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开课堂提问的三大误区,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关于课堂提问,教师在问题设计、创设情境及提问过程中都会存在相应的误区:
▲韩琴,教授,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委员会理事,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问题设计存在的误区
作为课堂提问的基础环节,问题设计是实施提问的根本保证,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
大量实证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缺乏问题设计意识,很少在课前精心思考所要提出的问题及提问的注意事项,这将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阻碍学生健康成长及思维发展。
整体来说,教师在课前问题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
1.缺乏提问设计
2.问题偏离教学目标
3.问题缺少层次性
4.问题的启发性不足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个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课堂记录,在上这堂课之前,教师用了两节课时间,分析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部队及群众的安全,如何与敌人奋勇斗争,最后英勇跳崖就义。
以下截取的是部分教学实录:
师:我们来看,五个人当时跳崖之后有几个生还了?
生A:两个。
师:谁来说一下。(点名)学生看参考书回答。
师:这三个英勇就义了。大家说对不对?大家想一下:这两个人跳下去之后还活着的原因是什么?
生B:骑在他人身上了。(大家哄笑)
师:其他同学谁来说?这五个人跳的是一个地方吗?大家想一下可能落在一个地方吗?
生(集体):不可能。部分学生:被树挂住了。
师:被树枝挂住了。(示意学生C回答)
生C:下面是水(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师:下面有水吗?(示意学生D回答)
生D:……(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师:三个人就义了,两人被树枝挂住了。
从上面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一连串的问题都违背了教学目标,背离了教育意义。《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而教师设计的几个人就义、几个人生还、怎么活下来等问题均没有指向教学目标。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关注点发生偏移,本来非常严肃的课堂,结果变得低俗不堪。由此可看出随意提问的危害性及提问设计的重要性。
创设问题情境存在的误区
问题情境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也是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志。
除此之外,良好的问题情境,还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地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热情,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际的课堂提问中,创设问题情境常出现以下问题:
1.问题情境创设的缺失
2.问题情境偏离教学目标
3.多媒体技术的过度使用
4.问题情境复杂
5.问题情境的延展性不够
比如,在一堂新授课中,某教师为了引入不等式组内容,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某种杜鹃花适宜生长在平均气温为17~20℃的山区。已知这一地区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降0.6℃。现测得山脚下的平均气温是23℃,估计宜种植这种杜鹃花的山坡的高度?
该案例放在复习阶段,有一定的不等式组列式计算的基础后,进行综合训练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引入该题就明显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
该问题情境属于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进行问题解决,难点一:将杜鹃花适宜生长的气温范围17-20℃转化为不等式关系,即≥17和≤20;难点二:设山坡高度为x,厘清山坡高度的增加和气温降低的关系,即x/100×0.6;难点三:正确列出不等式组23-x/100×0.6≥17,23-x/100×0.6≤20;难点四:同时涉及到分数和小数的不等式计算。
该问题情境中,难点比较集中,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所用的解题技巧复杂,学生此时没有足够的知识准备和良好的问题解决策略是无法完成该题的求解的。
提问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提问过程是教师在创设好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问题提出后做出恰当的候答,选择准确合适的叫答,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有效的回应。而在提问过程的四个阶段会存在如下常见的问题。
发问阶段存在的问题:
1.满堂问
2.低认知水平问题过多
3.问题不分主次
4.提问时机不当
5.提问语言不准确
候答阶段存在的问题:
1.候答时间过短或过长
叫答阶段中存在的问题:
1.偏爱集体回答
2.叫答范围集中
3.以问代罚
理答阶段存在的问题:
1.理答时机不当
2.理答方式刻板单一
3.忽视学生情感需要
下面,我举一个案例说明:
《电场的描述》课堂实录片段
师:今天有很多老师光临我们的课堂,大家表示欢迎。(学生鼓掌)
师:拍手的动作实际是两只手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两只手不接触能发生相互作用吗?
集体回答:不能!
