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病程反复,有一定致癌几率,目前医学水平无法根治

导语:克罗恩病患者病变肠段与邻近的正常肠段(称为跳跃区)有明显的界线,因此克罗恩病又名局限性肠炎。约35%克罗恩病变仅累及回肠(回肠炎);约45%克罗恩病病变累及回肠以及结肠(回结肠炎),常累及右半结肠。约20%仅累及结肠(肉芽肿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UC)不同,大多数不累及直肠。

一、克罗恩病最初黏膜病变为隐窝炎症和脓肿,若治疗不及时,其有一定可能会导致直肠癌

1、病理生理

克罗恩病最初黏膜病变为隐窝炎症和脓肿,然后发展为极小的局灶性口疮样溃疡。这些黏膜病变可向深部纵向和横向的溃疡发展,伴黏膜水肿,形成特征性的“鹅卵石”样外观。透壁性炎症的播散导致淋巴水肿、肠壁和肠系膜的增厚。肠系膜脂肪延伸到肠道浆膜层的表面。肠系膜淋巴结常常肿大。弥散的炎症可导致黏膜肌层肥厚、纤维化和狭窄,引起肠梗阻。

常见脓肿,瘘管可穿透肠壁进入邻近组织,包括其他的肠襻、膀胱或腰肌。瘘管也可延伸到前腹壁或胁部。与腹内疾病发作无关的肛瘘和脓肿发生在25〜33%的病例中;这些并发症往往是克罗恩病中最麻烦的问题。非干酪样肉芽肿可发生于淋巴结、腹膜、肝脏和肠壁的各层。尽管这种肉芽肿具特征性,但50%克罗恩病患者中,并不能检测出肉芽肿。即使存在肉芽肿,其也与临床病程无关。

2、分类

克罗恩病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其一为炎症型,也是最常见的类型,炎症轻重与病程年数相关。其二为狭窄或梗阻型,其三为穿孔或瘘管型。不同分型需予不同治疗方式,部分基因研究提示分型具分子基础。

3、并发症

(1)直肠癌

受累小肠肠段恶变危险性增高。鉴于相同的病程与病变范围,结肠型克罗恩病患者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罹患结直肠癌长期危险性相近。慢性吸收不良可致营养缺乏,特别是维生素D以及 B12。

(2)中毒性巨结肠

中毒性巨结肠是结肠型克罗恩病的少见并发症。它是肠梗阻的临床综合征,伴有结肠扩张的影像学证据;许多病例必须积极手术干预。

二、患者症状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诊断,但想要确诊克罗恩病,还应该进行全面检查

1、症状诊断

下列患者应怀疑克罗恩病:有炎性或梗阻性症状、虽无明显胃肠道症状,但有肛周瘘管或脓肿、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关节炎、 结节性红斑、发热、贫血或(见于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克罗恩病阳性家族史也可提示诊断。

类似体征和症状(如,腹痛、腹泻)也见于其他胃肠道疾病,尤其溃疡性结肠炎。20%克罗恩病患者,病变仅累及结肠,将其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可能存在问题。但由于治疗相近,鉴别诊断仅在考虑手术或试验性治疗时较为关键。

2、影像学检查

急腹症患者(无论是初发还是复发)均应摄正侧位腹部平片和腹部CT扫描。这些检查可了解有无梗阻、脓肿或瘘管,以及其他造成急腹症的病因(如阑尾炎)。超声检查对于病变位于下腹部和盆腔的妇科疾病更有意义。

若初发表现为亚急性,推荐上消化道及小肠造影,同时跟踪至末端回肠,优于传统CT扫描。然而,一些新的小肠CT或MR技术,通过摄入大量造影对比剂,能呈现出高分辨率CT或MR图像,因而成为多中心选用的检查方式。若影像学检查见特征性狭窄或瘘管,伴有肠襻分离,则具有诊断价值。

3、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排除贫血、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需完善肝功能检查,结肠受累为主患者,若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提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可能。白细胞增多和急性期反应物水平升高(如血沉、C-反应蛋白),虽然非特异,但可用于动态监测疾病活动程度。

