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西迁文化
浙大西迁文化
时间:责任编辑:陈娟 日期:2018-07-26 来源:本站 (1330点击)
1940初,在抗日战争的炮火硝烟中,浙江大学师生秉承科教救国和求是创新精神,随竺可桢校长辗转西迁,四易校址,来到湄潭办学,达七年之久。因红军长征与浙大西迁在遵义、湄潭交汇,所以,浙大西迁又被誉为“文军西征”,留下了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祯、贝时璋、卢鹤绂、陈建功、李政道等52位蜚声海内外两院院士、学界泰斗的足迹,使湄潭一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科学圣地而名满华夏。
7年间,竺可桢、苏步青、卢鹤绂、王淦昌、谈家祯、陈建功、贝时璋、李政道等一大批学界泰斗云集湄潭,饮湄江清水、住农家茅屋、食“苏家杂粮”、点“费巩油灯”,力行 “求是精神”,创造出累累硕果,培育了蜚声中外的求是学子,谱写了一曲救亡图存、铸造辉煌的赞歌,使浙大崛起为“东方剑桥”。湄潭也因此成为“科学教育圣地、求是创新摇篮”。
“文军西征”的七年,是浙大师生与湄潭人民患难与共的七年,共度时艰的七年,相濡以沫的七年,从此校地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为纪念“文军西征”,弘扬“求是精神”,1986年6月,湄潭首次组团访问浙大,延续校地情缘,拉开了“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筹建序幕。尔后,湄潭又多次对“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进行整修,并多次重新布展,举行系列纪念活动,浙湄两地交流合作不断。
一段历史,波澜壮阔,永载史册;一种精神,穿越时空,辉映未来。如今,“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大学求是精神教育基地”,是浙江大学风雨兼程、崛起腾飞的见证,是浙江大学与湄潭人民相濡以沫、血肉亲情的见证,更是“求是精神”发扬光大、激励后人的一座不朽丰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