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七十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大宗师怀无比慈悲心入浊世,已经向弟子解答,即使在争斗激烈的战争场合,慈悲无敌的教理也是真实不虚的。
《道德经》中,老子前面已经对自己的修道历程和传道事业进行了复说,第20章被称为老子的自画像(我愚人之心也哉!),第53章初转法论时心中所忧(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现在老子二转法论时深感众人被无明所困,不能通达易知易行的大道。
第15章是修道士章,描述修道士“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无上境界,犹如佛法之般若波罗密多,能度世人的第一稀有妙法。第20章描绘大宗师难行能行,如屈原行吟泽畔,颜色憔悴,离形释智而求道。第63、73章说“圣人犹难之”,宣说修行者必须立雪断臂,以大勇猛心修行。释德清认为此章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是结束语(“此以章书,当在末后结束”)。
第七十章
第一段:吾言甚易知,甚易行。【道真无伪,直指本性】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众人福薄】
第二段:言有宗,事有君。【真实语】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无明蔽障】
第三段: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五百年后有人诵四句偈,是人第一稀有】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行吟泽畔,苦心求道,为救众生】
读老子此章经文,令人唏嘘不已,道易知易行,又难知难行,唯在一念之间。一念觉则易知易行,一念迷则难知难行。裴休《圆觉经》序说:“终日圆觉而未圆觉者,凡夫也。”众生本具圆觉德相,但未证圆觉,此是佛陀所叹,亦是老子所叹。
此章经义极深,只有结合第10、15、20、53、81章,并深读屈原《渔夫》,可以稍加体会大宗师“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和广大慈悲的圣人心境。华夏文明垂世五千余年,修道传统代代不绝,全依赖大宗师前后相继,师徒相传,遂使法脉流传。
唯有老子深入第三境,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欲无欲,学不学,知不知,以无心道人行于浊世,入污泥而不染。若老子未达“欲无欲,学不学,知不知”之第三境,则世上没有《道德经》,则世人困于欲网、知网而解脱无期。
第一境见物,第二境见象,第三境见无。见无则见天地未生的真实态,此为玄态,既玄且妙。“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始有未始、即始、已始三态。无名是未始态,有名是已始态,念起为即始态。无名即无知,有名则有知(入知网),念起则贪心生。
圣人“复众人之所过”,以无心之心从已始之第一境返回即始之第二境,再从即始之第二境返回未始之第三境。第一境困于欲网,第二境困于知网,第三境则脱离欲网、知网,以无为本,始知万法唯心,生死本妄,无网可困矣!
返回未始的第三境,无知无欲,唯有圣心玄照,犹如明镜,应而不藏,不将不迎,天门顿开,明白四达,无所不知,纵览宇宙于一心。庄子说:“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外物),人的妙心能够从已始游回即始,从即始游回未始。
能游之心即是妙明真心,如来藏心。世人之心已经不妙,所以不能游。修心就是从不妙之心恢复为真妙之心。一旦恢复真妙之心,天地豁然开朗,玄照万物的无差别性。陆九渊说:“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此是能游之妙心,无所不游。
弗洛伊德在浅意识中发现有自我、本我、超我,超我近乎圣心,然犹有未及。超我之心虽然能游,但不能游于天地未始之玄态。如同修行只能修到化成,不能到达究竟地。
涸辙,鱼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脱离欲网、知网者,使可以言相忘。世人忘其所不忘,不忘其所忘。世人不忘欲与知,而忘“欲不欲,知不知”。
唯有圣心能够遗世独立,游世而忘世,凡情所不能困,知网所不能陷。此谓忘其所忘,不忘其所不忘。世人忘真,圣人忘知忘欲;世人不忘知与欲,圣人不忘本真,不忘无知无欲。
此章经文分为三段。第一段经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道真无伪,直指本性】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众人福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王弼注:“可不出户窥牖而知,故曰甚易知也。无为而成,故曰甚易行也。”王弼注很精辟。吾言就是吾道,即上文“天下皆谓我道大”。我独行于世,所宣说的慈悲三宝教法可以由内心玄照直觉,不需备三月粮,行走天下而见得,也不需肉眼向外奔驰,窥牖见境而得。
