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体系的本质,是给知识找个安放的位置
1
“哇!这篇文章太精彩了,干货满满,有时间一定要再仔细研读一遍,先收藏起来。”
“这本书最近好火,很多人都在讨论,有时间我也要读一读,先收藏起来。”
“这门课刚好就是我需要的,忙完这段时间好好学学,先收藏起来。”
套用一句最近很流行的话就是:收藏了就是不看,我就放着,哎,就是玩儿~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作为一名自我标榜的终身学习者,我经常干这事。学习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收藏的速度,最后越收藏越多,越来越焦虑。
2
信息过载就是因为信息太多?
前几年有个被讨论得很火热的话题,叫“信息过载”。简单说就是,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的传输太方便了,而且每条信息被传播的边际成本都接近于零,所以大量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导致我们每个人接收到的信息都太多了,根本处理不过来。
这段话包含两个关键词:“信息太多”和“处理不过来”。这两个关键词对应了两个角度:“信息本身的角度”和“信息接收者的角度”。
我们一般对“信息过载”的理解,很容易简单理解为“信息太多”。信息太多”这个说法初听上去也很有解释力,就是因为信息太多了,所以才“信息过载”嘛。
19世纪人类的知识量大约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缩短为30,20世纪中叶为20年,到80年代只需3到5年。据测算,到2020年甚至要达到每73天翻番的空前速度。
世界的重大发明在16世纪只有26项,17世纪增至106项,18世纪增至156项,19世纪增至546项,进入20世纪,仅前50年代就达961项,比此前的总和还多127项。
所以你看,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就像一只无辜的小猴子,被压在信息的五指山下,动弹不得还无可奈何。
3
需要处理的信息>信息处理能力
但仔细想想你会发现,“信息太多”这个说法,其实是只站在了信息的角度来理解“信息过载”,我们忽略了另外一个角度,就是作为信息的“接收者”的角度。想想看,“信息太多”是相对于谁来说的呢?当然是相对于“信息的接收者”。
你看,如果加上了信息接收者的视角,那“信息太多”根本就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我”需要关注的信息太多。
一个“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的得道高僧是不会觉得“信息过载”的,因为他认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些都不重要,也都不值得他去关注,他只需要念好当下的经就够了。
从15世纪中期发明了印刷术开始,就有人担心印这么多书读不完怎么办,却没有人反思:这么多书真的都需要读完吗?很多信息其实是我们根本不需要关注的呀。
所以,我需要关注的信息太多,但我的信息处理能力却跟不上,这才是“信息过载”的本质(需要处理的信息>信息处理能力)。套用一句官方的话就是:我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处理更多信息的需求”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之间的矛盾。
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大约在120比特/秒,而一个人跟我们说话所传递的信息大约是60比特/秒。这也就意味着,当两个人同时和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还能勉强理解。而一旦超过两个人,我们就会感觉一团乱麻,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开车时,大多数情况下,你都可以听听收音机或者和车里其他人聊聊天。但如果路况不好,你需要集中注意力开车,你就会不自觉地关掉收音机,或者叫你的朋友稍等一会,暂时不要说话。
我们经常说的手忙脚乱,其实就是“信息过载”的一种表现。你回家刚打开门,手机响了,你放下手里的东西去接电话,还要注意不让家里的小狗跑出去。结果等你接完电话,你会突然找不到刚刚开门的钥匙放哪了,因为你那一瞬间接收的信息,已经超过大脑能处理的上限了。
当你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以支撑你需要处理的大量信息的时候,你就该静下心来好好管理你的信息处理能力了。
4
被动忍受还是主动出击?
你发现没有?当你站在信息的角度来理解“信息过载”的时候,你是束手无策的,因为你无法控制信息的增长,它只会越来越多,最后把你淹没。
但当你切换成信息接收者的视角来看“信息过载”,你会发现,作为信息接收者的你,是可以掌控的。你可以过滤掉那些不重要的信息,也可以想办法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这两个视角的关键差别在于:前一个视角看问题,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后一个视角看问题,不仅有解,主动权还在我手上。
所以,拿回了主动权,具体要怎么做呢?
两个办法:过滤和分类。
5
过滤:不懂忽视,就是不能识别重点
正如前面所说,信息过载不是因为信息太多了,而是因为你需要关注的信息太多了。所以,想要避免信息过载,最直接的办法当然就是减少你需要关注的信息。
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关注这么多信息吗?
