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0级4班甲骨文金文临摹结课展
甲骨文
LINMO
临摹
金文
2020级4班结课展
指导老师:丁成东
老师简介
Introduction
老师介绍
丁成东
丁成东,号瘦竹。早年赴日本留学,获书道学博士学位。2016年回国,现为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篆书研究所副所长、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兼任研究员。主要从事书法、篆刻、中日书法交流史的教学研究以及书画文物的保存修复工作。
先后参与“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項目《中日古代书法交流史》《中日现代书法交流史》”、“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日书法交流史》”、“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苏轼书迹汇考》”等。
日文译著孙晓云《书法有法》。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评讲现场
作
品展示
曹梦彩
《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也是比较成熟的文字。而上古文字的点横撇捺、疏密结构,初具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要旨,孕育着书法艺术的美,很值得欣赏与品味。经历了三个多星期的甲骨文学习,我在丁老师的指导下,对甲骨有了更多的了解,他的结字,他有着书契文字的韵味。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就对其书法体现非常赞赏:'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写甲骨文时,不仅要写出他的刀刻感,更要有书写性,全篇中锋行笔,力量感十足,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温故而知新,继续探索甲骨的魅力。
作
品展示
常恒心
我生来做过很多错事,如今大多都记不得了。最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没有重视丁老师的网课。这让我痛苦了很久,也使我对金文的理解远不如别人。我痛定思痛,决定改变这一切,于是我奋起直追,加大对金文的临摹量,认真听丁老师的课,也向其他优秀的同学汲取经验......。 努力过后我不敢奢求多大回报,但是我切身体会到了金文的精妙绝伦,篆法的奥妙无穷。我要感谢丁老师不计前嫌,宽宏大量,认真帮我指点方向。这字里有我悔恨的泪水,也有我努力的汗水,这里不是终点,只是一个开始。
作
品展示
陈欣宇
这段时间跟随丁成东老师学习甲骨文金文临摹课程,我感受到了甲骨文线条的爽利和金文结字的活泼。金文当中我尤其喜欢毛公鼎,其文字能处置得井然有序,和谐统一,且生动多姿,实是难能可贵。毛公鼎字形修长,线条偏圆,运笔过程中应把握好较强的节奏感。
作
品展示
杜孟徽
四周的金文甲骨文临摹课程转瞬即逝,本次学习也是我首次接触到这些古老文字,我选择了史墙盘作为学习的对象。其与小篆的线条结构都有大不同,在文字的识别和书写正确性方面更是一大挑战。丁老师在课堂上从汉字演变的角度对文字的构造进行了深度的讲解,不失趣味的让我们牢记了文字的构成和来源。另外金文甲骨文蕴含了更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书写时线条要求更多的厚重饱满、苍劲老辣。结构上的交叉关系、块面对比也将古人的智慧表现的淋漓尽致。深入了解之后才更加体会到了这些古老文字的趣味,此次学习也对我的线条锻炼期待了很好的效果,我也会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更多进行金文甲骨文临习与研究。有幸得丁老师教导不胜感激!
作
品展示
江宇晗
在金文的学习中,我明白了金石气和象形味的重要性,也对用墨的干湿浓淡有了新的理解。想要深入金文,仅仅靠笔的描画是远远不够的,追溯古文字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今人只能于所留片甲窥探到先人造字的智慧。金文的学习不仅提高我们的书写技法,更激起我们对汉字象形演变的兴趣和思考,是我们与古人对话的一条纽带。
作
品展示
李对对
书法是一种无象之象、无物之物,非概念所能涵括,非思维所能穷尽,非排列所能重复,一如孙过庭《书谱》所说的“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需要一种灵性。书法和自然界中一切形态契合的实现,既是书家主体心灵活动的表现,也是对自身感觉的认定和把握。金文中的点画痕迹可以描摹生命的神韵,读之令人神往。心中之想,尽在笔下矣;由实而意,方能尽意。正如古人所言:“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作
品展示
李璐希
甲骨文金文临摹这个课程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之前在高考集训的时候从来没有学习过的,全新的课程。随着课程的进行,让我意识到甲骨文金文临摹相较于之前所学习的课程之中最特殊之处在于,需要一定的文字学基础来辨认临习出的字是否正确。因为金文是熔铸于青铜器之上的文字,在当时熔铸的时候或者在后期保存、锈蚀等诸多情况之下会造成笔画的模糊、残缺,从而需要我们在临习的时候去读懂释文并且在字形模糊时利用字典等工具进行查证。在前几节课刚刚临摹金文的时候丁老师一直在根据我们的作业一个一个的纠正我们不正确的写法以及为我们讲述这个字的造字依据、后期的发展以及与其相似的字,让我感到受益匪浅。我所临习的《毛公鼎》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在这次的学习中让我进一步的体会到了《毛公鼎》线条的苍茫遒劲,以及在笔画连接处可以运笔稍慢形成的涨墨来变现笔画之间的焊接感。
作
品展示
李默涵
