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艺术
乾隆皇帝对金属胎珐琅器可谓偏爱有加,积极支持并推动中国金属胎珐琅器的制作工艺,取得了空 前的成就。当时珐琅器的主要产地以北京和广州最为著 名。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器数量繁多,形制不断翻新,用途也十分广泛,涉及宫内典章、生活等各个方面。这一时期的珐琅制作工艺精益求精,成型规整,胎壁厚重,镀金光亮。“金光灿烂、厚重坚实”的乾隆朝掐丝珐琅器显示了清盛世殷实的国力。
近些年当代掐丝珐琅作品也受到了市场的关注和热捧,这让他们非常骄傲。2007年,张同禄大师的座龙花熏以1100万元的价格拍出,堪比文物价值,这也是市场对这项皇 家工艺的逐渐认知与成熟的更有利表现。
元代的掐丝珐琅器色彩明快,釉料中有颗粒,是烧造火候较低的表现。如掐丝珐琅番莲纹双耳炉,口径12、底径9.1、高7.4厘米。器型简朴,颈部稍内敛,腹部稍外凸。口沿、圈足和双兽耳为素铜质,颈、腹部装饰饰掐丝珐琅图案。掐丝熟练,铜丝细匀光滑,无粗细不均和毛茬、劈丝现象,多用短丝,往往一瓣一丝,只用单丝勾勒,不见双勾。颈部饰一周梅花纹,腹部施浅蓝釉为地,饰六朵掐丝珐琅番莲纹,枝叶肥厚,展卷自 由流畅,花朵肥大,花瓣较疏,仅十二瓣,花蕊为仰覆莲形,茎上为了粘结牢固而附缀较多的涡纹掐丝。花朵分别为红、白、黄和深绿色的珐琅釉,白似车磲,浅蓝如松石,黄如鸡油,红如辰砂,绿如碧玉。釉色鲜亮晶莹,色彩明快,透明感很强。釉层肥厚,表面孔眼甚少。釉料中可见未熔化的晶体颗粒,透明的绿色矿石尤其明显,是典型的元代制品。
掐丝技术起源很早,可能与贵金属——金工艺的包镶技术有联系。一说掐丝珐琅起源于波斯(今伊朗),成熟于五六世纪。以后由波斯传到阿拉伯、东罗马帝国等地。元代,西方画珐琅器传入中国,到了明代,画珐琅与传统的金属镶嵌工艺相结合,成为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民族工艺,宣德年间已具有一定成就。景泰年间发展很大,出品多、技艺精,以蓝釉最为出色,故称“景泰蓝”。
纵观明代掐丝珐琅的地色应用,大体上是沿袭了元代以蓝色为主的阿拉伯风格,并于不同阶段呈现了各自特点:早期浓郁的天蓝色居多,中期明快的翠兰色较多,后期幽静的海蓝(比天蓝略蓝些)色偏多。而华贵的宝蓝地色于三个时期均有出现,不过始终未能成为地色的主角。在蓝地色占据统领地位的基础上,其他各种地色于不同的时期也是争奇斗艳。按照地色出现的先后次序,分别为白地色、绿地色、赭色地、粉红色地等。另外,明代除了盛行“单地色构成(通体一色)”的形式外,“双地色构成”或“三地色构成”的搭配形式也是屡见不鲜,甚至三色以上的“多地色构成”也是不乏其例。就色相而言,不论是双地色、三地色或多地色构成,又各自包括了同类色、邻近色、互补色、对比色等多种组合形式,尽显明代在地色应用上的不拘一格。
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也称为掐丝珐琅。掐丝珐琅的制作大致可以分为7个步骤:制胎,即以红铜板制出器形;掐丝,即将压扁的铜丝依设计饰纹粘牢于胎体;烧焊,将其再次焊接牢实;点蓝,依饰纹中颜色依次上釉彩,先点地,次点花,再点蓝,后加亮白;烧蓝,点一次蓝即烧一次,重复多者可达3次;磨光,以细砂石、黄石及木炭分别逐次打磨光滑蓝料与铜丝的粗糙处;镀金,即抛光除锈的最 后一道工序。
掐丝珐琅虽从元代便引入中国,但真正成熟地生产且在宫廷内用作日常器皿,还是从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年)开始的,而后演变出用于观赏的景泰蓝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