师:但有些相互作用是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发生的,同学们能举一些例子吗?(教师立即请同学回答)
生1:……(站起来没有回答)
生2:(思考了一会儿)电荷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师:这个例子是我们刚接触的,也是即将要学习的,还有没有其他例子?(教师等候几秒钟)
生3:磁体与磁体间的作用。
生4: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几个例子都是不接触的物体间发生了相互作用。我们上一节课正是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那么两个不接触的电荷为什么会有相互作用呢?你们思考过这个问题吗?(学生比较茫然,教师没注意观察,等了很久,教室一片寂静)
整个提问过程看似简短,其中却包含着很多问题,暴露出一些典型的课堂提问误区。
第一,教师根据公开课有很多教师听课的场景,灵活创设问题情景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第二,大的转折形成强烈的认知冲突。教师没有做任何铺垫,当学生刚回答了两只手不接触不能发生相互作用(在万有引力定律的范畴下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回答“不能”是集体错误行为,教师此处没有进行点拨和反馈,姑且不说反馈及时准确一事),直接给出一个相反的答案:有些相互作用是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发生,多数学生尚未完成脑筋急转弯,教师便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第三,当多数学生产生巨大认知冲突时,老师没有给出候答时间,直接叫答,学生因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组织语言回答问题,结果可想而知是站在那里,脑中一片空白。因为人在应急状态下,人体出于自我保护,思维处于僵化状态,学生不能作答是正常反应现象。我们的老师常常对这一现象不能正确认识,会提出问题之后就直接叫答,更有教师把学生叫起来才提出问题,这些做法都是提问过程中的错误做法。
第四,四位学生的反应非常具有代表性。教师给出问题后,随着候答时间的延长,学生由不能作答,到想出最新学到的内容,再到与最新所学知识紧密相连的内容,最后到以前学到的与现在所学知识联系不大的内容。这更进一步说明,给出候答时间的重要性。
第五,教师反馈出现大的漏洞。对生1没有给任何引导,对生2的反馈不痛不痒,是刚接触过的,对生3干脆没有任何反馈,对生4做出认可反馈。
第六,随着学生回答的步步深入,显现出学生将新旧知识逐渐整合的过程,但教师的反应却俨然告诉我们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点。
第七,教师一味地沉浸在自己预设的教学内容中,不顾学生回答,直接生硬地提出与学生回答没有什么瓜葛的问题,继续自己的“独角戏”。此处看似有师生问答的互动行为,实施停留在行为互动上,思维互动没有发生,情感互动也不积极,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应对状态。
第八,难点问题化解不恰当。最后一个问题难度系数大,超过学生认知水平,在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下,留出了较长的等待时间,教室一片寂静,学生压抑,问题得不到解决。此时,教师设置阶梯性问题进行引导,或者给出一些提示让学生进行讨论,集思广议,在讨论中逐渐形成认知阶梯,逐步解决问题都是不错的化解难题的方式。
那么,优秀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怎样的呢?
接下来的这个案例--《装在套子里的人》,被评选为2018年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该案例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用心设计问题,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由外到内一步步解读别里科夫的语言,外貌,心理,再到最后套子的深层次含义。
整个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1
自读
教师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结合课后习题自读,然后在课堂上验收自读的成果。课堂验收主要分为以下四步:
1、检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作者、时代背景的了解及掌握。
2、检查基础知识落实。
3、师:老舍先生说过:“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同学们读了这篇小说后,主人公别里科夫有哪些怪异的行为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描述出来吗?
生1:别里科夫是一个大白天打着雨伞,穿着大衣,带着手套,穿着雨靴与常人不一样的人。
生2:走路低着头,猫着腰,把脸藏在衣领里,恍恍惚惚的一个人。
4、师:同学们对别里科夫描述得非常生动形象那么根据你的描述和理解,别里科夫具有怎样的典型性格?为表现这些性格作者在文中突出运用了哪些写人的方法呢?
生1:封闭、怀旧、胆小、多疑、害怕新生事物┅┅
生2:语言、肖像。
2
解读
教师通过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引导学生找出别里科夫的典型语言: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阿Q)
“多乎哉,不多也”(孔乙己)
“生存还是毁灭”(哈姆雷特)
师:这些语言都极传神地揭示了人物性格,那么别里科夫的经典语言是什么?他在不同场合重复的这些语言,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生:“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师: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呢?谁来试试。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封闭、怀旧、胆小、多疑、害怕新生事物。
师:读出来别里科夫的心理了吗?为什么没有读出来呢?
(要求学生反复品读-→指名仿读-→师生评读,共同探讨体会人物心理)
师:这句话中的“固然”一词,我能不能给换成“虽然”,读一读试试,换了有什么不好啊?
3
品读
师: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须符合人物性格的特点。例如,鲁迅《药》中突出描写了华老栓的手,“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地想交给他……”通过对“手”的刻画揭示他此刻的复杂心理;在《祝福》中多次刻画祥林嫂的眼睛,通过对“眼睛”的传神刻画,充分展现祥林嫂的悲苦生活及不幸命运;那么契诃夫刻画别里科夫的传神之笔又是什么?
生:脸色
师:小说中多次刻画别里科夫的脸,最能表现别里科夫心理变化的是哪几次?在脸色变幻中揭示了别里科夫怎样的心理变化?
生:
漫画事件…… ……脸色发青
骑车事件…… ……脸色发白
冲突事件…… ……脸色苍白
师:那么能不能把对别里科夫"脸"的刻画换成对他“眼睛”的刻画?
生:不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僵死的心灵早已把这扇窗户关闭。
生:能。由别里科夫性格决定,他的眼神也应是胆怯,多疑,呆滞,无神……可从这些角度描写。
师:别里科夫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倒下了,别里科夫的死是他杀还是自杀?你怎样看待别里科夫的死?
生: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
生:专制制度毒害了他,他又是专制制度的维护者。
4
悟读
师:至此,我们回头再看文章的题目,你怎样理解题目中的“套子”,还仅仅是雨衣、雨鞋以及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语言吗?若不是,“套子”又是什么呢?
生:保守、顽固、腐朽、专制、禁锢的思想或制度。
师:别里科夫就是被这一重重套子的束缚,走向了人生的结局,但是,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之中,一定还将永远流传下去。想必定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请问同学们,他的那些套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师总结:顽固、保守,不仅仅是别里科夫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也可能成为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满足的,满足于已经取得的点滴成绩、满足于眼下比较舒适安逸的生活,于是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进取,“满足”便成了一种套子。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还无情地嘲笑、甚至阻止他人的进步,成为个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其实,在现实中,“骄傲”是一种套子,“虚荣”也是一种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们只有根除自身的陋习、驱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摆脱“套子”的束缚,走向灿烂辉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