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之所及古代中医解剖学史料琐记
提前声明:
引文未注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敬请谅解。
如需期刊发表引用,请务必自行考证原文。
人体解剖知识是中医学形成重要基础。古代医家很早就重视和进行人体解剖,“解剖”二字既来自于中医传统著作《内经》。自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古代医学家开始绘制人体解剖图谱。历代医家未必不想洞明脏腑,但终因技术水平有限或时代背景限制,只能令古代医家望洋兴叹捉襟见肘。也正是由于生产力落后、封建礼教因素影响等历史条件,传统中医中有关人体解剖学知识未能形成独立专门学科,且近现代以来已经彻底远远落后于现代医学的水平,这是不得不面对的令人遗憾的客观事实。
时代发展至今天,如何解决中医藏象学说和现代解剖之间的尖锐矛盾,这是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者所面对的难题。回避或者否认并不是出路,重要的是要找到解决的办法。参考各资料对中医自古至清代相关记载进行简要摘记,以明中医解剖学的主要脉络,是为琐碎支离之浅记,故名之为目力所及之琐记,仅肇明事实点滴,以明理求是备参考,水平所限,难免讹误,请诸君批评并自行考证。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医解剖学
1、《内经》(成书年代待考,有争议,黄帝、战国、西汉,非一人一时所作)
“解剖”二字,源自《内经》。《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本篇提出了“解剖”的概念,这是解剖在中医经典中最早的出处。
《内经》中明确记载了人体肠胃的长短。《灵枢·肠胃》:“唇至齿,长九分,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二斗五升;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叠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三尺;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传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尺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更是对解剖所得人体生理状况有着明确的记载。“咽门……至胃,长一尺六寸”显然为食管的长度。“小肠,……长三丈三尺”“回肠……,长二丈一尺”“广肠,……长二尺八寸”合计为五丈八寸,食管长度与大小肠的长度之比为1:35,与现代医学的1:37非常接近。
《内经》中明确记载了肠胃大小及容积。《灵枢·肠胃》:“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肠;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
《内经》中对口腔的结构及发声器官有着准确的表述。《灵枢·忧恚无言》:“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壅垂者,音声之关也。颃颡者,分声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
《内经》对脏腑的位置有着比较准确的记载。《灵枢·九针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素问·刺禁论》:“膈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旁,中有志心。”心下膈上曰肓,膈肓之上,中有父母,肺主气为父,心主血为母。脊有三七二十一节,肾在下七节之旁。肾神曰志,五脏之灵皆名为神,神之所以任物,得名为心,故志心者,肾之神也。《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则指出了肾的位置。
2、《难经》(公元前五世纪?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
《难经·四十二难》通篇均为生理解剖记载,其中有:“肝重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主藏魂。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魄。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二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叠积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当脐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广二寸半,唇至齿,长九分。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二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喉咙重十二两,广二寸,长一尺二寸,九节。肛门重十二两,大八寸,径二寸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其中对心脏的形态结构及容量,对脾的重量及长宽比例(5:3),对肺分叶的描述,对肾脏成对的表述等等基本与现代吻合。对肝脏的描述不相符,但在《难经·四十一难》中有“肝独有两叶”的记载是与现代解剖相符合的。《难经》首次记载了“散膏”,为现代解剖的胰腺,表明脾与胰腺两个器官均属于中医脾系统的实质器官。《难经》记载了脏腑的重量,这是《内经》中所没有的。
