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悦宁× 构建声音的形态丨AMNUA在线放送

以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艺术与科技早期是不分的,包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大师,都同时在艺术与科学领域有卓越成就。在今日的信息时代,艺术与科技紧密相连,艺术家开始以科技为手段进行创作,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激荡出更多元的艺术表现与跨领域特质,在表现形式与内容上更强调互动性,把跨领域创作带向更多元化及更开放的方向。本期将对话电子音乐人、艺术家蔡悦宁,请她跟我们分享实验音乐的魅力与思考。

ARTIST INTRODUCTION
蔡悦宁
电子音乐人、艺术家
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
QUESTION & ANSWER
问答
Q1:介绍一下你自己。
A1:我现在是独立艺术家、音乐人。之前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明当代美术馆、Bank画廊、M50香格纳等空间做过表演或展览。同时也在与上海同济大学朱哲琴声音实验室进行长期合作。目前专注于一个虚拟俱乐部项目:HYPERSCREEN。我们在5月份做了一次小范围内测,反响不错,所以在筹备7月份做一次公测版。
HYPERSCREEN创作概念图
HYPERSCREEN演出截图
Q2:实验音乐是怎么样的一种形式?为什么会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
 
A2:狭义的实验音乐,指现代音乐中电脑音乐、具体音乐、噪音音乐、激浪派、声音艺术等不同类别。如果说前三项属于音乐史的范畴,相对来说后两项则可以属于音乐史与艺术史的交叉领域。特别是激浪派作品,往往与身体、行为以及偶发性有关,这个领域我比较少关注。同样地声音艺术可以由某个观念、技术主导,也可以是关注声音的物质性本身,也可以是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原因或结果。我自己会对声音艺术更感兴趣,因为它可以涉及很多议题:关于空间、历史、科技、权利结构等等,也意味着更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
至于广泛意义上的实验音乐就涵盖了大众音乐或者说流行音乐的很多分支:实验金属、实验电子、实验爵士……我自己经常听的电子音乐作品也属于实验电子。但这里的实验与上述的语境并不一样,这里“实验”更多指独特的音色、复杂的节奏和结构、难以界定的风格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激进立场。
可以说声音艺术和实验电子都是我感兴趣的领域,它们都是“实验的”,各自又指代十分不一样的门类。
Q3 : HYPERSCREEN就是你说的线上俱乐部项目吗?我看到项目介绍中说到屏幕与声音的结合,在人类越来越多使用屏幕的现象中,你们的音乐也需要通过屏幕去创作、解构、重组,对于科技的依赖也愈深,你对这个项目的发起有什么看法?在月球上办一场派对是否有更深刻的意涵?
 
A3:对的;与其说是一种依赖,我更觉得是一种共生,起码现阶段是。无论你是技术乐观者还是怀疑论者都改变不了人与科技的共存的事实。我感兴趣的是,在这个前提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有哪些可能性?我们已有的社交网络是否在促进或者激发这些可能性?
鳗流 , 身体剧场,BANK 画廊,上海 
剧场指导:张献,剧场构作:杨蒨 声音设计:蔡悦宁 EEL, Experimental Theatre, BANK Gallery, Shanghai
Theatre Director: Zhang Xian, Dramatug: Yang Qian, Sound Design: Cai Yuening
两百多年前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人对于审美判断有着先天的共通感,这种共通感包含了社会共识(social consensus)的意涵。比较经典的例子是三十年前techno成为两德统一后柏林文化场景中重要的凝聚力量,至今影响着很多音乐人。艺术或音乐,作为审美的表征的确能对人的感官意识产生影响。问题在于,这套表征体系已经落后了。并非落后于人的意识进化,而是落后于发展迅猛的市场,特别在互联网时代,算法去执行内容与流量的分配。而这种分配对于个体所接受的信息的多样性以及交流的多样性未必是有利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个线上项目有什么的目标,事实上它更像一个实验。我们带着一些问题而不是预判去做这个项目,我们享受创造的过程但也好奇最后大家的反应和结果。
讲座 《电子音乐 - 从构思到表演》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 
Conference: Strategies to perform electronic music, College of Design and Innovation,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Q4 : 在"要空间"展览的作品《失衡》探讨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选择广州的行为艺术家直子是看中了她身上的什么特质?你觉得“女性特质”对于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A4: 如果说大部分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创作体系的话,《失衡》算是在我的创作体系之外的,有很大的偶然性。它源于我18年参与的一个实验戏剧项目,大概的内容是讨论现代人的亲密关系。这个剧的表演形式很新颖争议也十分大,而参与这个项目的过程启发我对性别差异与身份认同的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这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议题。所以在文本和影像上做了不少准备和参考。
失衡,蔡悦宁,2018,单频影像,15’
Alienation, Cai Yuening, 2018, Single channel video, 15mins
我不太记得当时是怎么看到直子的公众号了,觉得这个女生很真实又充满能量,这种能量或者欲望甚至超出了她把握,所以通过她的文字、图像可以感受到她与这种本能的拉扯,尽管还是停留在比较朴素的阶段。她很敢于用身体与自我剖析联系起来。实际上的确有这么一个圈子——用身体进行大胆的创作——但大部分过于矫饰了。身体是美的,但出来的图像却缺乏质感和张力。而这也回答了你的问题:“女性特质”是什么。我觉得“女性特质”是一个被塑造的概念,并且它有很多所指,而且这些所指是带有强烈的社会背景的,就像前段时间很流行的“BMgirl”。而最有趣的地方,是作为女性,无论你是认同还是排斥“女性特质”,在面对它、平衡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自我身份探索和重塑的过程。
《失衡》预告片
Alienation-Trailer