与甲骨文和小篆相比,金文在形式和气质上都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商代的金文书法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字数不多,字体瘦长,笔道遒劲雄美,行气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情势凝重,各有风韵。《史墙盘》铭文字体为当时标准字体,字形整齐划一,均匀疏朗,笔画横竖转折自如,粗细一致,笔势流畅。我认为强盘对于毛公鼎来说,更注重学实性,在临习的过程中在细节方面应更加重视。
作
品展示
李幸妍
甲骨文金文,字形难辨,但追本溯源,每一个古文字背后都有专属于它的意义。课堂上老师对范本中每个字进行逐一拆解和举例类比分析,古文字于我而言开始变得不那么陌生,点成线-线成面-面成体,我眼里的文字由静到动。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无有所得。在众多金文中,《散氏盘》形态自然,变化莫测,字间呼应,随势生发,字形开张,妙趣横生。有规整之中见其错落摇曳之趣,给人以欹正相生、自由活泼的艺术美感。因此我选取了此范本作为我学习金文主要临摹对象,在字体的朴茂厚重中感受线条的涩势,在字形和字义的不断对照中,对古文字的也理解大大加深。
甲骨金文临摹课程虽告一段落,但是对于古文字的学习,我们还要一直在路上。
作
品展示
刘海若
金文与甲骨文的学习最初是通过网课进行的,这种书体对于我来说难度较大,从前是基本没有接触过。由于年代久远,碑帖模糊,连最基本的字形也抓不住,通常是错字满篇。但丁成东老师非常负责认真,每一个同学的错误,他都能及时指出,并且给予示范。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以至于后来,基本可以交出较为满意的作品。
我渐渐地对金文与甲骨充满了兴趣,他的率真自然极具魅力,由于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作
品展示
刘泽宇·
篆书是汉字的母体,隶、楷、行、草都由篆书演变而成。金文属于大篆的一种,产生于殷商时期,是刻或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在古代,因“铜”被称为“金”,故名“金文”。古代铜器分为礼器和乐器,礼器的代表为鼎,乐器的代表为钟,所以又被称为“钟鼎文”。
开学初,我选择了“金文四国宝”中圆浑古朴,富有变化的《毛公鼎》作为临摹学习的对象。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字迹草率字形扁平,体势欹侧,显得奇古生动,已开“草篆”之端。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烈,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学习中,字帖中出现了很多浇铸不清楚的字,丁老师在线上线下都尽职尽责的为我们一遍一遍的讲解,让我们受益颇深。用分解的方法让我们快速识记金文字形。
作
品展示
毛雅琳
在丁成东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甲骨文金文的临摹课程,我选择了临习《散氏盘》这一著名作品。因为西周中晚期“大篆”的风格形式日趋成熟,青铜器铭文逐渐形成纵有列横有行的整齐化、秩序化特点,字形开始纵向拉长,线条中“等粗、等曲、等长、等距”等规范化特征已经具备,《散氏盘》却是一件“特立独行”的作品,著名书法家胡小石评说:“篆体至周而大备,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结字并取纵势,其尚横者唯《散氏盘》而已。”《散氏盘》独取“横势”的结体,必然在点画、结字、章法布局等形式上创造出独特的特征,表现出淳朴古拙、率意自然,同时又豪迈雄劲的风格。虽然现阶段基本掌握了字型,但在用笔上把握还不是很到位,需要继续加强练习。
作
品展示
蒲烨
熔金铸铭文,惊天泣鬼神。每临多感念,常怀敬畏心。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临习,我发现我真真正正的喜欢金文这种字体,与上期所学小篆不同的是,金文线条多变化,更加的古拙,并且金文的字形多有趣味性,从金文中我更加感受到了古文字的魅力,今后我会以墙盘为主,继续努力,此次结课作业多有不足,今后我必更加努力。
作
品展示
孙伟业
金文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末期,下至秦灭六国。距今已十分遥远,对于这么古老的文字,我只能怀以无比虔诚的心去学习,从中感受出古人在精制时的想法。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在丁老师的讲解之下,对甲骨文和金文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经过不断的临习,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改正。以后的时间里,还需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甲骨文及金文。
作
品展示
余鹏
金文称“吉金文”,又叫“钟鼎文”或“钟鼎款识',是商周先秦时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因它的载体物质而得名,为青铜时代的主体文字。金文的字形变化多样,有的繁缛,有的简洁;字体风格众多,有的圆转流畅,有的峻厉挺削。以前对甲骨文及金文略知一二,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在丁老师的讲解之下,对甲骨文和金文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经过不断的临习,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改正。以后的时间里,还需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甲骨文及金文。
作
品展示
袁睿洋
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侵华,时局动乱,文脉凋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对中华文明而言,无疑是一场大灾难,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有可能就此消亡吗?