《难经·四十四难》中提出:“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七冲门”是食物从进入人体到排出体外必须经过的通道,是消化道的七个冲要部位。其中,“贲门”“幽门”的记载与现代解剖学一致。
3、《华佗玄门内照图》(旧署华佗,实际为华佗门人所作,具体成书年代不详。)
是书共有图谱8幅:脏腑正面、反面、肺侧、心气、气海膈膜、脾胃包系、肠道膀胱、命门大小肠膀胱之系等图,画工精简,全书对藏象实体描绘及文字记载十分周至。
该书中大量引用《黄帝书》对五脏六腑的形态有明确的的记载,摘引其中五脏篇幅如下:
肺之形似人肩,二布叶,中有二千四空行列,以分布诸脏清浊之气,而为气管,乃相辅之官也,在喉咙气系之下。
心形如敷莲花,中有九孔。
脾形似马蹄,内包胃脘,象上形也。
肝有二布叶,一小叶,如木甲拆之象,各有支络,血脉于中,以宣发阳和之气,魄之宫也。
肾脏有二,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膂筋,其外有脂裹,里白外黑,主藏精,故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史学家司马迁(约公元前135-?)曾在《史记·扁鹊仑公列传》中指出:“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鳢洒,镵石桥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 看来俞跗是一个手术高明的解剖者,只是传记的神奇性让人难以置信。但是这份记载却是条理分明,层次清楚:先是割开皮肉,疏通经筋,按摩神经,接着拉开胸腹膜,提起大网膜,最后洗浣肠胃,漱涤五脏,使人怀疑作者在写作时加进了西汉时期的解剖知识。
此外,史载较早的解剖事件是新莽时期对王孙庆的解剖试验。《汉书·王莽传》:“翟义党王孙庆捕得,(王)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筳导其脉,知其终始,云可以治病。”王莽虽然命令太医、尚方与巧屠“以竹筳导其脉”,但此种研究方法手段必然无法达到欲“知其终始”的目的。
隋唐~宋元时期的中医解剖学
隋唐时期,虽然没有解剖学相关记载,但在诸家医书中对解剖的的表述也可窥见一斑。
《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撰于610年)为我国第一部论述各种疾病病因、病机和证候之专著。是书卷之三十六:“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内之。”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刊于846年前后)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是书集中论述了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书载:“凡肩甲骨出,相度如何整。用椅当圈住胁,仍以软衣被盛簟。使一人捉定,两人拔伸,却坠下手腕,又着曲着手腕绢片缚之。”该书首创肩关节脱臼的诊断和复位技术,完全符合生理解剖学要求。
《内境图》五代道士烟萝子绘制于公元944年以前。正、背内境之图纯为解剖示意图。正面图的咽喉部有两孔,表示食管与气管。肺画成四叶,形如倒垂的莲花,即《内经》所云的“华盖”。心脏在肺叶下,居身体正中。心下为胃,贲门在胃左,幽门在胃左下;肝在左上,其下为胆;脾在右上。下腹部为小肠、大肠、魄门、膀胱。背面图中肾的形状较准确。左为肾,右为命门,与后世解剖图一致。与现代解剖相比,图中最大的错误是旰在左,脾在古。其它脏器的形状、位置虽然显得粗疏,不够准确,但在大体上已与实体解剖粗相吻合。
《欧希范五脏图》完成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已佚。在沈括《梦溪笔谈》、叶梦得的《岩下放言》等书中,尚可见图的内容与始末。当时广西地方政府处死了欧希范等56名反叛者,令宜州推官吴简解剖死者的胸腹,经仔细观察鉴别后,由画工宋景描绘成图,名之为《欧希范五脏图》。当时,吴简还作了文字记录“喉中有窍三,一食、一水、一气,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肺之下,则有心、肝、胆、脾。胃之下,有小肠,小肠下有大肠。小肠皆莹洁无物,大肠则为滓秽,大肠之傍有膀胱。若心有大者,小者,方者,长者,斜者,直者,有窍者,无窍者,了无相类。唯希范之心,则红而石垂,如所绘焉。肝则有独片者,有二片者,有三片者。肾则有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脾则有在心之左。至若蒙干多病嗽,则肺且胆黑。欧诠少得目疾,肝有白点。……其中黄漫者,脂也。”这段记录与现代观察比较有部分错误,但肝、肾、脾、心、大网膜等内脏器官位置描述,基本上正确。特别可贵的是,图中有病理解剖的记载:如蒙干常咳嗽,肺是皱而黑的;欧希范少年时得过眼疾,肝上有白点。这是历史上一次规模较大的解剖活动。
《存真图》,又名《存真环中图》,见《郡斋读书后志》,已佚。崇宁年间(1002~1063)泗州处决犯人,郡守李夷行遣医生及画工解剖胸腹,察验脏腑,并一一绘制成图。杨介取此图参校古书,又取烟萝子所画,整理订正益以十二经图,撰成《存真环中图》(又名《存真图》)一卷。此图对人体胸、腹、脘内脏的前面与背面, 右侧胸、腹腔及其主要血管关系, 横膈膜及在其上穿过的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都有更为科学的材料。对后代医学影响很大,明代针灸学家高武的《针灸聚英》, 以及杨继洲《针灸大成》里都引用《存真图》内容。元代学者孙焕在1273 年重刊《玄门脉内照图》一书中,也保存了不少《存真图》中的珍贵资料。
