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在《道德经》的玄同大定中游泳,确实美妙无穷,感受到无限的喜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大宗师实证的宇宙真相,也是修道的无上妙果。玄之又玄是因地,众妙之门是果地。因地是玄,果地是妙,由因得果,由玄得妙。既玄且妙,即谓玄妙,玄妙就是大解脱。

如果不能证得大解脱的无上妙果,修道事业就不可能成就。《道德经》是让修行者个人有最上乘、最完美的成就,让有情世界有最上乘、最完美的成就。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27C),老子的济世情怀在此。

理解老子的情怀,理解老子的妙法、妙果是学习《道德经》的根本义,否则学习《道德经》就坠入迷雾之中,无法找到方向。老子深入禅定,这个定是玄同大定,只有入大定,与大成就者不期而遇,目击道存,忘言忘义,妙契生死。

第2章是实修法,有破有立。破俗谛,立真谛。破有待之美善邪见,立无待之玄德正见。有待之法是徼法(俗谛);无待之法是妙法(真谛)。要证无上妙果,必须先破俗谛的执着,“美、善”为俗谛的执着。破世人的执着,方能证得道之玄德,世间方能弃争得和,从野蛮走向文明。这是老子以真救俗的伟大教法。

第2章经文

第一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第二段: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恒也。

第三段: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四段: 万物作焉而不辞【为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第五段: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1章分为五段。第一段经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德经》是建立在道思维的磐石之上,抽象思维和概念分离是道思维的基础物、象、无象是抽象思维的三大步,从物的思维进入象的思维,从象的思维进入无象的思维,三次抽象,三次概念分离,道的伟大学说就建立起来,弟子“徼”的大脑就训练成为“妙”的大脑。

学习《道德经》就是开启大智慧,从“徼”的大脑转成“妙”的大脑,这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子具有超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道德经》是按照严格意义的逻辑来展开的。此章五段之间层层推进,第一段老子抛出了话题,似乎要想得出一个不同寻常的结论。

“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是破世人的感官(五官)的执着,“世人皆知善为善,斯不善已”是破世人的意识(意根)。二句经文把世人的五官六根全破了。美是肉眼所见,老子首先要世人眼见为实的恶见。善是意识所判断,老子要接着破世人善恶二分的恶见。合起来就是破内外二种恶见。世人不能否定美和善,美是感觉器官告诉我们的,善是心意识告诉我们的。把美当做美来看待是理由当然的,怎么是丑呢?

美的标准天下人几乎都有默契,西施是美的,嫠妇是丑的。善有共同的社会标准,施恩与人,给他人带来幸福就是善,怎么是“不善呢”?最根本的就是要破五官和意识(凡心)二大根本恶见,以无分别心玄照万物的无分别性,“见物不立物”(大珠慧海禅师语),美丑、善恶之分别自灭,俗谛亦不存。

破俗谛美丑、善恶的分别才能发现一个至美至善、万物玄同的新天地,这是要证的果。破而不证果,则不如不破。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法眼,无处不美;只要以妙法救人,恶人皆可逆转为善人,善人可顿超为圣人。此是本章立意。

世人认为美丑善恶的判断是可靠的,其实是不堪一击的。庄子说:“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人之小人,天之君子”。世人所赞美的君子,在天的眼中正是小人;世人瞧不起的小人正是天眼中的君子。庄子举了几位兀者(受断腿刑者)的例子。人眼中的残疾人,天的眼中正是完美无缺的全德之人。世人判断美丑善恶的标准是有偏见的。世人只看表面现象,由眼睛和意识做主。

世人美丑善恶的标准是变化无常的,圣人美丑善恶的标准是永恒真常的。世人标准是有待的,世人有从众心理,没有独立的判断标准,如菜市场的菜价,人贵你贵,人贱你贱。人在船里,水位降人也降,水位升人也升。世人与世沉浮,没有真正的美善标准世人受欲望控制,美丑善恶背后都隐藏着人的欲望,美丑善恶实际上都是欲望。