《失衡》全部拍摄都是在南京一个老房子完成的。其实在拍这个片子之前也一直对于老房子有一种意象。我在广州出生、长大,对于闷热夏天的记忆很深刻——就是那种潮湿、燥热又黏腻的感觉,还有老房子、油漆脱落的家具和墙面。在香港的电影里面会有不少这样的场景。虽然我不是王家卫的影迷,但类似的质感他在《春光乍泄》、《阿飞正传》表达得特别成功,还有尔冬升的《门徒》。
此地,何子彦,2011,单频高清影像,42’
Earth, HO Tzu Nyen, 2011, Single Channel HD Video, 42mins
我十分喜欢新加坡艺术家何子彦的作品。他影像中的氤氲感和不确定性构成一种非常特别的美学,像是有神论中存在和非存在的中间状态:存在在于过去飘渺破碎的记忆和发生在这个场域的事件片段,非存在在于它的停滞、封闭和无法打破。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问过他是如何想到这样一套美学表达方式的,他说他并没有刻意地这样做。但的确他平时在午饭后走在城市的路上时有种时间停滞的感觉。我对于这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感觉有很强烈的共鸣,就是小时候在夏天午后躺在沙发上望着投在墙上的阳光出神,时钟还在响但时间却凝固了,那是一种接近虚空的无聊,在存在与非存在的叠加态。

后来读到《路标》,海德格尔写到“这种深刻的无聊犹如寂然无声的雾弥漫在此刻的深渊中,把万物、人以及与之共在的某人本身共同移入一种奇特的冷漠状态中。这种无聊揭示出存在者整体。” ,我估计没有更加贴切的描述了,这是一种很微妙的状态。我没有太深究艺术家作品出发的立意,但在何子彦的某些作品的美学中我的确会体会到类似的状态。

Q5 : 去年在FAS群展《2141》中展示的声音可视化作品《人民大道》表达了什么?声音可视化是个什么概念?图像化后的声音与直接的声音给观者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A5:声音可视化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一段声音的某个或者多个参数的改变,例如音量、频段去实时控制视觉的生成。人民大道这个作品在于将物理的城市空间与对应的声音作对照。城市中有很多建筑物,单靠建筑的体量、外形有时候你很难猜想它的属性是什么,例如剧院、医院、行政大楼、展馆、酒店。这些建筑在外观上都拥有某种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尽管它并不一定是真的值得纪念。对于行人来说这些大体量建筑的普遍存在从城市的角度反而削弱了纪念碑性。它成了一种笼统的“大”:更长的围墙、更宽的人行道、更好的绿化或者仅仅是大。这时候声音或许可以作出区分,从车流、人流声音出现的响度、频繁程度、频段的高低等等,它间接地指出公开与非公开的场所。资本可以堆砌出宏伟的建筑物,但往往纪念碑性或者权威性不会用于描述某个酒店或商业综合体,尽管它可能很大,也可能在立面用了欧洲古典主义装饰元素。如果我们可以将纪念碑性与历史叙事联系在一起的话,正是这种对于空间的占领和路权的控制中,真正的纪念碑性出现了。
人民大道,蔡悦宁, 240*80cm,数字图像,喷墨打印
People’s Avenue, Cai Yuening, 240*80cm, Digital Image, Inject Print