为了检测营养缺乏,维生素D与 B12 水平应每1至2年检查。若疑似营养缺乏,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测,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叶酸和烟酸),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矿物(锌、硒和铜)含量检测。

三、克罗恩病难以治愈,患者病情轻重不同,治疗手段也不同

(一)治疗

1、​轻度至中度患者的治疗

包括那些能自由活动,耐受经口饮食,并且无中毒症状、压痛、肿块或梗阻体征的患者。5-ASA(美沙拉嗪)作为一线用药经常使用。颇得斯安适用于小肠疾病,以及Asacol HD适用于远端回肠和结肠疾病。但是,任何5-ASA药物对小肠克罗恩病疗效中等,很多专家不提倡用于小肠克罗恩病。部分医师将抗生素视为一线用药,或用于5-ASA治疗4周无反应患者;上述均为经验性用药。上述药物疗程为8~16周,治疗有效者需予维持治疗。

2、中度至重度病例的治疗

无瘘管或脓肿,但有严重腹痛、压痛、发热或呕吐,或按轻症疾病治疗无效者,口服或静脉予 糖皮质激素,往往可迅速缓解症状。相比口服布地奈德,口服强的松或强的松龙,作用更迅速、可靠,但前者副作用少,在多个中心,尤其欧洲,将其视为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未迅速起效者,或几周内不能减量者,不可续用当前疗法,需考虑更换其他药物。

抗代谢药 (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或甲氨蝶呤), 抗TNF制剂 (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或赛妥珠单抗),或联合用药,可作为二线用药,甚至作为一线用药。上述药物,通过监测药物及抗体浓度指导用药,可成功治疗绝大多数病例。若上述治疗方法无效,且无法行手术治疗者,可试用新型生物制剂 ,包括抗整合素(如,那他珠单抗及维多朱单抗)与抗IL-12/23抗体(如,优斯它单抗)。此外,其他生物制剂迅速崛起。

针对肠梗阻治疗,应先予鼻胃管减压及静脉补液。若无其他并发症,克罗恩病所致肠梗阻可在治疗后数日内缓解,因此无需要特定抗炎或肠外营养;但是,如果对上述治疗反应甚微,提示存在并发症或其他病因,需要即刻手术治疗。

3、伴有并发症患者的治疗

若患者出现中毒表现、高热、持续呕吐、反跳痛或压痛或者可触及肿块,应立即收治入院,予静脉补液和抗生素治疗。必须经皮或手术行脓肿引流。仅排除或控制感染后,静脉予糖皮质激素或生物制剂。若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5~7天后,仍无效,需行外科手术。

肛瘘可先予甲硝唑和环丙沙星治疗。若治疗3~4周无效,应予免疫调节剂(如,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可选用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以期获得更快的疗效。亦可单用抗TNF治疗 (英夫利昔单抗或阿达木单抗)。亦可选用环孢素或他克莫司,但停用后瘘管常会复发。

超声引导下放置纤维蛋白胶,或使用seton引流管(一段缝合材料暂时留在瘘管中以使其排出)有助复杂或顽固性肛瘘的患者。严重难治性肛瘘可能需临时结肠造口分流,但肠道再通后,瘘管往往复发;因此,分流仅作为根治术前准备、英夫利昔单抗或阿达木单抗的辅助治疗,而非主要治疗手段。

​(二)预后

已经确诊克罗恩病很少治愈,以间断加重和缓解为特征。部分严重病例腹痛频繁发作,症状扰人。然而,经恰当内外科治疗,大多数克罗恩病患者可正常生活。疾病相关死亡率很低。胃肠道癌症,包括结肠及小肠恶性肿瘤,是克罗恩病相关死亡率最主要原因。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克罗恩结肠炎活动期)亦可导致死亡。约10%患者因克罗恩病及其并发症致残。

结语:​克罗恩病又名局限性肠炎,个别情况,可见全小肠受累(空肠回肠炎)。尽管内镜常可发现胃窦病变,尤其在年轻患者中,但临床上胃、十二指肠、食管受累较为少见。在没有外科干预的情况下,初次诊断无小肠累及的病例,一般不会延伸至小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