世人以憎爱心取舍,悦己则为美,利己者为善,满足于小美小善,缺乏至美至善。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49C)世人恰恰相反,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恶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不信之。赞美善人,抛弃恶人。这是小善,不是至善。老子要世人从小美小善中超脱出来,达到至善至美。

老子这里“美善”并举,用意不同,美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需要把每一个恶人转化为善人。日本美学中有侘寂美学理念,最平凡最简陋处都隐藏惊人之美,所以引申出极简主义美学。恶人本质上也是善人,完全可以转化。善人可以提升为圣人。恶人、善人、圣人无二无别,这是妙观察。

第一段省略了二句,“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恶之为恶,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不善之为不善,斯不善已。”解读时必须补进来。老子对世人的美丑善恶的本质提出了质疑,但更重要的是要世人从俗谛的美丑善恶的相对中解脱出来,不生爱憎,以平等心看待一切。补充“恶之为恶,不善之为不善”二句文意更加直显,与第二段的相对性紧密相连。

第二段经文: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恒也。

这段是来解释前段的。相对哲学和反向哲学是老子《道德经》的基本哲学,这是老子与众不同之处。第58章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这是最典型的反向哲学。老子一连举了六相对来发挥首段提出的问题。美与丑相对而存在,善与恶相对而存在。见物不立物,见美不立美,见善不立善,不生爱憎,心才能清静,清静才有妙用。

桌子上有半个西瓜,老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弟子说:“半个西瓜。”老子说:“错!这是一个西瓜。”弟子很疑惑:“老师,这明明是半个西瓜,怎么能说是一个西瓜呢?”老子说:“你看到了半个(有),必定还有另外半个(无)。”世人只相信感觉器官,但会受感觉器官欺骗,世人相信显现的存在,不相信隐蔽的存在。这就是感觉器官的欺骗性。

看见的是现象,隐蔽的是本质。世人也知道本质比现象重要,但往往会被现象所迷惑。感觉器官只能看到半个西瓜,另外半个是内心的直觉告诉你的。对宇宙真相,我们看到的只是半个西瓜。

事物总是有相反的一面”,当说这句话的时候,世人已变得聪明起来,反向思维纠正了世人的“原始误导”。这是老子反向哲学的成功。只看到正的是凡夫,既看到正也看到反的是智者。老子从玄同大定中证得反向哲学,一正一反、一阴一阳才可以玄同,只有正、只有阳就没有玄同。

没有玄同就不会生生不息。老子修道就是要认识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生”是整部《道德经》的根本义,也是《易经》的根本义,关键是生什么?应该生出妙心,不应该生出徼心(凡心);生出真谛,不应该生出俗谛;生出无分别,不应该生出分别。

第二段阐述相对性。“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口气举出六相对,都是证明相对哲学的。相对性的一方与另一方是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正是老子的理论依据。后世道家说孤阳不生,孤阴不长,认识万物的相对性极为重要。但不要坠入陷阱,以为老子只是要世人认识相对性,没有更深的教法。

相对性在现实地是存在的,在究竟地是不存在的。相对性毕竟是俗谛,认识相对性是修行的中间休息站,是化城,最终要超越相对性,一物不立,达到“相与于无相与”的玄同妙境。很多注释以为老子是高举相对性的大旗,“无相与”(无对待)才是真正的追求。

有无概念在第一章间接出现过,就是认知系统有一个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而不是本来就有的。现在再次提出有无概念,但只是举例而已,不是主要阐述有无这对哲学概念。这里的有无是俗谛的有无,不是真谛的有无,与“有生于无”不同,所以黄檗禅师说“不著有无”。立有则无生,立无则有生,不立有无,则有无具不生,如此则爱憎亦不生。“难易相成”,立难则易生,立易则难生。

“长短相较”,立长则短生,立短则长生。“高下相倾”,立高则下生,立下则高生。“音声相和”,立音则声生,立声则音生。“前后相随”,立前则后生,立后则前生。立A则B生,立B则A生,AB具不立,则爱憎亦不生。不著有无,不著难易,不著长短,不著高下,不著音声,不著前后。回到第一段,就是不著美丑,不著善恶,分别自无,爱憎何有?爱憎无有,妙心自现。

