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的眉眉俏

八公山的眉眉俏

崔小红

眉眉俏是点画在两道黛眉之间的那个红色圆点,它既点画在淮南女儿们的眉心,又点画在淮河两岸,甚至是华夏大地。它本是古代妇女流行的众多妆容里的一种,名曰花钿。

中国古代的贵族妇女们化妆讲究: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粘笑靥、描斜红、涂唇脂,总是别出一番心裁。

八公山是历史文化名山,又不是那娇羞的女儿,或是韵致的贵妇,怎么会有丹点一颗眉眉俏呢?有啊,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在神秀的八公山里有一颗美丽的眉眉俏。它像一朵灵秀的梅花,高标清骨,飘飘然落在了花靥夫人的眉心。从此以后,淮地的女儿们扮起梅花妆,点上眉眉俏,这一点就是1500多年。

换句话说,八公山的眉眉俏是长眠此处的花靥夫人的眉眉俏,她首创的梅花妆,经过一千多年的沿袭,演变成了今天的眉眉俏,装扮着我们的幸福生活。

花靥夫人的父亲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他出身寒门,靠军功发迹,一生杀过6个皇帝,灭尽司马家族,他被赞誉为“南朝第一帝”并不是因为前文的杀戮,而是在他执政期间,整顿吏治,废除苛法,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振兴教育,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重用寒门,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是定乱代兴之君。

刘裕在发迹之前是一介布衣平民,穷困潦倒,妻子臧爱亲出身官宦世家,与刘裕成亲后安于贫贱,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刘兴弟。小女孩是刘裕的嫡长女,是这对患难夫妻的唯一孩子,她就是后来长眠于八公山的花靥夫人。

花靥夫人刘兴弟出生于383年,时值淝水之战前夕。她出生不久,刘裕离家从军,靠军功封官晋爵,40岁时成为东晋王朝的股肱人物。刘兴弟成年后嫁给徐逵之,生子徐湛之。415年,刘裕讨伐司马休,命女婿出征,徐逵之战死,身首异处,刘兴弟成为寡妇,一身缟素,缕衣教子。

420年,刘裕称帝,都建康(南京),南朝开始。他追封已经辞世12年,只生过一个女儿,年长他2岁的结发妻子臧爱亲为武敬皇后。包括皇太子在内的七个儿子的母亲只被封为妃嫔,直到他终老,再也没有设立过皇后。刘裕称帝后建制天子宗庙,为原配立庙。臧爱亲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列入开国皇帝“天子七庙”的女性。刘裕驾崩前,遗诏与她合葬初宁陵。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裕做到了你陪我东山再起,我陪你君临天下。

在臧爱亲被追谥(shì)为武敬皇后之时,刘兴弟被封为永兴公主。皇帝的女儿叫公主,皇帝的姐姐叫长公主。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后,晋封长姐为会稽(kuài jī)郡长公主。

如果你上网百度刘裕,就会在他的家属成员的子辈里,看到长女刘兴弟被简介成“会稽长公主”。那么问题来了,会稽长公主怎么又变成了花靥夫人?

尽管刘兴弟没有为母亲带来更多的弟弟,却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她始终以刘宋王朝的兴旺为己任,在皇权纷争中,尽力辅佐弟弟,和睦使者。她的辅佐出于公心和亲情,常用的方法是嚎啕大哭。

文帝刘义隆执政初期,经常生病,于是下诏让御弟刘义康进京辅政。刘义康权势膨胀,政变的幽灵在黑暗里蠢蠢欲动。阴谋被文帝发现后,迅速诛杀政变党羽,并软禁刘义康,待处理。

没想到,刘兴弟的儿子徐湛之与此事有牵连,文帝亲自判案,不日问斩。会稽长公主得知消息,抓起母亲当年为父亲缝补的破衣服,一路小跑来到内宫。踏进门槛就开始嚎啕痛哭,哭声缭绕,堪比当年丈夫战死沙场带给她的悲伤。

文帝看见长姐风风火火闯进来,吓的习惯性一哆嗦。长公主一面号哭,一面把破衣服扔到文帝面前说,这是我娘为你爹做的衣服,缝补了一块又一块,你爹叫我留着这件百衲衣,你才吃了一顿饱饭,就想杀我儿子?!呜——

……

文帝亲自将百衲衣折叠平整。语重心长地告诉长姐,这件传家宝一定要继续传下去,御姐德音融融,满载圣明,朕绝不辜负你的良苦用心,不但不杀徐湛之,还要擢升其为太子詹事(东宫事务长)兼任丹阳尹(京畿卫戍司令官)。并恩赐御姐乘坐凤辇回府。刘兴弟说不用了,我自行休息一会儿。

号哭之后的刘兴弟累了,心理压力在得到安全宣泄之后,更加的累了。她屏退随从,一个人在宫里慢走,走到含章殿外,一树树的梅花正在绽放,好似她确保儿子安全后的那份心花怒放。梅生寂寞之滨,荣此岁寒之时,坚毅的性格不正是刘兴弟吗?在这疏影横斜之下,