《宋提刑洗冤集录》(成书于1247年)南宋提点刑狱宋慈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所撰。该书集宋朝以前法医学尸体检验之大成,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法医学专著,宋慈也因此被称为法医学鼻祖。《洗冤录》的内容相当丰富且系统,不仅仅包含解剖学,尚有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急救学以及临床各科的内容。
明清时期的中医解剖学
《针灸大成》,又名《针灸大全》(刊于1601年)明杨继洲撰。《针灸大成》卷六五脏六腑载:“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四垂如盖,附脊第三椎,中有二十四孔,行列,分布诸脏清浊之气,为五脏华盖云。心重十二两,七孔三毛,形如未敷莲花,居肺下鬲上,附脊第五椎。心包络,在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与横膜相粘而黄脂幔裹者,心也。外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包络也。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在心下、胃上,其治在膻中,直两乳间陷中者。中焦在胃中脘,当脐上四寸,其治在脐旁。下焦当膀胱上际,其治在脐下一寸。肝重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附脊第九椎。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包精汁三合。膈膜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周围着脊,以遮隔浊气,不使上熏心肺也。脾重二斤三两,广三寸,长五寸,掩乎太仓,附脊十一椎。胃重二斤一两,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左回迭积十六曲。小肠上口,即胃之下口,在脐上二寸;复下一寸水分穴,为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滓秽入大肠。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右回迭十六曲,当脐中心。大肠上口,即小肠下口也。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状如石卵,色黄紫,当胃下两旁,入脊膂,附脊十四椎,前与脐平。膀胱重九两二铢,广九寸,居肾下之前,大肠之侧,膀胱上际,即小肠下口,水液由是渗入焉。”并附有“脏腑之图”,如下:
《医贯》(公元1687年)明·赵献可(别号养葵)著。是书记载:“肺两叶白莹,虚如蜂窠,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吸一呼,无有穷也”。对肝胆解剖记载:“肝独有两叶”“膈膜之下有肝,……,肝短叶中有胆附焉,胆有汁藏而不泻”。对肾的记载是“肾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各有带两条”。对肾的位置、外形,外有脂肪囊包裹,肾皮质在外色深,肾髓质在里色浅,以及与血管、输尿管相接等描述,与现代肾的解剖认识基本相同。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该时期翻译了一些西方解剖学著作,如意大利传教士罗雅谷(1622来华)、龙华民(1597来华)和瑞士传教士邓玉函(1621来华)曾合译《人体图说》1卷,但只有邓玉函编译,毕拱辰整理出版的《泰西人体说概》2卷,刊行于世。清代康熙帝还命法国传教士白晋(1687来华)和巴多明(1698来华)用满文翻译了人体解剖学(只有抄本)。
清代王清任(1755~1831)曾先后在滦州、北京、奉天等地观察、解剖尸体多年,“方得的确”,重绘脏腑图形,改正前人之误,著《医林改错》(1830)一书。《医林改错》中共有25 幅图谱。王清任把古人画错的和他自己改正的,作了对照。纠正了古人认为肝有7 叶,肺下有24 行气孔和气管直入心脏的错误说法。发现了气管有2个分支和小支气管,同时还发现了许多过去医书上从来没有提到过的重要器官,如腹主动脉(王称其为总管或气管)、上腔静脉(荣管即血管)、颈总动脉(左右气管)、肾动脉、肠动脉、幽门括约肌(遮食)、总胆管(津管)、胰脏、十二指肠的入口(津门)等。此外,还发现了视神经,并指出视神经与脑的关系,从而叙述了对脑功能的看法。
到辛亥革命前,我国的10所医学院校中,外国人办的就有8所,他们沿习欧美建制,不受中国法律约束。1867年,博济医院进行了首例尸体解剖,由黄宽执刀剖验。此后,博济医学校又陆续对几例无亲友的死亡病人的尸体做过解剖,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解剖记载。1911年,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于民国元年颁布的“刑事诉讼律”第120条规定:“遇有横死人或疑为横死之尸体应速行检验”,第121条规定:“检验得发掘坟墓,解剖尸体,并实验其余必要部分”,这是我国法律首次规定准许解剖尸体,为法医解剖奠定了法律基础,也为中国的解剖学发展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