不著有无、难以、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的相对性,就进入万物玄同的妙境。万物毕异,达到万物毕同,消除彼此界限,这是玄同逻辑,这才妙了,生命诞生了。生命体就是玄同逻辑最好的见证。人的生命体是玄同妙境的最好证明,五脏就是玄同关系,互相不会排斥对方,更不会制对方于死地。细胞也是玄同关系。生命体的本质就是玄同逻辑,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单面逻辑。

人类社会的争斗就是单面逻辑的恶果,因此只有恢复玄同逻辑,世人才能从悬崖边回头,获得重生。《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新民就是世人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最后成为一个至善之人。

儒家要世人修明德,老子要世人修玄德明德就是施恩于人,与人为善,玄德更使世人认识自己的本心,认识玄同逻辑,从内心把你我的分别消除掉,用玄同逻辑取代单面逻辑。老子认为只懂得施恩的人是不够的,施恩的能力是有限的,恩将仇报也是会发生的。彼此的边界没有消失,施恩就是施舍。世人只有获得玄同逻辑的指引,才能达到生命的最高价值。

生命体是多回路的,不是单回路的。随着基因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世人对生命体的认知在深入,生命体的复杂性正在展现出其神秘的面纱。老子时代还没有基因技术和人工智能,对生命体的理解还停留在阴阳理论的原则性认知阶段,没有进入微观世界。但生命体的多回路是道家医学的基本认知,中华医学正是建立在道家玄同逻辑的基础上,虽然没有得到解剖学和分子医学、诊断设备的支持,但其原理是正确的。

从更深的角度看,今天的微观认知也偏离了生命体的玄同性认知,今后的医学必须是微观认知和玄同性认知共同发展。单向思维逻辑正是老子所警惕的,世人因此陷入危机之中。老子的道家和医学理论关注人的生命体,既是玄同逻辑的应用,也是玄同逻辑的最好证明生命体的本质就是玄同逻辑的实现和伟大创造力的见证。美之为美,恶之为恶,善之为善,不善之为不善的单向思维逻辑的致命缺陷就是背离了玄同逻辑。所以老子下了斯恶已斯不善已的严厉断语。

世人对生命的最高形式有一种渴望,对低级的生命形式不会满足。单面逻辑和单面思维代表了生命的低级形式,玄同逻辑才能找到生命的更高形式多回路思维是玄同逻辑的表现形式之一,在生命体中无处不在。这是老子在玄同大定中证悟的无上妙理。凡夫不是真凡夫,凡夫有见道的渴望。见道的渴望就是追求高级的生命形式,而不是满足于低级的生命形式。

道是绝待的,无为是绝待的。相待就是有为,罔两问景揭示了相待的可悲。庄子齐物论探索生命的真宰,这个真宰是绝待的。百九六(百骸、九窍、六藏)中没有真宰,但真宰确实存在。前二段揭示了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的相待,目的是开示后面的绝待(无待)。人应该从相待中走出来,进入绝待的道境界。相待是徼,绝待是妙。

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已经死亡了几千次,真宰如如不动。细胞是相待的,真宰是绝待的。妙和徼,绝待和相待,这是理解道思维的关键。美丑、善恶、有无、高下是假象,只有道生万物、万物归道才是真相(借用唯识学术语)。有待不是究竟地,必须顿超,直达无待的究竟地。

第三段经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是对首段和第二段的进一步开演。圣人入玄同大定,洞察万物的机理,但如如不动。老子第一次提出“无为”这一影响深远的伟大学说,早期佛教翻译家对老子的无为境界深深叹服,用无为翻译涅槃。世人总是想伸出自己的手去干预自然法则,这是非常可悲的。自然和人为是老子道家思想的重要判别,人应该顺应自然而不应该妄作。有待是非常(无常),无待是常,老子第16章进一步解说:“不知常,妄作凶。”

