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定做事的上限、下限和规模

我们做事时一般主要考虑的是做这件事有什么用,不过更理性的思考应该还包括危害性和稳定性这两个维度,也就是做这个事有没有害?能不能长期做?

举个例子,一种药品在上市之前,必须经过三期临床实验(就像昨天提到的新冠疫苗),每一期半年。这样是不很损失效率呢?每一期又有什么区别呢?表面上看,是实验的规模不一样,人数、样本是逐级增加的,但这并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每一期的临床实验核心目的不一样。

比如,一期临床实验看的不是功效,而是危害。这就有别于我们的感性思维,做不做一件事,并不取决于它有多大好处,而是它可能带来的伤害你能不能接受,如果做这件事可能会带来灭顶之灾,那么它能带来的任何收益也已经毫无价值。二期实验依然关注危害,但重点已转移到疗效上,毕竟没有好处的事我们为什么去做呢?所以疗效必须考虑,没有疗效一切为零。第三期看的是稳定性,简单说就是是否只对一部分人有效,对其他人是否有效以及在多长的时间段内有效,这决定了我们可以投入的资源比例,也就是规模。

现在我们来回答标题提出的问题,如何确定上限、下限和规模。

下限是危害,就像前面说的,做这件事失败的代价如果是无法承受之重,那么再大的收益也没有任何意义。上限是做这件事带来的收益,这是极具参考价值的指标,收益越大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决心越大、投入也越大。最后是稳定性,有效期是决定一件事是否值得去做的重要指标,通过这个指标我们可以把它区分为前期试错或长期投入。

这就是我们做事时的理性思维,凡是做选择时,绝不只是做不做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多角度的综合考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