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热点事件探究「网络现象学」的真谛:在新传试卷上撒丫子打滚一通得分!

📍

新传考研一把手

网络现象来加分

社会热点与舆论

通通全都揽怀中

  秃头研究所宣  
📍
昨天我喝了一杯咖啡。
和所有普通的充斥着乳酸和甘醇酸的咖啡豆分解毫无二致,在一阵腾腾的热气中用它厚重的质感将口腔包裹、缠绕,随之与柔软细腻的食道壁相互抚摸、流动。
咖啡、春日、午后、淡淡的薄荷乌龙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总结起了昨天下午的我所有的存在情愫。
当咖啡不再是普通的某种被观察的客体,它与人类生活的主观意向性和情境左右融合之时,对它的感受就是极为私人的体验——即使是每日同床共枕的夫妻都难以对某个对象产生完全相似的感受。
这就是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对生活的一场体验式的哲学研究。
所以我特别喜欢两天写花花写下的那段话:「你掉落在案前的头发,可能是某位诗人焚烧手稿后扬起在空中的灰烬;你困顿时流出的眼泪,可能是千年前融化的那座那座、俄罗斯和阿拉斯加的白令陆桥冰川上的一块冰棱」(🔗从窗户望出去,这个世界还很可爱 | 春日里的书单和酒单)。这种蒙太奇般的光景跳跃和变化就像是阳光透过教堂中的珐琅彩玻璃窗户所折射进来的斑斓景象一样变幻莫测又使人的感官得以深陷其中。
如此,有了这样的前缀铺垫,也能够更好地展开阐述一二关于秃头所的「社会现象学」理论。
实际上,所有在客观世界中由行动所引发的事件都能够成为新传所观照讨论的对象。如果说,现象学是用哲学思考生活的体验,那么新传,就是集社会科学之大成,站在社会现象之上洞察人类活动的本质逻辑。
正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性,让我们能够创造出一隅不同于以往的观察视角,用现象学的方法论捕获社会事件对于人类的自反性思考,并用来解决一个最根本的新传考研问题:
如何看待社会现象的变动。
📍
在这类考察方式中,真题往往会以一种直白显见的方式进行呈现,例如如何看待李子柒YouTube粉丝破千万(北京外国语大学)、刘亦菲的《花木兰》引起热议,结合传播学理论叙述我国应如何做好跨文化传播(中央民族大学)、分析「夸夸群」(上海师范大学)等等。
它会直接用近一年发生的某起事件为例,希望你能够运用相应的新传学科知识将其一点点拆解、分析,并给出符合逻辑的答案。
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意识」和「看法解释」来对这些题目内容加以处理——每一道简短或冗长的题目背后其实都是需要作答者阐发自己对于「现象」的「观点」,每一次上千字的答案就是在运用逻辑和业已学习的知识进行观点的编排。
这就是为什么在你备考的每一天里都会发现各大新传考研公众号上都是各式各样的对于社会现象分析的原因,也就是所谓的「追热点」。
而这其中,必须属「网络现象学」最为关键。
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事情想要引发讨论成为众所周知的热点,那就必须是被分解为一个个的光纤分子,并由此连接其各个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进入公共话语平台之中,形成统一的舆论氛围,激发更多公众的参与。因此,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要去说些社会热点,都一定会在社交媒体——微博、微信、豆瓣等——上有所体现。
这也是网络传播的价值。
从现象洞察本质,从现象寻找体验,从现象融合价值。就此,秃头所的「网络现象学」也有了扎实的概念根基和清晰的方法学习路径。