自然之理就是常理,世人总是偏离常理而肆意妄为,这是凶象。御寒方法有多种,“躁胜寒,静胜热”(45C),躁动御寒是有为,十分愚蠢,很快会精疲力尽;北极熊无为的长出绒毛御寒才是妙法,可以长久。无为是因为对自然常理的认识,世人没有操心,天地万物就已经完美的呈现了。只有证悟者才能理解天地万物完美呈现的秘密,世人对此茫然无知。老子高举无为的大旗,因为万物玄同,无为自成,无需妄作妄为。

老子提出“不言之教”,孔子也深以为然。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语言所说的是粗的东西,心所想的是精微的东西,超越精微的东西,心也无法想了,只有深入禅定才能契悟道的最深处。语言的功能是有限的,这是世人最误解之处。

世人用语言思维、交流,以为宇宙的妙理都可以通过语言来实现。只有老子第一个知道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和误导性。庄子继续发挥老子的深刻妙理,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忘言、无言是人的最深刻的大脑结构老子的不言之教是对感觉器官-浅思维的大脑结构的反思,这种结构正是线性思维的来源,障碍世人认识玄态的道,开显不言之教意义非凡。

学习虽然必须从语言书本开始,但最终必须理解无言之道。仰望星空看什么?是看书本看不到的无言的秘密。春天百花盛开,你站在旁边观赏就可以了,不要试图让花朵按你的心思开放。花朵也需要好心情,你的心思一动,花朵的心情就不好了,花朵就失去了自然。

庄子形容这叫“使物自喜”《庄子·应帝王》,让花朵自由开放,这样开出的花朵就特别美丽,按人的心思是开不出美丽的花朵的。现在没有研究花朵心理学的,但人们希望自己的心像花朵一样怒放。

第四段:

万物作焉而不辞,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这是接三段的文意,圣人在观看花朵的自然绽放。圣人知道这一切都是道的杰作。《道德经》的命名引起争议和猜测,以为是取道经第1章的首字和德经第1章的首字,更正确的说,《道德经》就是宣说道和德的妙理。道和德的妙理是什么?道妙德善,妙则能生,善则能畜。

“道生之,德蓄之”(52),道生万物,万物归道。道如父亲,德如母亲。道以生为大,德以和为贵。万物即使产生了,没有和也会毁灭。圣人观察万物并作都是道的功劳。不辞就是不辞劳苦,甘愿为之。道生万物是无为为之,但并不以恩主自持,更不会像世人一样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这就是玄德。

功盖天下却没有恩主,因为道隐无名。道和德扮演了父亲和母亲的角色。“不辞”在帛书中是“不为始”,有学者依帛书文字。这里要清楚“万物作焉而不辞”的主语是圣人还是道。从第34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一句看,这句的主语是道而不是圣人。

这样就应该是不辞而不是不为始。第1章“无名,天地之始”就宣说道为万物之始,说道不为始就错了。这样四句构成二层意思,一是道生万物而不辞,二是不占有不居功。帛书文本的逻辑性不很强,是一个宫廷王子的读本,与王弼文本的逻辑性无法相比,这是传承师的问题。

1993年出土的楚简《老子》更是文意混乱,是低等儒生的抄本,对老子的甚深妙理茫然无知,摘抄几句似是而非的老子语录,可以满足儒生对老子思想的窥癖罢了。要研究老子的微妙义理,非王弼河上公本(傅奕范应元本参校)莫属。现在竟然有学者要以楚简2千字儒生摘抄本作为正本,则是对中国传世文化和老子思想的人为贬低,对文化的危害极大。

从考古角度看,认可古代版本或摘抄本都是具有极大价值的,但不是说一定具有比传世经文更有义理价值。《道德经》宏大完整的义理体系是中国文化的价值所在,应该无比珍惜。用考古来丰富传统文化,而不是来贬低传统文化。地下发掘老子文本是一大幸事,能够证明《老子》古代的影响力,但也只能作补充,而不是替代。深刻义理和历代共同的认知才是最有价值的这是关于文本的后话。

