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许 | 谈《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作者简介
朱长许,男,1962年生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际生涯学会颁证的生涯规划师,教育部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其论文分别在武大、山东社科院、湖南师大、武汉科技大学、中国实学研究会等高峰论坛宣读。
有作品《千古知音》《呦呦鹿鸣》《中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已出版,《易经新论》《踏歌而行》《红尘》待出版,另有多篇散文、诗歌、文学评论、小说、剧本等发表于省级及国家级刊物。最欣赏的人格是:像儒家那样勇于任事,像道家那样淡泊功名,像佛家那样悲悯众生。
谈《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已经成为“全民情歌”。截止2020年11月5日13时50分,她的抖音热点点击率达5.5亿,全民K歌热门搜索疯窜至第五名,QQ音乐上,过去24小时的收听人数,达到了一百万的收听量。2021年的春晚舞台,王琪独唱4分多钟,更是把这首歌和王琪推向巅峰。就像网友所说的,它火到没有朋友啦!
这首歌为什么这么火?笔者认为,这是由“她的双重叙事结构”决定的!
据说歌曲有原型故事。某一年的夏季,一个刚刚失去丈夫的四川养蜂女,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几十箱蜜蜂,来到了可可托海的牧场。初来乍到的她,受到了其他蜂农的排挤,她的孩子也常常被欺负。一个年轻的哈萨克牧羊人,在关键的时候,保护了她们母子三人,也温暖了一颗孤苦的女人心。
等到秋季花落的时候,爱情花开。尽管女人比他大,民族信仰也不同,可是牧羊人愿做孩子们的父亲,做养蜂女永远的爱人。一切似乎都很美好。
但是,生活中常常充满但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养蜂女带着孩子,牵着骆驼,驮着蜂箱,悄悄离开可可托海。那个伤心欲绝的哈萨克汉子,还在可可托海痴情地等候。多番辗转打听,牧羊人才知道养蜂女嫁到了伊犁。牧羊人不死心,还在苦苦等待。
喜剧的东西可能给人大脑的震撼,悲剧的东西总是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王琪满纸伤心言,一把辛酸泪,把这个悲情故事演绎到极致:
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
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
你的驼铃声仿佛
还在我耳边响起
告诉我你曾来过这里
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
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
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
可你不辞而别
还断绝了所有的消息
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
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为那里
有美丽的那拉提
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
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
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
可你不辞而别还断绝了
所有的消息
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
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
是不是因为那里
有美丽的那拉提
还是那里的杏花
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
毡房外又有驼铃声声响起
我知道那一定不是你
再没人能唱出
像你那样动人的歌曲
再没有一个美丽的姑娘
让我难忘记
凄美的爱情故事是这首歌的第一重叙事结构。也有人说,牧羊人和养蜂女的故事不是真实的。我们不在这里纠结。我们要说的是,好的歌具有叙事性,它具备击中我们心灵的某个情节、某个场景、某个人物片段、某种情感经历,但它通常不是那么凿实,它应有空灵的一面,这样引起绝大多数人共鸣的机会更多些。
这首歌是王琪首先唱,不太火;然后亚男唱,也没有火,然后一个叫洋仔的在夜宵摊上唱,吃宵夜的人纷纷流泪,然后这首歌大火了。这是这首歌的第二重叙事结构,流落民间的艺术家最容易引起人民的同情,十元一首的廉价歌唱与绝美的歌声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让人凄然泣下,庙堂之声脱离民众,有水井处即能歌柳词,再加上2020年年初这个特殊的时段,人们在家里蹲得太久了,情感受到了压抑,需要一个载体寄托自己的痛苦和忧伤,“可可托海”横空出世,就是必然的了!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诚哉斯言!二重叙事结构击不中你,算你狠!
向上滑动阅览
你“在看”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