-
以往每周其实秃头所都会将发生过的热点事件做一些简单的总结分析,但是不知怎么,从今年开春以来竟渐渐开始被各种琐碎的工作占据了撰写「一周热点」的时间和精力。于是,权以这篇推送对最近发生的几件值得关注的内容加以梳理吧。
  福岛核电站污水排放  
这是互联网上一次典型且普遍的
有关国际事务的讨论
公共舆论的目光将去往何处才是关键
将超过125万吨的福岛核废水排向太平洋。听起来颇有点「人类即将自取灭亡」的感觉。
虽然通过日本方以及其他——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与日方交好——的国家媒体报道而言,将福岛的核废水以500至600倍的稀释方式在40年时间内排进太平洋中是符合排放标准的,甚至有媒体直接指出,这种排放的影响对于太平洋来说就像是在尼亚加拉瀑布旁解手一样渺小。
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或达亿吨的废水排放量前所未有的巨大,且很难判断这些单独来看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水是否会在数十年间在海洋生物中富集,造成相应的生物和环境污染,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导致人类生存问题。
因此,在这些问题之上,除了各国外交方发表的各类观点、主流媒体报道所阐述的相应内容之外,各国的公众也在借由Facebook、Twitter、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对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放的问题进行讨论。
和之前的H/K事件、西方亚裔歧视以及「黑人的命也是命」这类的国际社会关注焦点相同,社交媒体成为了处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公众作出政治讨论、提起抗争运动的关键场所。
抛去所有人都在说的新闻报道框架、环境传播以及国家形象建构和话语表达等等既有的主题,这里值得我们去关注一个属于底层逻辑的问题:
为什么社交媒体会成为任意一场公共舆论的重要信息入口和形成场所?在这其中,无论是多元的观点碰撞还是寡头化的言论引导和控制,如微博、推特这样的平台媒体都承担起了格外重要的空间搭建和话语集成的功能。那反过来想,为什么这种公共讨论不再集中于此前的bbs社区、贴吧或者是博客上呢?
原因很简单也很复杂。简单的点在于,这就是技术发展带来的结果,一句话就能概括;而复杂就复杂在如何把这种技术发展作出富有逻辑的阐述。
网络本身就像是一张蜘蛛网,而所有公众都变成了网状结构之上的节点,通过内容、关系、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相互的连接。比如你和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和嘀嘀打车之间的服务关系、和新浪微博上的各个博主所产生的内容获取关系,这就是我们现在去说这个赛博空间里最基础的人与人的互动逻辑。
很显然,这种互动必然带来的由至上而下的单向直线式的大众传播模式向节点和节点间的人际传播模式转变。再加上移动互联网赋予了个人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互的能力。因此,即时的、互动的、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便因网络基础基础的特征成为了当下最为主流的交流方式。
顺着这个逻辑再往下推一层,社交媒体正是完美演绎了何为「人际传播」、「关系建构」和「交流互动」三个特征为一体的信息化、社会化、平台化的媒体单位。
所以我们在这里,就解决掉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社交媒体。
另外,这次的核废水讨论看似与之前的诸多政治事件相同原因还在于,这些跨国的、使用不同语言的公众实际上都在扮演者关注公共政治的民主参与者角色,公共舆论的导向同样都是对于政府组织的不满,甚至抵制。
西北政法大学的张爱军教授借由「后政治」的概念用以解释当下社交媒体政治传播的核心问题:“社交媒体政治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与社会化,信息选择的碎片化与圈层化解构了现实政治宏大长远的元叙事话语,将公众的政治视点聚焦于微观现象”。
换句话讲,由于大量的话语权力借由网络迸发而出的庞大体量的传播资源而流入不同阶层、群体和属性的公众手中,一方面消解了传统由少数精英阶层所掌握的言说力量和地位,让政治传播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方式更加社会化,允许更为丰富的社会群体参与;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化的传播话语主体加上移动互联网技术所产生的碎片化的传播模式,也进一步使得政治传播的信息出现大量冗余和无效传播。
