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风靡全国的“上海包”吗?销声匿迹后如今改良版又出现了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4月23日报道:世界读书日这天,作家 陈丹燕 的5款上海包系列正式线下发售。五种不同配色的手提拎包上,写着大大的“上海”字样,走过淮海路乔咖啡的市民,看上一眼橱窗,一定会产生这款包有点眼熟,我好像在哪里见过的想法。这款复古包型曾在1960年代风靡全国,1990年代从老百姓生活中逐渐消失,所以当陈丹燕想要复兴上海一个时髦品牌时,第一个想到就是这个包。

从小随父母从北京移民而来的陈丹燕,因其影响广泛而深入持久的上海写作,被称为“最上海”的作家。在她回忆里,曾经全中国球鞋是上海的回力最好看,全中国奶糖是上海的大白兔最香浓,全中国棉被被面是上海出产的更体面结实。一个外地人,会把在上海采买的所有日常用品大包大包带回家,他用的旅行袋轻便结实,袋子上印着 外滩 的天际线,那个包包也是上海的,名叫“上海牌”。

60年代生产的上海包

“1960年开始上海生产的人造革提包上,印着外滩楼群天际线的速写,旁边是’上海’两个字。样式简单,结实耐用,因品质良好受到大江南北中国人欢迎,也是时髦的象征”,陈丹燕告诉记者,自己母亲就有一个这样的包,每次下班回家,拉开拉链,就能从包中掏出冰凉爽口的盐汽水、漂亮的铅笔、热气腾腾的馒头、和单位订的《参考消息》,这些都构成她童年的记忆。

这款包曾在中国人生活中占举足轻重地位,就像上海牌手表、红双喜乒乓球、光明牌雪糕、白玉牙膏、英雄钢笔、龙虎清凉油、 恒源祥 毛线……老品牌丰富着中国人喜怒哀乐中的物质细节,时过境迁,有些顺应潮流另辟天地,有些却在岁月流逝中销声匿迹。

随着1990年代箱包市场的逐渐开放,世界各地的品牌行销中国大陆,上海牌包袋逐渐停产,这让不少人至今都颇为可惜。

“我觉得上海在这些国货上特别了不起。从1960年代开始,上海生产的轻工业品出现空前繁荣,在整个国家没有对外开放的时候,它保障了全中国人民可以享有一种体面的城市生活方式,你总归有一双球鞋穿,有 大白兔奶糖 吃,有雪糕吃,也有包用。”陈丹燕渐渐有了一个想法:如何使曾经的海上国潮,焕发出新的沪申摩登?如果说记录时代是她作为作家的天职,那么作为上海市人大代表的陈丹燕,则将呼吁国潮复兴作为了自己的使命担当。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陈丹燕陆续调研了四十个上海轻工业老品牌的历史与现状。她发现“上海包”并没有注册商标专利,而当年最可能生产的上海皮革箱包厂,全厂上下已经没人知道生产细节了。

“跟我一起工作的人,我的图书编辑云南人,社长江西人,平面设计师河南人,生产商福建人,没有一个上海人,但每个人都说小时候看见过这款包,仿佛这款包打开就能拿出大白兔奶糖”,陈丹燕坚信,上海包不是她一个人的回忆,而是一代人甚至两代人共同记忆。

陈丹燕为这款包拍的海报

几经磨合之下,陈丹燕和她的小伙伴们做了第一个尝试——复刻了印有“上海”二字的上海牌包包。这款包袋,依然用到了“上海”两个字,但在形状、配件方面做出了适应当下审美的改变,也在材质多样化方面做出了更多探索。

手提包总共5款,最早制作出来的是简约大气的黑色款。之后每一款都应和着陈丹燕作品名称,粉色称为金枝玉叶款、绿色是红颜遗事款、蓝色为风花雪月款,还有最新出炉的咖啡色,则是和老字号品牌“ 乔家栅 ”名下的“乔咖啡”联名,被人们称为:拿铁包。

两会期间陈丹燕推介上海包

2021上海两会期间,陈丹燕就拎着黑色“上海包”走进了会场,这是她发起改良上海包的第一个成品,她在两会期间郑重向代表们“推介”了这款包,并呼吁关注和支持国潮复兴。

“我还记得小时候用海鸥牌照相机,结实到我们不小心掉到海里,把水摇出来相机又好了,一直到现在都还能用。还有红双喜,这个老字号依然在,还赞助了奥运会代表团。金星牌彩电现在没有了,那时候觉得12寸的电视机好大,是我们看世界最早的窗口。凤凰牌羊毛毯,曾是一代人嫁女儿的嫁妆标配,1972年《 上海公报 》在沪签署,这床纯羊毛毯是作为国礼送给美国代表团的……”,陈丹燕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与老品牌有关的记忆。

从起心动念到“开花结果”,上海包的诞生与当下国潮的蓬勃兴起,与上海品牌建设的意识密切相关。“国潮”正在成为新时尚,很多年轻人把“国潮”当成身份认同、个性展示的一部分。

这让陈丹燕很惊喜,她透露,此前出版的“上海三部曲”“外滩三部曲”中,就有意无意地留下了许多详细而精准的“老物件”信息。比如2008年出版的《外滩:影像与传奇》写:“无数蓝制服和红花面子的棉被迎风翻飞,有时也能看见凤凰牌的纯羊毛毯,织着一大花团四边小花的图案。那是当年最出风头的毛毯,因为它是锦江饭店接待美国总统时,床上铺的毛毯。”

“最初写这六本书时,我也没想到,未来有一天,会对书里出现过的这些上海老品牌寻根究底,当下年轻人会对这些老字号有莫大兴趣。所以再版时我开始为这六本书中提到的上海产品做注释”,陈丹燕说,在新书《陈丹燕的上海》中,更是有一章,整理了一份首批40个上海老品牌名录,注释了这些老品牌的前世今生,旁边附上在自己的书中提到它们的段落。

世界读书日这天,陈丹燕团队不仅线下发售了改良版上海包,还在淮海大楼和 武康大楼 做了两场关乎阅读和行走的分享活动:记忆城市容颜,阅读建筑风景。以自己的方式,与“《陈丹燕的上海》系列”跨界对话。“我希望与埋藏着上海品牌基因的老字号携手,共同为传统文化的振兴、上海精神的传扬做出贡献”,陈丹燕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