得知你从16世纪至新中国初期的450年中,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94次!我真的不能相信你也有阴冷的态度,你会使天地一片水茫茫。你会冲散一座座家园!你会水洗一个个离魂!

1950年夏天,淮河流域连续降雨,一场罕见的水灾吞噬了成熟的庄稼……毛泽东主席在翻阅当日的《人民日报》时发现一篇报道:淮河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民在滔天浊浪中,与被淹的毒蛇同争一棵树木求生。结果,人在树上被蛇咬中,毒发而亡……主席读后心情十分沉痛,久久不语,他提笔写下“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这一号召掷地有声,迅速传遍沿淮大地。8月底治淮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由周恩来总理主持。1950年10月,皖北首次治淮会议在蚌埠召开,初步拟定了淮河中游第一年度治淮工程计划。11月,国家治淮委员会在蚌埠成立。这座淮河岸边的美丽城市,成为治淮的领导中枢所在。

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区有近260万人参加了治淮工程。来自全国的水利专家、科研人员高达1.6万人。挖河,切滩,筑堤,增高坝顶,修涵洞,建旱闸。父子齐上阵,夫妻共出征,江淮儿女为治理淮河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1951年春天,水利部长傅作义到治淮工地视察,沿途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深深地感动了这位国民党投诚的将军。

他写道:“从源头走到尾闾,我所看见的一切,真是满眼都是力量,满眼都是希望。我看见几十万名农民集中在一起工作,秩序井然;我看见几万张锹,几百架夯,在一个号令下,一齐操作;我看见上海1.2万名职工,为制造闸门,四十几天日日夜夜的劳动;我看见劳动人民的双手,平地修起蜿蜒千百公里的长堤和巨大雄伟的建筑;我看见几十万名地方干部,做着团结、鼓舞、领导群众的工作……”

1951年7月治淮第一期工程全面完成。许多地方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治淮劳模们身披鲜艳的红绸缎带,佩戴着大红花,穿过万人攒动的街头,接受群众的衷心祝贺。

可见,个人的成功与时代的脉搏紧紧相连。凡是以公德为基础的付出,不一定会取得暂时的个人性质的成功,但势必高尚!因为社会公益会把一个人放进历史长河中去评价,大浪淘沙,他的无私性会作为永远温暖人心的火种得以保留。他的奉献精神会在民众中得以口耳传颂。他顾全大局的集体意识会与淮水一起长流。

淮河,你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自古以来,你与秦岭、白龙江的连线就是中国南方与北方地区划分的“地理分界线”。

淮河,你曾经“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经过治理后,千里淮河一带开,岸边杨柳几千栽。那兴建起来的一座座现代化的节制闸,确保着淮河流域风调雨顺。那疏浚的河道似一条天女挥舞的彩练,热情洋溢地为淮河水系抛洒着甘霖。那筑起的千里长堤,就是一根根琴弦,弹奏着八月淮河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淮河,你是一条知恩图报的大河。你为淮河两岸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排涝作用的同时,还为沿淮地区的工业生产提供水源,为保证水运这种运输方式的存在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确保了运输的畅通无阻。

先不说过去交通不便,因水才发展了沿淮的多座城市,因水才壮大了煤炭、电力、制烟、纺织、酿造、制茶、草编等等多种行业。就是现在,在多种运输方式并存的情况下,映照着厂矿的烟火,你仍然坚定地吟唱着为工业运输服务的赞歌。

淮河,你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沧桑之河。从秦末项羽、刘邦开始,经隋朝过宋金,至元末到明清,无数发生在中国历史中重要的起义造反事件,都与江淮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江淮地区对历代政权的稳定有重要影响。

所以,历代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重视淮河的治理。1928年11月,蒋介石也曾亲临寿县的正阳关,视察淮河。当时,蒋介石刚过不惑,踌躇满志。并于1929年7月,亲自担任导淮委员会委员长。只不过他的治理形同虚设。淮河,你是一支测量民心冷暖的温度计。

淮河,我知道你渴望对你进行长久地治理。因为任何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更何况建国前,淮北地区水系紊乱,陂塘沟洫填平。淮河干流淤浅,下游受洪泽湖顶托,宣泄不畅。域内洪灾频繁,加以旱蝗并发,常常赤地千里。

所以,1951年冬,淮河两岸人民又投到治淮二期工程的战斗中。1952年7月,治淮二期工程结束。1953年的治淮工程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日复一日,经过8个年头的不懈治理,到1957年冬,国家共治理大小河道175条,兴建水库9座,还修筑堤防4600余公里,极大地提高了防洪能力。

淮河,你不知道,每当说起你的话题,我的母亲几乎次次都闪烁泪光。她说她的青春之所以无悔,是因为她投入了那场战天斗地的火热生活。是因为在治理改善你的劳动现场,有她一枚倔强的身影。

她说,现在沿淮城市排水不畅,发生内涝,原因固然很多,但是绝对不能否认的是,多年来淮河水系的河道治理被冷落!是因为人们多向淮河索取,少去回报它,少去治理它!是因为有人不知道珍惜过去人民的劳动成果!是一些人在强调个性自由,在强调利益的自我!在用现代化高效的工具,亲手毁损了那一人一锹一锨一筐,一天一月一年一生抬起来的艰辛!

