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延丹加减治疗肾性高血压水肿
慢性肾炎,肾性高血压,水肿,肝肾阴虚证,治以首乌延丹加减,滋肾,健脾利湿。
蒋某,男,39岁。医案编号:044H020。
初诊:1976年7月16日。
反复浮肿、头晕1年余,加重1个月。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浮肿,始起于双侧眼睑,渐至颜面、下肢,活动后浮肿明显。病初头部昏重感,渐为头晕,伴失眠和夜尿多、腰部不适 ,无心悸和耳鸣,曾在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1.慢性肾炎 2.肾性高血压”给予利尿、降压、抗炎等对症治疗,浮肿渐消、头晕有所好转。但1周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颜面及下肢浮肿伴头晕,视物旋转,站立不稳,双眼微闭不能睁开,上肢颤抖,口干,失眠多梦,遂入我院西医治疗,仍予前方案 治疗,病情无缓解,故转中医治疗。患病以来体重减轻,精神疲倦,舌淡苔白,小便清长,大便干。中医诊察头晕,视物旋转,面肢浮肿,口干失眠,食少纳差 ,食少纳呆,精神疲倦,舌淡苔少,脉弦滑。否认以往“高血压”病史。体检:血压150|100mmHg,双眼睑及颜面轻度浮肿,双眼球无震颤,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理化检查:尿常规示:PRO(++),RBC(+),西医诊断:1.慢性肾炎 2.肾性高血压,中医诊断:1.水肿2.眩晕,脾肾,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内伤脾肾,脾肾不能制水,泛滥肌肤而成水肿 ,而成水肿;脾虚精微失运化而见体重减轻、精神疲倦、少气懒言,胃纳差 ,舌淡苔少等。肾阴虚,水不涵木而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虚风上眩 晕,视物旋转、脉弦滑;肾阴不足,心肾不交,故口干、失眠、多梦等, 治疗:滋肾柔肝,健脾利湿。予首乌延丹加减,处方:
首乌12g, 草12g,桑椹12g,旱莲草10g,女贞子10g, 12g, 丝子12g,杜仲12g,牛膝12g,生地12g,桑叶12g,忍冬藤 12g ,党参15g,泽泻9g,茯苓12g,桑白皮9g,杏仁9g, 8剂 ,煎服,日1剂。
二诊(1976年7月27日):服上方4剂尿量增加明显,双目浮肿 足部浮肿渐消,口干除,头晕明显减轻,大便通畅,质软,日1次,舌淡白,脉弦,测血压155 100mmHg,复查尿常规:POR(+),ERY(+),周师认为肾性高血压,有虚有实,虚从内伤脾肾,由渐而成,可见于 肾炎,肾病缓解期。本例患者除内伤脾肾,又偏肝肾阴虚,故用滋肾柔肝之首乌延寿丹为主方治疗,效果即显,此次复诊守原方加平肝息风之伪 菊花9g,再服3剂。
三诊(1976年8月4日):头晕明显减轻,饮食增加,仍失眠多梦 , 手颤抖,夜尿次数减少,大便通畅,日1次,精神较前稍好转,面目 浮 肿,口唇淡,舌淡,苔薄白,脉弦,测血压130 |85mmHg,治疗在原方上减去杏仁,服7剂。
四诊(1976年8月24日):患者尿量正常,无头晕,夜尿1~2次为佳,纳旺,寐安,大便通畅,全身无浮肿,舌淡,苔薄白,脉强,测血压110 80mmHg。尿检:PRO(+),ERY(—)。患者浮肿、头晕主症,血压正常,唯尿检蛋白(+),认为效果明显,此次复诊仍用上次方法4剂,以期巩固疗效。
按:周师临床辨治肾炎、肾病,常以“阴阳”二纲、“表里寒 ”,六变按水肿期、稳定期进行分型论治。水肿基本消退后,将持续蛋白尿,肾性高血压归入稳定期“三征”辩证施治。并认为,肾性高血压新感 湿热炽盛,蕴蒸肝经,引动肝风升扰,或久病内伤脾肾,肝肾阴虚,虚风上眩的表现,程度和病情轻重的进退,临床按虚实辩治。本例属虚从内伤脾肾,由渐而成 ,阳损及阴不敛阳,虚阳上扰所致,有偏肝肾阴虚者,则养柔肝 ,首乌延寿丹、枸杞地黄汤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