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录》喘门(四则)

人有偶感风寒,一时动喘,气急抬肩,吐痰如涌,喉中作水鸡声,此外感非内伤也。倘误认内伤,少用补气之味,则气塞而不能言,痰结而不可息矣。治法宜用解表之味。然而,纯补之药不可用,而清补之药未尝不可施也。方用平喘仙丹∶

麦冬(五钱) 桔梗(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二钱) 黄芩(一钱) 山豆根(一钱) 射干(一钱) 白薇(一钱) 乌药(一钱) 苏叶(八分) 茯苓(三钱)水煎服。一剂喘平,再剂全愈,不必三剂也。

盖外感之喘,乃风寒之邪,从风府而直入于肺,尽祛其痰而涌塞咽喉之间,看其病势似重,然较内伤之喘大轻也。平喘仙丹专消肺邪而不耗肺之正,顺肺气而不助肺之火,故下喉即庆安全也。

此症用止声汤甚神。

麻黄(一钱) 天门冬(三钱) 桔梗(三钱) 甘草 茯苓(各二钱) 山豆根(八分) 射干 陈皮 半夏青黛(各一钱)水煎服。一剂愈。

人有痰气上冲于咽喉,气塞肺管作喘,而不能取息,其息不粗,而无抬肩之状者,此气虚而非气盛也,乃不足之症。不可作有余之火治之。人身之阴阳,原自相根,而阴阳中之水火,不可须臾离也。惟肾水太虚,而后肾火无制,始越出于肾宫,而关元之气不能挽回,直奔于肺而作喘矣。然而关元之气微,虽力不胜任,以挽回其将绝之元阳,而犹幸其一线之牵连也,则犹可救援于万一耳。方用定喘神奇丹∶

人参(二两) 牛膝(五钱) 麦冬(二两) 北五味(二钱) 熟地(二两) 山茱萸(四钱)

作汤煎服。一剂而喘少止,二剂而喘更轻,四剂而喘大定。

此方人参宜多用,不用至二两则不能下达于气海关元,以生气于无何有之乡。非用牛膝不能下行,且牛膝能平胃肾之虚火,又能直补其下元之气也。麦冬益肺金,非多用则自顾不暇,何能生汪洋之水,以救燎原之炎耶!人喘则气散,非五味子何以能收敛乎。用熟地以益肾中之水也,肾水大足,自不去泄肺金之气,然非多加则阴不能骤生,而火不可以遽制。又益之以山茱萸,以赞襄熟地之不逮,自能水火既济,而气易还元也。

此症亦可用参熟桃苏汤。

人参 熟地(各一两) 破故纸(五分) 茯神 麦冬(各五钱) 胡桃(一个) 生姜 苏子(各一钱)

山萸 巴戟天(各二钱)水煎服。

人有七情气郁,结滞痰涎,或如破絮,或如梅核,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痞满壅盛,上气喘急,此内伤外感兼而成之者也。此等之症最难治。欲治内伤而外邪不能出,欲治外感而内伤不能愈。然则终何以治之乎?吾治其肝胆,而内伤、外感俱皆愈也。盖肝胆乃阴阳之会,表里之间也,解其郁气而喘息可平矣。方用加味逍遥散治之。

白芍(五钱) 白术(三钱) 当归(三钱) 柴胡(一钱) 陈皮(五分)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苏叶(一钱) 半夏(一钱) 浓朴(一钱)水煎服。一剂而痰气清,再剂而痰气更清,四剂而喘急自愈。

病成于郁,治郁而诸症安得不速愈哉!此症用苏叶破结汤亦神。

白芍 茯苓(各五钱) 半夏(二钱) 苏叶(三钱) 甘草(一钱) 枳壳(五分)水煎服。一剂气通痰清矣,二剂全愈。

人有久嗽之后,忽然大喘不止,痰出如泉,身汗如油。此汗出亡阳,本是不救之病,而吾以为可救者,以久嗽伤肺而不伤肾也。夫喘症多是伤肾,久嗽之人未有不伤肾者,以肺金不能生肾水,而肾气自伤也。然而伤肺以致伤肾,与竟自伤肾者不同。盖伤肺者伤气也,伤肾者伤精也,故伤肺以致伤肾者,终伤气而非伤精。精有形而气无形,无形者补气可以生精,即补气可以定喘;有形者必补精以生气,又必补精以回喘也。所以伤肺者易为功,不比伤肾者难为力。方用生脉散∶

