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家陵园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太监王承恩可能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死后竟然能够和皇帝一起被隆重安葬,而且后来还接连有两位皇帝亲自为他树碑立传。
作为一名忠实的仆人和助手,他只是在1644年4月25日(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这天,尽了自己最大的本分而已。
这一天拂晓,司礼监秉笔太监陪伴着大明最后一任皇帝崇祯跌跌撞撞爬上北京煤山。此时的山下,杀声震天,火光四起,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前一天已攻破了广宁门,现在整个北京城已经被农民军掌控了。
绝望至极的崇祯帝已经完全处于疯癫状态,披头散发、神情恍惚地连呼“诸臣误我”,无比悲愤地写下绝笔血书后上吊自杀,统治了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灭亡。
原本有机会苟且偷生的太监王承恩,失声恸哭。他以头撞地,血流如注,对着帝王遗体三拜九叩之后,眼中噙满悲愤苍凉的两行热泪,义无反顾地吊死在老槐树旁边的海棠树上……
一、苦命太监的愚忠
史料中关于太监王承恩出身的记载很少,只能大致推测他是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村人。
据说王承恩出身相当贫苦,他的母亲被恶霸糟蹋致死,迫于生计,他自小净身当了太监。
在崇祯帝出生之前,隶属东厂太监曹化淳名下的王承恩,被东厂派去信王府做内应,准备日后监视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所以他看着崇祯出生,陪伴他长大,久而久之,他们之间早已产生了日积月累的感情。
两人虽地位上有着天地般悬殊的差异,一个是主子一个是奴才,但二人的身世却有相似之处。
崇祯皇帝的曾祖母与祖母都是宫中婢女,自己的母亲刘氏也是王宫里地位低下的婢女,他是父亲朱常洛一次醉酒后跟家中低级婢女刘氏“不小心”生下的。
崇祯五岁那年,刘氏在朱常洛的一次歇斯底里的大发作中,不明原因的死亡。史书记载:
“失光宗意,被遣,薨。——《明史》”
这话说得很冠冕堂皇。而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朱常洛暴怒之下,将刘氏逼上了绝路自尽,甚至可能是朱常洛亲自或让下人动手将刘氏活活打死了。
王承恩虽奉命作为卧底来此监视,但他看崇祯一个孩子生于深宫中孤苦无依难免会想到当年的自己,尚年幼便父母双亡被送入宫中做了太监。
正是这种同病相怜的经历和感受,让王承恩一路陪着朱由检从信王到崇祯,几乎是无条件地信任和支持着崇祯。有两件事最能说明王承恩的忠诚。
天启七年(1627)八月,崇祯的哥哥天启帝朱由校病逝,临终前下诏让十六岁的崇祯继承皇位。当时朝政把持在九千岁魏忠贤手里,宫里宫外都是“阉党”的人。
崇祯战战兢兢地进宫后,害怕被魏忠贤谋害,不敢吃宫中任何的东西。王承恩偷偷将干粮藏在袖子里,一直守护在崇祯身边,陪伴他度过了登基前最危险的一夜。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统领的几十万大军围攻京城,守城的将领和太监都跑光了。
临时被崇祯任命为提督京营的王承恩,不顾生死,不管自己能不能抵挡城下千军万马,义无反顾地爬上城头“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
二、末日帝王的挣扎
只是,时不由人,大明的灭亡已是无可挽回,任凭王承恩的一腔孤勇也无济于事。
况且,生死存亡的时刻,整个大明王朝,能够为皇帝分忧的,竟然只有这一位年迈的太监,这真是一幕无比悲哀却又心酸讽刺的景象。
与王承恩肝脑涂地地忠诚针锋相对的是,其他朝臣将领以及皇亲国戚们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变节反水:
内阁首辅大学士魏藻德五体投地跪迎李自成进入皇宫,李自成听说大学士范景文阖家殉国,于是就轻蔑地问魏藻德为什么不殉节,魏藻德却无耻地回答说:“方求效用,那敢死?”