第五段经文: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这句是第二章的总结。佛教中讲布施,布施一词出于庄子“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布施是施恩于有情众生,这样就积累了功德,但不能居功,要把功德再次布施出去,也叫回向众生。老子这里所说的意思非常相似。这是无相功德,这样的功德永不灭失了,所以叫“是以不去”。

玄德是既美且善,居功则无功,不居功则功德无量。玄德之美,玄德之善,无以复加,世人应该悉心体会。世俗之美、世俗之善岂足论哉!有了玄德之美、玄德之善,世间哪有丑和恶呢?圣人从相对性出发,又最终超越了相对性,此谓玄之又玄,此谓大玄同。这就是圣人常善救人常善救物的悲悯情怀。

《道德经》第2章第一段以感觉器官的美和心意识的善为例,破除凡夫的无始以来单面思维,见美是美,见善是善之恶见,再破五官和意识分别二大恶见。见物不立物,不生爱憎。第二段以有无相生等六对来揭示相对性的普遍存在,从而来破除单面逻辑的无效,最终破除凡夫根深蒂固的单面思维,使凡夫从单面思维和但逻辑中解脱出来。但又揭示现实地有相对性,究竟地没有相对性的真相,相对性是非常,万物毕异毕同是常,相与于无相与。

世人应超越小美小善的非常,达到圣人的至美至善的常。第三段开演圣人无为的妙理补救有为之失,宣说圣人不言之教补救言说之弊,以清净之心观照道生德畜之至美至善,玄览大千之花朵自然绽放。第四段宣说道之玄德,生而不辞,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超绝凡心,步入圣境。第五段把功德再行布施,回向本原,此无相功德最为第一。始知有相功德不足论哉,世俗之美世俗之善岂入圣怀。

散文诗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却不知道这已经丑了。

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善,却不知道这已经不善了,

【世人的美和善都含有个人的好恶,】

【世人不知道世间的美和善都是稍纵即逝的,】

【美女会因衰老而无人欣赏,】

【善人不努力会堕落为恶人,】

【而恶人因为学习道的教法而转化为善人,】

【世人的美和善都是有为的,因而是不一定的,】

【这些深奥的道理世人应该学习。】

回头看看世间事,

有无相对而存在,

难易对比而存在,

长短比较而存在,

高下对比而存在,

音声相和而存在,

前后互相紧跟随,

这些都是有为的分别心所造作,

世人应该超脱分别心,

有无难易长短无影无踪,

高下音声前后销声匿迹,

这时万物的无分别性终于开显,

宇宙真相原来就是美妙无穷,

所以远古圣人传下无为准则和无言教法,

这正是稀有的玄德教法:

使万物欣欣向荣,不辞辛劳;

产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成就一切而不自我夸耀;

创造天地万物而毫无居功之心;

只有不居功的施恩者,

回向自己的功德,

功德无量不失不灭!

【道的无为教法是真常不灭的。】

(0)

相关推荐

  • 再读《道德经》之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认识的形成及如何利用认识的形成机制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认识的形成及如何利用认识的形成机制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

  • 现代人,读懂《道德经》第2章和第3章,便可找到幸福的真正秘诀

    什么叫幸福?有人说,吃好喝好,有钱.有房子.有车子.有位子,成家立业,锦衣玉食,这就是幸福. 其实不然,很多人纵使是什么都有了,但欲壑难填,越贪心.越攀比,内心越是不幸福. 曾经听一个人朋友说:想睡的 ...

  • 有道明师与老子合一体悟《道德经》第二章(简版)

    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 ...

  • 《道德经》第六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六章宣说了道家的修道主 ...

  • 《道德经》第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德经第七章解读和译文 ...

  • 《道德经》第九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德经第九章及译文 上章 ...

  • 《道德经》第十一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老子揭开"无& ...

  • 《道德经》第十三章精解及译文(上)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德经第13章精解及译文 ...

  • 《道德经》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德经第17章精解及译文 ...

  • 《道德经》二十一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一章 关于道,老子 ...

  • 《道德经》二十三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与"曲则全 ...

  • 《道德经》二十五章精解及译文(下)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四段经文: 大曰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