此道只需入流亡所,反闻自性而得。庄子说“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徐无鬼),这是不出户不窥牖的精妙解读,圣心心心相印,不即不离。此三句是庄子与老子印心之语。二位圣人目击道存,如白鶂目不运而风化。以耳听耳,以心复心,这本来极易,无需周行天下,心开即得。
《列子·仲尼》说:“体合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使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在八荒,我必知之。”证悟者不假言以明道,妙契与心而已。
老子上章刚宣说慈悲三宝无敌于天下,即使为战,慈悲三宝即为最强大的战力,无坚不摧,无敌不克。慈悲三宝可使上下同心,如丝麻缠结为绳,其力可运千钧。这也是“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我心慈悲即可同仇敌忾,令敌方闻风丧胆。
“善用人者为之下”,上下同心,同仇敌忾是善用人,唯一途径就是“为之下”,奉行谦下不争之德即可。“为之下”是甚易知甚易行,世人心中明白这一教理。这一教理道真无伪,直指本性,知行甚易。
经文: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王弼注:“惑于躁欲,故曰莫之能知也。迷于荣利,故曰莫之能行也。”世人受到强烈欲望的迷惑,所以说“莫能知”;世人被荣华利禄所迷惑,所以说“莫能行”。
如此易知易行之道,众人无福消受,老子不免感叹世人福薄。再深入的看,是世人无始以来被无明遮蔽,深陷欲网知网,我执法执紧紧缠缚,丝毫动弹不得。唯有开启内明心,驱除无明是唯一正途。欲不欲,学不学,知不知是驱除无明的妙法,易知易行。
第二段经文:言有宗,事有君。【真实语】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无明蔽障】
言有宗,事有君。王弼注:“宗,万物之宗也;君,万物之主也。”“宗、主”者,都是金刚语,破无明之利刃,大宗师如实宣说真实语,不欺诳世人。佛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一切如实宣说,真实可信。所言每一句每一字都是有根有据,有宗有主,不是无的放矢。
老子庄重宣说慈悲无敌和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之无上妙道,宣说《道德经》五千言,实为稀世珍宝,上文三宝者,就是旷世稀有,万劫难遇之第一稀有教法。舍此教法,世人缠缚于无始以来的无明中,流浪于生死欲海,无可解者,甚为可悲。
河上公注:“我所言有宗祖根本,事有君臣天下。世人不知者,非我之无德,不与我反。”我所宣说《道德经》都是远古祖先所传的真实语,无谬语,是世人依祜的大根大本,亦是当今君臣天下所共证。世人不能得知其中妙理,并非是我德之不厚,而是世人不愿与我返回天地未始之玄妙境。
经文: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王弼注:“以其言有宗,事有君之故,故有知之人不得(不)知之也。”我所宣说是真实语、无谬语,稍有知之人都易知,但奈何今世之人福薄如此,竟然不我知。无知之甚啊。
这只是第一层意思,更深一层意思是,世人的智是妄智,不是真智。大宗师所言是第一稀有妙法,无形无相,俗智不可知,妄智视正为倒,更不知六龙舞之无上妙理,所以说“不我知”。
这里“无知”与第三章“无知”是一还是二?这是迷惑人的。从文意上说,“无知”是愚昧无知,断绝智种,智慧之种子已经被烧焦,内无发芽之机。但与下章“知不知,上矣”一句经文看,应该解读作无上智(知)。
此“无知”不是与有知对,而是超越有知之无分别智。经文解读为:因为我入玄同大定,安住在无知无欲之妙境,外不显象,故凡夫不我知。设或我所知为有形有相之俗智,则凡夫必然知之。我所宣说金刚语应以“无知”知之,奈何世人无“无知”,故不我知。
楼宇烈读王注很仔细,认为王注文衍第二个“不”字,即有知之人不能知无上妙理。经文开始的“甚易知,甚易行”是恒顺众生,开启方便之门。返本即真,故曰甚易。但世人习性积重难返,没有一番修证的工夫,希求解脱的大愿,则不能知。
河上公注:“夫唯圣人也,是我德之暗,不见于外,穷极微妙,故无知也。”圣人之德显现上暗淡无光,没有外相,“穷极微妙”,世人肉眼无法觉知。
可见河上公解读此“无知”即第三章之“无知”,即下章之“知不知”,是无分别智的简称。世人用分别智无法觉知圣人之无分别智,所以世人应修证“欲无欲,学不学,知不知,用无用”之无上妙智。由此无上妙智,始可游于浊世,济世救人于水火中。