Q6:你和朋友们做的概念厂牌Metasonar的「日常秩序-听觉城市」的视频里是不是也有类似《人民大道》中的可视化声音?我听出了很多熟悉的元素,但是如此组合起来还是让人耳目一新。做这种声音搜集、结构、重组的工作,最终成为一件有趣的作品,你和你的团队对最终成型的作品有什么样的期待?
 
A6:「日常秩序-听觉城市」的预告视频是一个很简单的声音可视化,没有《人民大道》的视觉那么复杂和精细。从技术的角度用采样做音乐对于任何一个专业音乐人都没什么难度,因此我们希望参与项目的音乐人专注在他们的采样、作品和他们所选城市的关联,这其实还蛮个人的,而最后出来的作品都很好。

点击试听「日常秩序-听觉城市」

Q7 : 关于创作,你的创作一般而言是一个怎样的过程?灵感通常是从何而来?什么样的作品你会觉得是满意的?
 
A7:我的创作灵感很大部分来源于文本,还有日常生活的体验。通常不会马上得到启发,往往在看完一本书、一个展览或者经历过一些事情后的突然有了灵感。不过这些灵感往往只是一个trigger,在经历创作中反复雕琢、推敲后的作品可能会和最开始的想法蛮不一样。从之前的经验来看似乎越是完成之后和当初想法相差越大的作品越是比较能令自我满意的。这或许意味着更多的提炼以及去主观化的过程。
2019环同济设计周:声音与机器臂交互工作坊,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创意工场,上海
2019 PAN-Tongji Design Week: INTERACTION DESIGN: Sound and Robotic Arm Interaction Workshop, Innovation Field D&I college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Q8 : 说说你的学习经历,从建筑设计到属于哲学的美学,后来开始从事实验音乐的创作,是什么契机让你接触到这个领域?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决心以此为主要的工作方向?
 
A8:音乐是从很小就开始学习了,它相对来说比较个人,自由度也比较大。但建筑不一样,它是团队的协作的结果,有十分严谨的部分,项目周期也很长,所以不太可能像艺术、音乐那样在短的时间内完成很多作品。音乐、声音艺术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快速、直接的创作与表达。
而我对建筑设计的认知首先是一种构建思维与决策方式,它不仅是关于怎么建造的知识,而是怎样以创造性的全局思维去面对问题,以及对各种资源、力量的协调。从形态上,我也不认为建筑仅是由实物搭建出来的实体,我也不认为砖块、钢筋混凝土比光线、声音拥有优先性。这也是我对HYPERSCREEN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的原因,它作为一个开放虚拟环境会有哪些潜能?在里面的人会产生什么感受?这也是我在探索的一部分。
激光史莱姆,激光音乐新媒体展览,上海大戏院,上海
Slime, Laser Show, Great Theatre of China, Shanghai 激光投影设计: Jayson Haebich 
Q9 : 我听过一些实验音乐的现场,就我听过的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类似噪音,听了让人很烦躁不安,甚至可以说是难听;另一类是虽然不那么悦耳动听但是却让人沉浸在某种情绪或者环境中的感觉。我听过一句话“make things worse but cool”,我觉得有点适合第一种类型。而第二种类型感觉是通过某些组合而成的音符沟通了创作者和听众。所以,你是怎么理解实验音乐的?
 