在本次福岛核废水排放事件上就尤为明显。由于碎片化传播促使公众对于信息的了解内容缺少深度而专注的阅读,往往是粗而泛地进行一些简单的事实信息吸收后就作出判断——这也是之前几次讨论到公众舆论问题时给大家提出的「边缘路径」和「常识性思维」。因此很容易出现罔顾事实或怀有偏见的讨论内容,例如阴谋化福岛核废水,大肆扩大化其影响,甚至是出现以讹传讹的谣言传播。
进一步说,当众人都在发表意见和观点,就很难将准确的事实从大量冗余信息中进行筛选,也就进一步导致公众的信息获取成本格外高昂。威尔伯·施拉姆曾经提出一个关于公众进行信息选择时的「或然率」公式,如果当公众信息获取的成本小于其获得的回报时,其就会更加偏向于作出接触行为;反之,则会导致公众的「信息倦怠」。
高额的信息筛选成本加上看似暂时与个人生活没有太大影响的政治信息导致了低回报率,由此产生第二个关键词:无效传播。
草草了事的公众在沃尔特·李普曼的眼里就是「幻影公众」,即使是已经坐在了公共事务表演的舞台之下观看,也只会昏昏欲睡地东倒西歪。而这类「昏睡」的状态会让公众变得极为「笨拙」和「迟钝」,就很有可能受到某些意识形态的引导,出现类似于「阴谋论」「标签化」和「污名化」的行为。
例如将日本与既往的战争恶性相互联系而产生更多愤怒和不满的情绪——这就属于从一件事实跳跃到另一事实的「政治讨论失焦」。
也就是近年来一直被讨论的「后真相政治」:真正拥有事实价值意义的信息不再被关注,福岛核废水排放的真相也没有人想要了解,而变成一场集体情绪的宣泄。
关于网络政治传播的讨论还有很多,我更倾向于与各位一同从网络媒介的形态聊起,去明白当下很多情况它最为基础的逻辑脉络如何,去探讨为什么这个现象它会诞生、会演变至此,去了解究竟何为思想的洞察力与想象力。
网络现象学的价值一方面在于我们能够能够看到沉浮与现象表面之上的「报道框架」「环境传播」,它们就像是每一个咖啡豆都会分解出的化学分子一样普遍;另一方面,要体察到的,就是这个现象对于每个人感受上的不同与其是如何与社会发展、技术变化相结合的——这是现象的真谛。
如果想要一起来聊聊,一起来领略秃头所的「网络现象学」的话,可以点击这里,与秃头所打开春日的网络传播想象:
🔗秃头所春日快乐班 | 如何从四月开始搭建当代新传学科的知识图谱?
  研究生坠亡案  
今年我必然将继续关注
网络中公众与私人的边界
该如何划分
很显然,在当下人类社会与互联网络嵌入建构的情况下,既有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认同标准已然无法承担起如何判断「公私界限」的重任。
这个问题在今年的几篇推送中我就已经反复提及并作出了一些相应的思考「我在想我要是死掉了会发生什么 |那些害怕感染新冠肺炎的人都在怕什么?」。为什么这里还要一再提及,原因就在于我已不觉得它是一个简单的「事件」,而变成一种必须、亟需谨慎关注的「现象问题」。
在这里我并不想去讨论最近发生的那起事件,我也说过,不愿意让这位校友变成任何一篇文章中的宾格化人称。所以,让我们尽可能地把目光聚焦在「高校为何不愿意公开回应这类事件」上。
这个问题的来源是今天看到曹林先生的公众号上作出的一些讨论,其中「校园自杀悲剧是公共事务吗」这个话题促使我对此类事件有了更多的思考。
公众希望能够更清晰、明确地知道「自杀者为何选择死亡」,不可置否有一部分是抱有对高校人才管理制度的怀疑和渴求进行相应的改革而作出的诉求,但从更广泛的公共讨论而言:猎奇、流量、新鲜和窥私欲更有可能成为主流的欲求。
在这篇文章中「热搜之下,大学仍以缄默面对死亡?死亡悲剧是否公共事务?」,评论员何建民认为,自杀在法律上并不具有所谓的「公共性」,也就是不涉及公共利害关系,也就不具有从规则意义上来说的公开公布的必要。同时,若被放置于众人视野之下,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对于家属的二次伤害和纠缠,甚至泄露逝者的私人信息。
关键就在这里:网络终将逼促着一些事件在进入公共讨论的决定中不再具有自主选择权,由此延伸出像是「逝者已去但关于他/她的讨论却刚刚开始」的情况,而这个时候,逝者已然无法对其行为、态度和心理状态等等只有私人才能获得的信息作出解释,也就在死亡中丧失了对自己生命、人格尊严的辩护权利。
1973年,行为艺术家玛丽娜在六个小时之内允许观众任意挑选玫瑰、剪刀、匕首等工具对她作出任何举动,她将属于个人的生命控制全权赋予他人。
这场行为艺术完美反映了当下公共舆论与死亡之间的关系:逝者将在网络围观中完全地、赤裸裸地将自主权拱手让人。
所以,如果摒除掉那些属于学校内部的官僚主义作风和「重生轻死」的思维作祟。仅仅从这个方面而言,我更愿意,学校让消息就此停留在小范围的传播中。
毕竟在这里,多的是祭奠的鲜花和眼泪,而非揣测、猜疑和误解。
我坚持倡议,人类应该在互联网的时代中,获得一次完全的、绝对的、安安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的权利。
这也就意味着,公私界限,需尽可能作出划分。
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们不得不在这个时代下作出探索和努力。人类的网络伦理必须扩展其边界、重塑其自身价值。

- 晚 安 -
🥂

🍃

🎮

🥬
🧸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