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桥乡:金泽古镇

过芦墟,沿318国道东去不远,有个在宋初便已建镇了的古镇——金泽。传说是“穑人获石如金”,因而曾名“金石”。其地与芦墟一样,也是“水乡泽国”;盛产鱼米,安享所获,自给有足,余则商兴,自然是富饶之地,故名“金泽”。

金泽桥多,现存的还有十来座古桥,最早的是始建于宋代咸淳三年的普济桥。水乡桥多,本来并不奇怪。然金泽有“江南第一桥乡”之誉,自然得有点过人之处。窃以为,这过人之处,就在早先金泽不但桥多,而且有所谓的“庙庙有桥,桥桥有庙”。不过遗憾的是现在只有放生桥头还有一座,名字蛮有趣,“总管庙”。呵呵,全权代表,“总管”了。

我不是专程到金泽去的,也不是最近去的。是第一次“星海之友”在岑卜村圈聚后的那个春天,打道归府的途中“拾到的外快”。回来后,有记录“快活得一塌糊涂”的博文,场景都是岑卜村的;也写过一阙短词是关于金泽的,但配图也大多数是有“人人头”的,因此压了好多片片在。既拙博有个“古镇古村”的栏目,觉得不妨也让这些图片“物归其所”,晒出来为安。也略有点与前一篇的“斜塘老街”相呼应的意思。

距今两年多了,记忆已不是很清晰了。奈何?于是就少写些文字。文后贴出来的图中关于桥的介绍,有的是拍到的桥头的文保碑上的简介,未拍到的就从网上搜而得之(谢谢原作者)。金泽是属于上海青浦区的,但西与苏州的吴江接壤,南与浙江的嘉善毗邻。来几句不入律的七言,权作是我游金泽古镇后的“一言而蔽之”:

 

街有两截越南北,桥横八九跨东西。

粉墙枕水鸭得趣,绿木填空鸟为栖。

船篷红结载新欢,柳岸风回觅旧题。

越唱昨登青浦阁,吴风今共燕来仪。

 

 


金泽老街以金溪路为界,分南北两段,当地人称南市、北市。此为北市南端一景


古镇老街也是“双棋盘”布局,一河枕两街


老街上的杂货店。在此伫足,时光便仿佛悄悄回到了几十年前


一些老房子上的瓦,长着青苔,有福(蝠)寿的图案,是货真价实的老货


天皇阁桥。因桥北堍有天王庙,即以庙名为桥名。初建于明代(1698年),清康熙年间按原样重建眯三孔连拱桥。中间一个大孔,两边的小孔按比例缩小,便于行舟和泻洪。天皇阁桥于1994年被列为青浦县(现在为青浦区,以下如有类似或不一致的地方不再加注)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林老桥,在金泽镇北首,是单孔石拱桥,因桥北对着关帝庙,又名关帝桥。建于元代(1264~1294年),明、清两代作过重修,故桥身保养较好。桥长24米,桥高4米半。桥之所以名林老桥,是据《金泽小志》记述,此桥是一位叫林青的老人出资所建,以作纪念。(林青,元代金泽人,官至宣慰使,好学多智,为人谦恭,家多藏书)。1994年被列为青浦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万安桥,建于宋代景定年间,明代和清代多次重修,并立碑勒石。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9米,高5.5米。原来桥上有亭屋,故也称亭桥。据资料记载,原在桥的东堍,有佛国亭,即一座寺庙,楼亭飞檐,内有佛像;在桥的西堍,有财神阁,也是一座庙宇,内有财神老爷赵公明。这种结构,古称“桥挑庙”,一桥挑两庙则更是罕见,故《金泽小志》称:“金泽四十二虹,万安为首”。万安桥于1959年被列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但我在桥头拍到的文保碑石上却是“2001年5月被列为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不知何故?


在万安桥上北望,能远远眺见镇上的基督教堂,红色的建筑很醒目,映衬在绿树中,加上倒影,也是一幅好画


老街市河最北端一景


老街北端一景


上一图中的桥是塔汇桥。桥横跨北胜浜,跟天王阁桥隔河相望。初建失考,明嘉靖年间重建,系单孔石梁桥,桥畔原有圆通庵,规模很大,常年烟火萦绕,香客不绝。现在庵不在了,但这一带仍为古镇的闹市中心


请各位博友随我跨过金溪路,到老街南段去


一家店铺前堆放着用麦秸编成的篮子,有盖,我琢磨大约是当“捂窠”(饭煮熟后将锅置于其间,用棉垫覆盖保暖)用的,现在也很难见了

吉格罗朵:这个判断错了。这是当地弔唁或上坟装锡箔纸元宝的麦秸篮,要一起焚化的。那店就是间花圈寿衣店。(博主回复:哈哈,你这个老土地还管辖到上海,无所不知。)