兵部尚书张缙彦在大顺军围攻北京的时候,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入京。后来李自成被清军打败,张缙彦又逃到了南京加入南明朝廷中,并谎称自己一直在北方召集义军,搞不清事情来龙去脉的南明朝廷甚至册封张缙彦总督河北、山西、河南三省军务,成了南明的封疆大吏。
少詹事项煜甚至这样说道:“大丈夫名节既不全,当立盖世功名如管仲、魏征可也。”把自己的变节行径跟一代名相管仲、魏征去做对比。
考功司郎中刘廷在见到李自成的丞相牛金星时,请求对方录用。牛金星说道:“公老矣,须白了。”刘廷急忙说道:“太师用我则须自然变黑,某未老也。”牛金星被这马屁拍得挺舒服,于是勉强将其录用了。
明末史学家谈迁在他的著作《国榷》中用八个字形容当时的情景是:“衣冠介胄,叛降如云”。
用一句话形容北京城破前,崇祯皇帝的处境就是:众叛亲离,孤立无援。当偌大的皇宫只剩下白发苍苍的老太监王承恩陪在自己身边时,崇祯彻底崩溃了。
他抱着必死的决心,像疯了一样回到皇宫,开始挥剑砍杀妻女。他怕,农民攻破皇宫后,自己的妻女会惨遭蹂躏,不堪屈辱,他想在死后保留最后一丝尊严。
崇祯哭着对周皇后说:“大事去矣!”周皇后跪下磕头:“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
直到这时才敢哭着说崇祯独断暴躁,从不听劝告,但已经悔之晚矣。在三个儿子被太监偷偷送出宫后,周皇后上吊自杀。
确认周皇后死后崇祯又逼迫袁贵妃自杀,没想到袁贵妃太胖,上吊带子竟然被压断,崇祯看到后疯狂地将其砍伤。其他多名妃嫔也被砍得死得死,伤得伤,宫中一片哀号。
当时崇祯在世的女儿仅剩十六岁的长平公主和未成年的昭仁公主。当时崇祯挥剑砍杀两位女儿时,小女儿当场死亡。
长平公主苦苦哀求,崇祯哭着说:“汝何故生我家?”然后挥剑砍断了长平公主的左臂。昏死过去的长平逃过一劫,这便是金庸武侠巨著《鹿鼎记》中“独臂神尼”的由来。
已经完全疯癫狂乱的崇祯,制造完这一幕惨绝人寰的人伦悲剧后,在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下,跌跌撞撞爬上了煤山。
三、清朝统治的需要
在煤山上,崇祯皇帝看着山下的一片狼烟,内心悲痛绝望。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了皇帝的威严,在奔跑过程中,他的一只鞋子也不知所踪。
崇祯咬破食指,在衣襟上写下血书: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明史·庄烈帝纪》
我才德微薄,身体孱弱,触怒了上苍,上天惩罚于我。但这都是诸位大臣害了我。我死后无颜面对祖宗,我自己卸去皇冠,用我的头发盖住我的脸面。任凭贼人把我五马分尸,只愿不要伤及无辜百姓!
写完遗书,崇祯在一颗歪脖子老槐树上自缢。王承恩随后也在旁边的海棠树上上吊身亡。
第二天中午,闯王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紫禁城皇宫内苑,下令全城搜查崇祯踪迹,并宣告“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
三天后,有人在煤山上发现崇祯皇帝,此时,崇祯皇帝还在树上吊着,右脚上穿着一只红鞋,左脚光着。
大顺军将崇祯皇帝与周皇后的尸棺移出宫禁,在东华门示众。四月四日李自成才命令明朝遗民将崇祯帝和周皇后的灵柩用牛车运到昌平,于十三陵中和田贵妃合葬。
清朝入主中原后,顺治皇帝亲自下旨为王承恩树碑立传,并亲自撰写了碑首的“御制旌忠”四字,并将他葬在崇祯帝思陵门外。
康熙继位后,又专门在在思陵附近为王承恩树碑立传,而他的事迹也被写入了《明史》。
王承恩生前的住宅,也被改建成了“理郡王府”,用以纪念他的忠君不二,为国捐躯的义举。
于是,王承恩成为了明十三陵中被隆重安葬的唯一的太监。
与清廷遥相呼应的是,在南京负隅顽抗的明朝残余力量——南明弘光朝廷,也赐了王承恩“忠憨”的谥号,但这一举动,相对于清朝的大张旗鼓宣扬,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清朝之所以高调地把王承恩葬入皇陵,还不遗余力的宣传,其实是有着深远的目的的。
一方面,他们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主张杀进中原,虽然已经问鼎天下,但政权刚刚建立迫民心未稳,而且南方的弘光政权还在让前朝遗民始终抱有希望。
这个时刻,清廷迫切需要有力证明,告诉天下,他们不是来推翻明朝的,他们是帮助明朝皇帝来消灭李自成的。
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种树立典型的效应,宣扬王承恩这种忠孝精神,让官员和子民都清清楚楚地看到,忠心耿耿就能受到嘉奖,所以大清国效忠是最好的出路。
王承恩被清朝皇帝们刻意抬高,也说明了清廷对统治中原一直有存在于骨子里的这种“文化自卑”。
也基于此,导致清朝成了历史上“文字狱”最为泛滥的时代,无数典籍都遭受到人为的篡改的损毁,明朝史籍尤为严重。
这也是为什么关于崇祯,关于李自成,关于王承恩,或者更多的明朝末年的人物事迹,都已经佚散,我们只能从一些亦真亦假片段中,拼凑出来一个大概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