A9:正如刚才提到的,实验音乐是个十分大的范畴。你说的第一种类型应该是噪音音乐,这种类别对于声音质感的强调和对于感官刺激的追求让它对于乐手的自身水平有不低的门槛,同时在观众这边,能否接受以及欣赏这种艺术就像能否接受辣椒一样,每一个人的感觉和接受程度都不一样,并没有高低之分;你说的第二种让我想到Alvin Lucier、Christian Skjodt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实际上当某个声音作品是由观念、技术主导,或者对于某个场合的回应的话,它最后的结果可能“好听”也可能“难听”,无论如何都是艺术家概念的最终表征。通常声音艺术、电子和声的作品在声音的塑造上不会过于极端,所以即使让人感觉不那么悦耳(因为悦耳不是作品的目的)但还是可听的。
THE RECEIVER, CHRISTIAN SKJØDT, 

2019//Photos: Lise Johansson



Q10 : 聊聊日常吧,除了音乐以及创作之外,你有什么感兴趣的事情?
 
A10:阅读、听音乐、和朋友出去玩。
Q11 : 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呢?最近有在看的书吗,请推荐一下。
 
A11:艺术理论的书为主,但也会看其他杂七杂八的书。之前在看苏贾的《后现代地理学》,是一本老书了,主要是为「日常秩序-听觉城市」做一些文本参考。
Q12: 那么你最喜欢听的音乐是什么类型的?
 
A12:视场合而定。工作的时候会听一些没什么存在感的ambient,在外面的话会听dubstep/industrial techno等比较带感的音乐。


对话人:刘婷、蔡悦宁
编辑:南美小白
(0)

相关推荐

  • 『雕塑头条』中国百年雕塑——高云龙

    ▲ <中国百年雕塑>讲述中国雕塑的历史,说长即长,说短即短.长则五千年,短则将近百岁.为什么呢?这取决于"雕塑"二字的定义与概念范围.先说百年史.严格地来说,今天我们使 ...

  • 你身在其中:蓝庆伟×《Get Out》丨AMNUA在线放送

    2020年至今,各大影院均为开门,人类对于影像.图像的天然需求导致一定会比以往更多地摄入观影量.我们经常看到影视类公众号写影评.聊剧集,那么在艺术从业者的眼里,这些电影会不会与我们以往熟悉的有所不同呢 ...

  • 孟尧:方便面与线上展览丨AMNUA在线放送

    2020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从机构的角度出发,被动的空间受阻与观众"消失"成为了展览行业需要及时应对的两个问题."线上·展览"是需要厘清的两个词汇,它们组合而成 ...

  • 刘海粟:昔日黄山是我师 今日我是黄山友丨AMNUA在线放送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微信公众平台"AMNUA视野"在重新开馆前的时间里,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专栏.展示我馆学术团队近期的研究与思考.学界与思想界的理论探讨.艺术行业与文化工业的最新动态. ...

  • 《阳台》,2020/ Balcony, 2020丨AMNUA在线放送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微信公众平台"AMNUA视野"在重新开馆前的时间里,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专栏.展示我馆学术团队近期的研究与思考.学界与思想界的理论探讨.艺术行业与文化工业的最新动态. ...

  • 线上是展览扩张的一柄利器丨AMNUA在线放送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微信公众平台"AMNUA视野"在重新开馆前的时间里,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专栏.展示我馆学术团队近期的研究与思考.学界与思想界的理论探讨.艺术行业与文化工业的最新动态. ...

  • 美术馆安全使用手册2丨AMNUA在线放送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微信公众平台"AMNUA视野"在重新开馆前的时间里,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专栏.展示我馆学术团队近期的研究与思考.学界与思想界的理论探讨.艺术行业与文化工业的最新动态. ...

  • 神奇的PAD丨AMNUA在线放送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微信公众平台"AMNUA视野"在重新开馆前的时间里,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专栏.展示我馆学术团队近期的研究与思考.学界与思想界的理论探讨.艺术行业与文化工业的最新动态. ...

  • 破除对“展览”的迷信和路径依赖丨AMNUA在线放送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微信公众平台"AMNUA视野"在重新开馆前的时间里,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专栏.展示我馆学术团队近期的研究与思考.学界与思想界的理论探讨.艺术行业与文化工业的最新动态. ...

  • 美术馆安全使用手册丨AMNUA在线放送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微信公众平台"AMNUA视野"在重新开馆前的时间里,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专栏.展示我馆学术团队近期的研究与思考.学界与思想界的理论探讨.艺术行业与文化工业的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