在这暗香浮动之中,长公主安静地躺下,闭目休息性所枕,寒香苦蕊弄清风……

所谓寿阳公主檐前睡,正有精灵额上飞。在会稽长公主休眠的时候,一朵寒梅的花瓣落在她的眉心。当她睁开双眼之时,宫女们正在围观这片娇媚的花瓣。更为出奇的是,这朵梅花无论如何也去除不掉。刘义隆的皇后见了,十分喜欢,特意让保留它。此事在北宋年间刊印的《太平御览·时序部》里,被记录为: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人日,就是正月初七,中国古代传说的人类生日。女娲创世,在造出鸡狗猪羊牛马这六畜之后,于第七日造出伟大的人。第七天就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了人日节,魏晋后开始重视,这个节日的设立机构是藏龙卧虎的民间。

谁说的,寿阳公主就是会稽公主刘兴弟?告诉你,也是民间。

现在,你可以链接搜索“寿县”,在百科里找到它的历史沿革,它在东晋孝武帝时(373年),因为要避前任皇帝简文帝的皇后郑阿春的讳,寿县的前身寿春被改称为寿阳。同批次避讳之举还有,改《春秋》为《阳秋》,改成语皮里春秋为皮里阳秋。

通俗一点,就是刘裕在当皇帝之前,寿阳地名已经存在。而且寿阳城一直是他据守的重镇。

寿阳公主刘兴弟喜爱坚韧又吉祥的梅花,此后,便时常摘几片梅花贴在自己的眉心。上行下效,宫女们见了,纷纷跟着仿效起来,花靥夫人的美称也因此而传开。梅花妆习俗一直传至唐宋时期,直到元朝蒙古族入主后才消失。后又被兴起,被更为广大的人群接受,以简化的眉眉俏的形式流传。

是不是刘兴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的创造了梅花妆?不是。

梅花妆的实质是额黄,也叫约黄、花黄,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女英雄花木兰“对镜贴花黄”里的“花黄”。

东晋南北朝时期,连年战乱导致底层群体物质生活匮乏,生命朝不保夕,对现实社会万分失望,转而寻求精神慰藉,当时全国大兴寺院,塑佛身。妇女们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把自己的额头染成黄色,逐渐形成涂额黄的习俗。

额黄,顾名思义只是黄色,色彩单一。梅花妆的兴起,颜色增加至红、绿、黄三种,以红色为最多。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事物,美妙新颖。穷人家的孩子无法讲究,干脆就在眉心点一颗红点丹,逢凶化吉,形约而意丰。

当时的政权既然接纳了佛教作为统治工具,当然更能接受美化生活的梅花妆的风行。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你说,不美吗?

梅花妆的风行,除了涂额黄这个时代背景之外,与刘兴弟救子成功的偶发事件也有关,更与她的高贵品性密不可分。她出身布衣,显赫后仍然保持朴素的劳动妇女本色,不骄奢,不淫逸,亲民,爱亲。梅花的花语是清高,坚韧,敢为天下先。梅花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小的偶发事件里,与喜爱它的她一落即合。

正月,梅花正浓。在一个个摇落花下的早晨,不论是皇族,还是草舍,梅花妆画在一个个女子的额上,靥笑春桃兮,榴齿含香。花是天地灵秀之所钟,你说,能够做正月花神的人会是谁呢?答案只要花靥夫人,会稽长公主,寿阳公主刘兴弟。

如果说刘兴弟的嚎啕大哭只为救子,这个说法有点狭隘了。她救的是亲情,救的是手足不相残。

文帝刘义隆软禁刘义康十几天后,总感觉把他留在京城不安全,下令贬去江州(南昌)。临行前,文帝对着义康大哭,却不发一言。寿阳公主感觉不妙,推测文帝已有杀弟之心。如果兄弟反目成仇,积怨成恨,刘宋江山很快会拱手他人,天下百姓再度陷入战乱。她又开始在文帝面前嚎啕大哭。文帝鼻子一酸,拉着寿阳公主走到门外,指着埋葬刘裕与臧爱亲的初宁陵发誓不杀御弟……

刘宋元嘉二十一年(444年)8月18日,会稽长公主临终前,派人请来文帝,以长姐的身份叮嘱兄弟要亲密无间。文帝泪流满面连连应允,寿阳公主带着满意的笑容与世长辞。据萧景云考证,花靥夫人葬于八公山十一峰南,在寿县城北十五公里。

1996年出版的《寿县志》记载,花靥夫人墓“今有迹在”。近日,我去探访,找到了吗?没有哎。

传承下来的习俗往往同时经过了时间与观念的双重淘洗,存之有幸。花靥夫人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梅花点额这个典故,还有长姐的高风亮节,还有贫寒不贱,富贵不淫的美好品质,缕衣教子的节操。百姓们之所以纷纷效仿梅花妆,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为女儿们点上一颗眉眉俏,是因为向善与爱美的心理,期盼平安的愿望,所有这些软需求附着在了刘兴弟这个人物身上。毫无疑问,她以己威信,团结兄弟,安定天下,深得后世敬重,她不愧是十二月的梅花之神。

淮南地区拥有众多的古墓,一些古墓的主人有过辉煌的人生,他们在用一生的时间做着一场关于亲情的美梦。月底的梅花开了,天外的钟磬响了,传来袅袅清音。

成功有赖于精品意识,离不开地域特点。知道淮南市田家庵区的少儿歌舞为什么屡屡斩获全国类大奖吗?秘笈之一就是,在孩子们演出的时候,往往在眉心处点画一颗眉眉俏,安眠于八公山的花靥夫人创设的眉眉俏。

《八公山的眉眉俏》

作者:崔小红,政协淮南市文史专员

2020.9.1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