普济桥建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清雍正初年重修时加置石栏,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桥为单拱圆弧形,长26.7米,宽2.75米,拱跨径10.5米。这座桥的看点是:它的拱圈砌置,与河北省著名的赵州桥相同,它的石料,与上海松江县方塔公园内的望仙桥相同,桥石多为紫石(故俗称紫石桥),宋代江南石桥以紫石居多,当雨过天晴时,桥面晶莹光泽,宛如一座用紫石镶嵌的宝石桥。普济桥有“上海第一桥”之誉,于1987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普庆桥。在普济南不远,(上一图中隐约可见)。1999年应美国WBGH制版公司为NOVA专栏制作《中国虹桥》节目需要,仿照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汴水虹桥而建的单孔木拱桥


如意桥。在金泽镇南市东胜港口,元至元年间(1279~1294年)建,明崇祯年间(1768年)重修,为镇上最完整的一座单孔石拱桥。桥南堍原有祖师庙,又称祖师桥。桥长20.8米,宽3.4米。桥面雕凿盘龙,右端有如意图案,很为精美。桥的壁柱上刻有两副对联:其一,相传是地方绅士所作:“顾名思义祖师庙主善为师,前果后因如意桥发心遂意。”其二,相传是明朝军师刘伯温所作:“化险境为坦途千秋如意,赖博施以济众一路平安。”还有一个神乎其神的传说是:离金泽不远的吴江镇上有一座永安桥,天气晴朗时,站在如意桥上可遥望永安桥三环洞,隐约相映,当地人称这二桥为“雌雄桥”。如意桥于1994年被列为青浦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对象。


如意桥头,留下“如意”的记忆


放生桥。位于金泽镇南端,始建明代,明清两代多有重修。桥在如意桥之北约50米处,因桥下有放生河,故称放生桥,又因桥堍有总管庙,故也称总管桥。单孔石拱桥,桥长25.2米,桥高4米。桥柱上的楹联系后来修建时所加,其曰:“桥连如意接康衢,水出湾潭通秀气。”1994年被列为青浦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对象


金泽原来是有桥必有庙,现在则只见到放生桥堍尚存的总管庙了


桥堍石栏上坐着一位独自玩耍的淳朴而带点羞涩的女孩


“女大十八变”。明天,她也会这样的时尚与自信


金泽的桥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迎祥桥。远看,其貌不扬,那桥墩简直陋得不能再陋,一无修饰,像那种过空的灌溉渠的支柱


然走近见到桥面,我便肃然起敬。把搜来的资料悉数摘上:迎祥桥,元代至元年间(1335~1340年)建。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4年)和清代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两次修建。桥为六柱五孔梁架式石桥,中孔跨径6.35米,左右二孔为5米,再边二孔为4.3米,全长34.25米,宽2.14米。其构造形式颇为独特:用长青石5块并列组成石壁式桥柱四条立于水中,形成五桥洞。石壁顶面横置石盖梁,梁面琢有半圆形凹槽,以稳固地搁置五根25厘米粗的楠木梁,上部桥面结构由砖木组成,在楠木梁上横铺枋板。枋板上密铺用石灰糯米拌浆砌成的青砖,形成砖体桥面。两侧采用水磨箩底砖覆贴,既可保护木梁,又增加美观,还能起到压重稳固作用,桥面两坡有踏级。因为元代蒙古族以骑兵著称,经常要疾驰过桥,所以迎祥桥桥面铺砖无桥阶、无桥栏。迎祥桥纵向坡度和缓,整座桥体略呈弧状,横跨水面宛如长虹卧江,颇为轻巧


也因此,“迎祥夜月”被列入金泽八景之一,有“月印川流,水天一色”之胜。同时伴以精巧的桥面造型,在全国堪称罕见。这在桥梁建筑技术上被“连续简支梁结构”。元代已能应用这种原理造桥,比西方要早数百年的历史


游后迎祥桥,已到了老街的最南端了。街西的绿地中,静静地立着一块碑,不炫耀又很炫耀


碑边建有迎祥亭,新的。它要向我为古镇的桥风光作个归纳,于是有联:虹影环空如入画,水天一色合吟诗


不巧,门不开。这是金泽有名的颐浩禅寺。始建于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相传为宰相吕颐浩故宅,故得名。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奉旨升院为寺,更名为“颐浩禅寺”,曾以5048间宏伟建筑名扬江南。故有“虽苏(州)之承天,杭(州)之灵隐莫匹其伟”之说。颐浩寺历史上也迭经兵患,屡毁屡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修,规模已不及当初。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农历正月初四,寺大部毁于日军炮火,仅存天王殿、大山门。1958年拆移,仅存“颐浩禅寺记”碑一方,古银杏树,“不断云”石刻断石14块,殿宇柱脚16块及少许假山石等。颐浩禅寺于1992年修复后,建造石碑坊一座,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题寺额“颐浩禅寺”。据称,颐浩禅寺内有各朝名人撰写的碑刻15方,有唐吴道子画、元赵孟頫书《金刚经》及其所画的“不断云”等手迹、石刻等珍贵文物,下回有机会得细游以补憾