点外卖的时候,你真的需要对比完每一家店,看完每一条评论,找到那家最好吃的,性价比最高的店吗?不需要的,只要那家店的饭菜不是难吃到你吃不下去的程度,不贵到你觉得离谱的程度就可以了。我们不需要它是最好的,它只要足够好就可以了。
在超市买一瓶水,货架上有十个品牌,每个品牌还有不同规格,你需要认真对比,选出最好的那瓶吗?不需要的,只要拿起一瓶你看着还顺眼的,能给你解渴就可以了。
大多数时候,是不是最好的不重要,你只需知道它足够好就可以了。
真正需要较真的,是那些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懂得忽视的人,是知道什么才是重点的人。
我们都羡慕那些天生过目不忘的天才,斯蒂芬·威尔特希尔就是这样的一位天才,他有"人体照相机"之称。仅仅坐直升机在伦敦上空转一圈,斯蒂芬·威尔特希尔就能凭着记忆,在近4米长的画布上画出了泰晤士河沿岸约11公里的伦敦鸟瞰图,而且细节精确。
但如果反过来想,对什么都过目不忘的人,其实也是不能识别重点的人。正是因为不知道哪是重点,所以每个细节都事无巨细地关注。
除了自己过滤那些不重要的信息,还可以把这件事外包出去。比如,秘书其实就是公务繁忙的老板聘请的外部过滤器,帮助他处理掉那些相对不重要的信息,这样老板就可以专注于更有价值的事情了。
6
分类:知识体系的本质,是给知识找个安放的地方
什么是分类?首先想一下,如果无法将事物分类,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你手里有一包爆米花,如果无法分类,那你看到的就不是一包爆米花,而是几百粒,每一粒都不一样的食物。
你要给花园除草,如果无法分类,你看到的就不是杂草和花,而是几百棵,每一棵都不一样的植物。
所以,如果无法分类,那么每一个就都是一类。分类的本质,是给一类相似的事物都贴上同一个标签。
我们不会把每一粒爆米花都当成各不相同的食物,而是统一贴上一个“爆米花”的标签;除草的时候,我们不会认为每一棵花草都是各不相同的植物,我们的眼里只有“花”和“杂草”这两个分类。
这就是分类的好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组织大脑以外的物理世界,也能帮助我们组织大脑内部的心理世界。只要贴上标签,大脑就能快速识别,并且批量处理。
但我们通常对“贴标签”的第一反应都是,不要给事物贴标签,因为那会固化你的认知;也不要给自己贴标签,因为那会失去自我。
比如,一旦你给一个男生贴上“直男”这个标签,你再看他的各种做法,他说的每一句话,你都会觉得他真的好“直男”啊,简直是情商低得不能再低。可是你忘了,他是一个比”直男“复杂得多的活生生的人啊,他也有暖男的时候,但是这些都被”直男“这个标签遮蔽了。
同样,当你给自己贴上“好人”这个标签的时候,你很容易认为自己一直就是这样的,而且只能是这样的。即使心里千般不愿意,也要装出乐于助人的样子,你忘了自己有说“不”的权利。你不能接受自己有“不好”的时候。
你看,这就很矛盾,贴标签虽然可以帮助我们简化信息、快速分类,但是贴标签又会遮蔽我们对事物的立体感知。那怎么办呢?
其实,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贴不贴标签,而在于你给事物贴标签的时候,却以为已经全面了解了它。
说回“信息过载”的话题,分类为什么有用?因为分类就是在给信息贴标签,需要调用的时候,马上就能准确调用。
就像整理房间一样,衣服、裤子都是“穿的”,放在衣柜里;笔记本和笔都是“办公用品”,放在书桌上。总之就是,物归原处,再用的时候,不用每次都费力回想上次放哪了。
我们常说的构建知识体系也一样,本质就是整理知识,给知识找到一个安放的位置。这个位置,既给知识分了类,也代表了这个知识和其它知识的联系。我们多数时候的知识焦虑,通常就是不知道该把这个知识放在哪。
但分类哪有这么简单。通常的情况是,我们把房间整理得一丝不苟,抽屉和衣柜却依然杂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