麦冬(一两) 人参(五钱) 北五味子(二钱)水煎服。一剂而喘定,再剂而汗止,三剂而痰少,更加天花粉二钱,白术五钱,当归三钱,白芍五钱 再服十剂全愈。

生脉散补气之圣药也。补其肺气,自生肾水矣。肾得水而火不上沸,则龙雷自安于肾脏,不必又去补肾也。以视伤肾动喘者,轻重不大相悬殊哉!此症用归气汤亦妙。

麦冬(三两) 北五味(三钱) 熟地(三两) 白术(二两)水煎服。一剂而汗止,十剂全愈。

(0)

相关推荐

  • 《辨证录》清代 陈士铎撰。

    <辨证录>,综合性医书,14卷,清代陈士铎撰.约成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内容包括内.外.妇等各科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7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并说 ...

  • 论失治于粗工(枉死)

    天师曰:失治者,不能知病之真假.症之虚实与阴阳寒热,而妄治之也.信口雌黄,全无见识.喜攻人之短,炫自己之长.不识药味之温和,动言可用:何知方法之大小,辄曰难投.视熟地.人参为冤家仇敌:珍黄柏.知母为亲 ...

  • 辨证录  阴痿门

    阴痿门(五则) 人有交感之时,忽然阴痿不举,百计引之,终不能鼓勇而战,人以为命门火衰,谁知是心气之不足乎.凡入房久战不衰,乃相火充其力也.阴痿不举,自是命门火衰,何谓是心气不足?不知君火一动,相火翕然 ...

  • 辨证录不寐门方剂五类

    一. ①上下两济汤∶ 人参15g(五钱) 熟地30g(一两) 白术15g(五钱)山茱萸9g(三钱) 肉桂3g(五分)黄连3g(五分) ②芡莲丹: 人参9g 茯苓9g 玄参9g 熟地9g 生地9g 莲子 ...

  • 《辨证录》目痛门(十四则)

    人有目痛如刺触,两角多眵,羞明畏日,两胞浮肿,泪湿不已,此肝木风火作祟,而脾胃之气,不能升腾故耳.人生后天,以脾胃为主,脾胃一受肝木之制,则土气遏抑,津液干涸,于是木无所养而干枯,风又袭之,则木更加燥 ...

  • 《辨证录》遍身骨痛门(四则)

    人有一身上下,由背而至腰膝两胫,无不作痛,饮食知味,然不能起床,即起床席,而痛不可耐,仍复睡卧,必须捶敲按摩,否则其痛走来走去,在骨节空隙之处作楚,而不可忍.人以为此症乃痛风也.然痛风之症,多感于风湿 ...

  • 《辨证录》健忘门(四则)

    健忘门(四则) 人有老年而健忘者,近事多不记忆,虽人述其前事,犹若茫然,此真健忘之极也.人以为心血之涸,谁知是肾水之竭乎?夫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似乎相克,其实相克而妙在相生,心必藉肾以相通,火必得水而 ...

  • 《辨证录》调经门(十四则)

    调经门(十四则) 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水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之水火旺乎.夫火旺则血热,水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非不足之症也.似不药有喜,但过于有余,则子宫大热,亦难受孕,恐有烁干男精之虑 ...

  • 《辨证录》肺痈门(四则)

    肺痈门(四则) 人有胸膈间作痛,咳嗽时更加痛极,手按痛处,尤增气急,人以为肺经生痈也,谁知是肺热生痈耳.夫肺为娇脏,药食之所不到者也,故治肺甚难.肺热害肺,既可成痈,将何法疗之?疗之法,似宜救火以泻肺 ...

  • 《辨证录》乳痈门(四则)

    人有乳上生肿,先痛后肿,寻常发热,变成疡痈.此症男妇皆有,而妇人居多. 盖妇人生子,儿食乳时后偶尔贪睡,儿以口气吹之,使乳内之气闭塞不通,遂至生痛.此时即以解散之药治之,随手而愈.倘因循失治,而乳痈之 ...

  • 《辨证录》痔漏门(四则)

    人有肛门内外四旁,忽然生长红瘰,先痒后疼,后成为痔,日久不愈,此症皆湿热所成也.而得之故,纵饮者为多.江南人常生此症,因地气之湿热,又加酒热之毒,所以结于肛门边不能遽化.夫肛门通于大肠,凡有湿热亦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