金泽镇早先是佛教胜地,庙多。现存(修复)的却不多了。但民间善佛的传统大约还是不会泯灭的。这是路边随意拍到的一处香火处


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的一截墙。有点艺术品的味道,竖在哪个美术馆中也不会失身价


老人安祥地坐在门口,游人是她眼中的风光


游人坐在河边,水不但是她眼中的风光,还载走她的思


水有涟漪,而生活是平静的


平静的生活可以追溯到久远的从前。我儿时就坐在这样的理发椅上剃头;理发店就是高师傅的家,在道堂巷口,那扇开着的窗口,能望见黄高墩墩上放风筝的人


水乡因水而美


金泽,多桥的水乡

(0)

相关推荐

  • 桥乡金泽

    最美中国,游在中国 去过了许多的古镇,金泽古镇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商业气息的古镇,那里的人们生活恬静惬意.                                                  ...

  • (35)青浦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

    青浦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批次  公布日期   所在街道乡   地点  年代   类别   泖塔 第二批  1980.8.26  朱家角镇  沈巷太阳岛  874-879年  古建筑  ...

  • 上海:金泽的七座古桥

    金泽古镇位于上海市的青浦区金泽镇,这里是江浙沪三省交界处,境内湖塘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叉,是个典型的江南鱼米水乡.金泽镇历史悠久,早在公元960年前(宋初)已建镇,有兴于宋.盛于元的说法.古时候此地为 ...

  • 兖州城内外府河上古桥的风景

    府河是泗河的支流,是一条小河,小到在山东地图上几乎找不到,但府河对于兖州,不仅发挥过泄洪.通航.灌溉.饮用等重要作用,也是一条美丽的风景河,给古城带来了勃勃生机,而各具特色的座座石桥,更把两岸装扮的古 ...

  • 江南第一桥乡——金泽古镇

    徐凤平 09-11 阅读 1475 关注 来自话题 #文字记录旅行中的美 1.6万篇 在上海与江浙交界处有个叫金泽的古镇,周六的清晨我们老俩口自驾约一个小时来到镇上. 金泽古镇在江南古镇旅游榜中排不上 ...

  • 江南第一桥乡~金泽古镇

    江南好风光 金泽古镇位于上海青浦区西南,是上海市唯一与江苏省和浙江省交界的镇.始建于宋初,迄今已有1300余年的建镇历史. 走进古镇,窄窄的青石板小巷.穿镇而过的青青小河,白墙黛瓦的老房子,一派江南水 ...

  • 劳动节游金泽古镇,恰逢农历三月二十八庙会节,香客席地跪拜古桥

    从金泽古镇北区逛过一圈,来到金泽古镇南区,已是近中午时分,走进金泽老街,它古朴得让人惊讶,除了几家小饭店外,几乎没有什么店铺,比其他上海周边的古镇少了喧哗和胭脂气,给人一种被时光遗忘的错觉.而此时正值 ...

  • 建筑可阅读|金泽古镇:淀山湖畔的“古桥博物馆”

    金泽镇位于青浦区西南部.风景秀丽的淀山湖畔,2014年被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历史悠久,有兴于宋.盛于元之说.因集中了宋.元.明.清四朝古桥,金泽被赞誉为"古桥博物馆" ...

  • 【探索】金泽古镇的7座古桥亮灯了!请欣赏实景图→

    青浦区新闻办说,在金泽古镇水乡客厅范围内的7座古桥,现已点亮夜间景观照明灯.夜幕下,传统与现代相融.灯光与倒影相依,分外悠然雅致,展现了古桥梁新老并秀.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来看实景图↓ 视频时长1分3 ...

  • 上海古桥最多的地方---金泽古镇

    金泽古镇地处上海市西郊,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古镇.虽然和繁华喧闹的上海市区近在咫尺,古镇的居民们却仍然保持着自己宁静.淳朴的传统生活方式.古镇的历史风貌也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金泽古镇最值得一看的,要算是一 ...

  • 金泽古镇北区,还有一块被遗忘的“静土”,大多数游客没有到过

    非常遗憾,大多数人到了金泽古镇,直接就奔南区去了,逛一圈或乘船游一圈,就回去了,根本不知道,在古镇北区还有一块被遗忘的"静土",大多数人没有到过.今天我就带你去看看原汁原味的金泽古 ...

  • 游上海金泽古镇

    下午4点30分,在离开枫泾古镇后,一路向北,前往金泽.旅游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会有很多意外之事.在跟着导航向西驾车时,突然,眼前的车牌号与路标全部从蓝色变成了绿色,这意味着什么?哈哈哈哈,一车人有的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