也许,华夏先人曾问卜天地,探询凶吉,预知他们的后代会面临万劫不复的危难!于是他们将甲骨深埋千年,在十九世纪最后一个深秋,华夏先人掷出自己当年的问卜甲骨,厉声训斥后代:为何垂头丧气?一时间,中华文化的诸般美丽、千般荒凉哗啦啦流泻在后代面前,一块块刻有古老符号的龙骨,化为一张张坚实的古盾,为中华文明挡下了西方的坚船利炮……
听老师授课时,我时常想起这段历史,同一时期被发现的还有敦煌壁画,中华文化的两大美丽同时在一场大灾难中现世,这是巧合,还是冥冥中的安排?中华文脉气数未尽,在灾难中又迸发出新的生命,在这个民族将死之际重新支撑起巍巍身躯,告诉那些傲慢的西方列强,何谓千年底蕴。
诗曰:
惊涛侵古岸,昆山碎玉沉
国破家何在,仰天问鬼神
殷墟藏深蕴,熠熠甲骨文
溯源灵风雨,蓍龟化古盾
作
品展示
张怡萱
在四周的金文学习时间中,最大的难题是对金文的不熟悉导致我们时常会有错字出现。丁老师会为我们不厌其烦的分析字的正确写法,含义等,避免我们之后再写错字。为了让我们能够提高线条质量,丁老师让我们尽量站起来或抬起手腕练字,增加控笔力。我所临摹的毛公鼎线条浑厚圆润,质朴高拙,结体方长,充满庙堂之气,激发了我对金文的极大兴趣。感谢这段宝贵的学习经历,让我对文字的演变认识更加深刻。
作
品展示
张亦弛
甲骨文是中华八千年文明史的组成部分,是中华道统的文之一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在甲骨文金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主要选择了甲骨文的临习,丁成东老师采用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我们对甲骨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很多关于甲骨文的知识和书写甲骨文的技法。在未来的书法学习中,我会更加积极的思考与练习,努力提升自我!
作
品展示
张译丹
散氏盘铭文的最大审美特征在于一个“拙”字,线条的厚实与短锋形态,表现出一种斑驳陆离、浑然天成的美。散氏盘铭文的字形构架并非是固定不变、呆板生硬的。它的活气跃然纸上,自然浑成。作为初学者,能够快速在宣纸上表现出散氏盘的“拙“与“美”,并不简单。在丁成东老师的教授下,我认识到学习金文首先要注意它的字法结构,在掌握古文字的发展脉络后,再去深刻研究以及书写出它的“拙”。三周的课程,让我逐渐认识到书写金文,不能按照程式化的思想去书写它的线条,而是应该不断丰富它的线条,来表达出散氏盘的形与神。三周课程,还不足以让我精细了解到金文的美,我会继续临摹,以及创作,丰富自己的学书之路。
作
品展示
王珑融
甲骨金文临摹课是大一下学期开学来的第一门课程。十分感激丁老师在网课及现场授课的细心指导和纠正,这让我对文字学才有了一个基础的认识。
也正是因为这门课程,一切都有了好的开端。
刚开始我选择了甲骨文作为临摹对象,寻思着将其写大并加入小篆的一些元素在其中,但其实不然,在老师的指正下我才知晓,甲骨文更宜写得灵动轻快,温润细腻。而后我将重心放在了金文史墙盘的临摹上,才发现这其中,对我来说比线条和结构更为重要的是结字。临摹中我不断认识并积累了一些字的写法,这让我对大篆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还掌握了大篆不同于小篆的行笔,在书写过程中大胆的加入了一些墨色的变化,这使我对篆书也有了新的理解。
在今后的练习过程中我还需多下功夫,熟记篆法,希望能为此后的金文创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院团委青年传媒中心
指导老师|丁成东
图片 文案|2020级4班
排版|孙伟业·
校对|2020级4班
审稿|张珂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