为什么说沿淮城市内涝与淮河水系不畅密切相关?有人说,那主要是强降雨造成的,仅仅是城市体自身雨水收集系统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城市内涝是极端天气造成的。也可以说与排水设施的设计水平偏低有关,而且城市排水管网既老旧又不成系统。当然,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这些管网的日常管护不到位,长年淤塞。还有城市化进程加大,原有的定性为下水道的那种污水排放管道,已经不能胜任污水排泄与雨水收集并行的要求。这都是客观存在,我不能否认。

我想说的是,要想看清城市排水问题的具体面目,找到水患的真实原因,就要把城市放到一个大的区域层面来说。此时,城市只是一个点,周边区域是一个面。城市内涝,根本原因不在城市内部,而是城市所在的周边区域。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工业,开发房地产,搞旅游,抓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设置经济开发区,或者是道路建设,这些项目落实到土地上,很少考虑自然地貌环境的防洪排水作用。

城市内部一些自然的沟渠被占用竖起了高楼,取代沟渠的相应能力的排水管网却没有跟上。城市外围一些具有排水作用的陂塘被填平了;许多具有蓄水作用的湿地被开发了;一些河道被搞建设了;许多具有涵养水源的天然树林被没有生态价值的人工草坪取代了。

所以,当城市这个点周围区域的自然排水能力下降了,城市管网系统再完善也无济于事。沿淮城市内涝现象,是城市建设藐视自然规律的后果。是不重视淮河水系河道的疏浚,淮河及其支流堤坝的加固,从而造成的城市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降低。

中国目前人口膨胀,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原来的河流、湖泊、湿地却大范围减少。河道淤积,河床被抬高,甚至断流,蓄水能力下降。下雨则涝,无雨则旱。壮阔的淮河有些河段细若断肠,河堤被夷为平地,用来耕种。满眼的麦浪几乎要淹没河流!河堤与河床之间的湿地消失了,野生植物与各类水鸟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家园。

人们常说,大河有水小河满。我要说的是,小河无水大河干。情况不容乐观的不仅是淮河干流,许多支流支渠也是雪上加霜。河堤在自然力作用下,本来就会坍塌,河道会被淤平。加以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当干预,原本纵横发达的支流体系已是满目疮痍。淮河水系成了中华大地身上的道道伤疤。

我在三次对淮河及其水系组成之一的茨淮新河实地采访中,发现只要有城镇乡集的地区,几乎条条支流的堤岸会被建造了民居。而且这些民居产生的垃圾随便抛弃到河渠里,水体污染严重,渠道坐等着被淤平!没被人为破坏的支渠、毛渠、斗渠也有不同程度的淤塞、渗漏。

如果走进乡村,随处可见成片的楼群,却很少见到带有公益性质的波光粼粼的大水塘。自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许多集体的水塘就没有组织过清淤,无水的水塘大量增加,被当成垃圾处理场,几乎快被填平。

另外,原本经过前辈多年肩挑背扛才堆积夯实的河堤被人为推平,当作耕地。很多支流的防洪堤坝已经荡然无存,根本无法满足防洪要求。

还有,涵道、闸门、虹吸管和渡槽等设施的周围也被人为破坏。涵道控制的水渠被截断或不同程度淤塞。

人们的疏于治理和不当行为,如果适逢了极端天气,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1991年淮河发生大洪水,全流域受灾入口5423万人,该年直接经济损失达340亿元。我想,这是淮河在拿回不该从她那里拿走的东西。

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本次洪灾让人们认清了淮河防洪的重要性。同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治理淮河会议,会议明确了治淮的18项骨干工程。只是,没有发达的河道水系支撑的骨干工程仅仅是一处建筑,那不叫水利枢纽!