严遵《指归》:“是以圣人,言不言之言,为不为之为;言以绝言,为以止为。绝言之道,去心与意;止为之道,去人与智。”圣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或言或不言,或指或不指,或用棒喝,或以大笑,或为怪形,或示现生相,或示现灭相,无非是言。
圣人所言所为,皆以绝言止为为宗旨。这是绝圣弃智的本旨,世人岂能知之?用什么办法绝言呢?去除心与意。用什么办法止为呢?去除以人为中心的假智。世人“天性与我反,情欲与我殊。智陷于情欲,终世溺与所闻。”世人的天性与圣人相反,陷于情欲之中不能自拔,被肉眼肉耳所见所闻所困。
圣人以味无味,欲无欲,学不学,知不知,用不用之无上妙智玄照宇宙,知无味无欲无知无用才是妙宝,不可须臾离身。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情欲之敌不可轻,轻则几丧吾宝。
“神气不我我,而心意不我然,故其明不我能见,聪不能我闻。”世人的神识已灭,俗智成为府君,竟然不认识真我;意识心不知真我的来由和存在,明亮的肉眼看不见真我,聪慧的肉耳不能听闻真我的呼唤。严遵《指归》游心于玄妙,深知世人心流的紊乱。张默生依据王弼注改“夫唯无知”为“夫唯有知”,考帛书等均为“夫唯无知”,实无依据。“无知”是老子教法甚深,不是指凡夫之俗智。
第三段经文: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后五百岁,有人诵四句偈,此人第一稀有】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行吟泽畔,苦心求道,为救众生】
经文: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王弼注:“唯深,故知之者希也。知我益希,我亦无匹。故曰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大宗师所传之道太深太深,所以知之者稀有。说明前文“甚易知,甚易行”和“是以不我知”埋有伏笔。老子之道甚易知甚易行是以真知来说,不是以俗智来说,更不是以妄智来说。
在《道德经》中,“智”都是贬义的,是智巧的简称,第三章说“夫使智者不敢为也”,但“知”有褒义和贬义双重用法。老子要破除弟子修道的畏难情绪,而说难行能行。所以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勉励弟子发广大愿心,希求无上妙法,脱离二法困境,证入不二妙法。
证入不二妙法,则游心于天地未始,无复生灭祸福之惑。若能游化一方,则贵不可言。前文“介然有知”,“我大道”,“我有三宝”尽在“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一句经文之中,令人生起无比珍惜之心。
经文:是以圣人披褐怀玉。王弼注:“披褐者,同其尘;怀玉者,宝其真。圣人之所以难知,以其同尘而不殊,怀玉而不渝,故难知而为贵也。”圣人应世,隐藏在世人中间,外相没有分别。如同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可以应化乞丐身度众生。所以世人难以识别。
披褐怀玉是圣人的真实描绘。对比屈原《渔夫》可以有更多的理解古代修道士的信息。
《渔夫》:“屈原既放,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是苦行僧的形象,披褐的一种外相。“渔夫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是大智若愚的形象,是披褐的另一种外相。怀玉,内怀慈悲三宝,忠贞不渝;外显苦行滑稽之相,入寒山拾得,不一而足。
严遵《指归》:“是以圣人,知而弗为,能而不任,仁义而不以为号,通达而不以为名,坚强而不以显,高大而不以荣;言不可闻,动不可形,心若江海,志若苍天。废为以立道,损善以立性;寂然荡荡,莫之能明;皎然昭昭,莫睹其情;颓然默默,魁然独存,薄外厚内,贱极卑名,去众离俗,与道为常。”这是对圣人披褐怀玉的极好描述,“去众离俗,与道为常”,这是老子的形象吧。
此章是第二次宣说圣人入浊世救人的心路历程,使人人生起信心,产生妙道第一稀有的珍惜心。
散文诗译文:
修行者啊!
我现在宣说远古证悟者的最后教法。
我所宣说之道是代代传承,真实不虚。
我所宣说的教法是实证实修,
所以其教理明白易知,
修行起来并不困难。
然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世人怀有真实不渝的妙如来藏,
前世今世后世不曾坏失,
只是一念迷误,至今不觉。
一念迷即凡夫,
一念悟即圣人。
我说宣说的是照破无明的金刚语,
这是以无分别智宣说,
唯有证得无分别智才能契悟,
可惜世人尚未证得无分别智,
所以世人对我的教法难以契悟。
悟入我的无分别智的修行者最为稀有,
真实修行此教法者实为珍贵。
所以圣人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心中怀藏救人的妙法,
长太息以掩涕,
哀叹世人命薄。
道德经散文诗是意译,以求义理贯通,文句不一一对应,唯有以心印心,会契证悟者心法为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