可见,治淮工作任重道远!十分艰巨!因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缺少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

当然,我们要看到的是,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有计划、全面治理的大河。它涉及到河流、沟渠、堤坝、涵闸及水利配套设施等。

经过近60年的不懈努力,淮河流域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防洪、除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工程体系。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重要的能源基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重视!淮河流域的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它底蕴深厚、异彩纷呈。

淮河,你浩浩汤汤,荡漾着许多清晰又支离,正确又错误的面貌。我们往往看见的是那剪影整齐、轮廓简单的一个。这个剪影永远定格在繁忙的水利兴修现场。这个剪影就在普通人的身旁。无论他走到什么地方,为民谋福祉的意念会一直装在他的心房。

淮河,我有理由相信你会越来越好。只要贵在坚持对你的治理,我会看到你大堤花月夜,淮河春水流。

淮河,你曾洪水泛滥,看惯了人间聚散,我相信通过对你的疏导,你不再面色沉郁,你会吟唱一首泠泠的水歌,你会给淮河流域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淮河:一首悲欢的岁月之歌》  2016.5.2

(作者:崔小红,民主建国会会员)

(0)

相关推荐

  • 历史上黄河经过了几次改道?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中国古代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自然灾害,正是"黄河改道". 说到"黄河改道",二十一世纪初一部火遍两岸三地的古装剧里,唐朝大臣正向唐高宗紧急汇报 ...

  • 王家坝记

    作者:斯雄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6日 15版)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虽"不争",但人和水争地,一向惨烈,自古不绝,水 ...

  • 淮河是什么?

    淮河是什么样子?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 古称淮水的淮河, 与长江.黄河和济水 并称"四渎", 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 洪泽湖帆影(图源@洪泽湖管理网) 淮河雄 ...

  • 淮河流域水系图

    淮河流域水系图

  • 自然灾害不是天灾就是人祸

    自然灾害(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 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 ...

  • 海河只位于天津?其实河南北部都属于海河流域,它比华北平原还大

    说到海河,我们都会想到天津,因为海河在天津入海,而且这条河流在天津的辖区之外几乎就没有海河的说法了.因此大家可能会认为海河就是天津的一条河流,但是最近有一条消息称,河南省北部和河北省南部地区近期降下的 ...

  • 《今生无悔》两首插曲,岁月珍藏,历久弥新

    《今生无悔》两首插曲,岁月珍藏,历久弥新

  • 最温柔的十首诗词 愿岁月静好 度细水流年

    有人说,岁月如霜,今夜朱颜,明朝白发.有人说,岁月如风,终谢了林花春红. 韶华易逝,岁月匆匆,也正因于此,每个人都希望被时光温柔对待,每个生命都渴望被仔细收藏.妥善安放. 正如那支有名的戏词里唱的:& ...

  • 诗词的魅力,感受这10首古诗词在岁月中最美的语言,品人间况味

    诗词之美,不仅在语言,更在那跃然于字里行间的那人生最为细腻的情感,或喃喃自语,或娓娓道来. 1首诗词,总有那么一处,触动人心:1首极美的诗词,总会有那么一处,让你我陶醉其中,久久无言. 今天跟随我,一 ...

  • 暴涨!暴跌!弹奏一首冰与火之歌

    中概股进入11月份之后,简直是冰火两重天的行情! 冰!受垄断法的出台以及蚂蚁集团IPO中断等影响,阿里巴巴股价一路暴跌,创三个月内的新低,回撤跌幅高达-18%+,堪比年初疫情暴跌! 火!新生代拼多多, ...

  • 诗歌: 引大入秦一一 一首生命的浩瀚之歌 | 张学俭 朗诵 | 乐乐

    长风文化传媒集团 大风起兮,长歌当酒 引大入秦一一 一首生命的浩瀚之歌 张学俭 一渠清水似琼浆玉液 穿山越岭,跨过沟壑 流淌着日月照耀的岁月 输送着上苍恩赐的碧绿翠波 引大入秦哟一一 一首响彻云霄的生 ...

  • 建立 ...岁月之歌 ...栏目

    几天前,参加几个老同学聚会.看到大家都苍老了许多.互道家常之余,共同回忆童年时期的往事,感觉惬意:就想:趁我们不糊涂时,把童年时期的声音记录(收集)下来.留作生活的痕迹.(并且立下规矩)那么我就先写下 ...

  • 【原创】两岸第一首歌颂关帝之歌《帝爷公》

    序号:2017-10 总010 <帝爷公>是两岸词曲作者首度共同创作的闽台第一首歌颂关帝精神的闽南语歌曲.歌词琅琅上口,歌曲大气磅礴,2015年在福建和台北同步出版发行,深受两岸关帝信徒的 ...

  • 岁月之歌:时光与我

    时光与我 作者  秋语 时光是一条不眠的河 我不是那片随波的落花 轻吻时光的肤浅 我是一条鱼 在时光的明波暗流里 吮吸营养 自由成长 也会顺水而游 更有逆流而上 时光是我的影子 喜欢在黑夜里躲藏 我把 ...

  • 明 焰:​啊!流淌在我心海的岁月之歌

    啊!流淌在我心海的岁月之歌 文/明  焰 关于岁月,人们用过不同的但都美好的语言来比喻它.最动人的莫过于:人生如诗,岁月如歌. 是的,人生,岁月,如诗,如歌. 无论何人,从来到人间,到离别这个世界,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