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陪祖父散步,做了一件小事,祖父:日后必成大器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除开方仲永等极少数因教育失败,浪费天赋的案例,一个人成年后的性格和特质,往往从小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根据此人童年的特征,就可以大致判断其未来的成就和命运。

晚清的名臣左宗棠,是一个非常自傲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就经常以诸葛亮自比,在写给朋友的信函中,习惯署名为“今亮”或者“老亮”,一点都不谦虚。

一般来说,自傲的人,往往不合群。左宗棠在湘军中时,经常和同僚闹矛盾;成为地方督抚后,和曾国藩、郭嵩焘等同乡兼朋友闹矛盾;后来入职军机,又跟恭亲王和其他大臣闹矛盾。

不过,闹矛盾归闹矛盾,但左宗棠办事的时候,下属愿意支持他,同僚愿意帮助他,上司也愿意重用他。左宗棠虽然自傲,在官场上却能扶摇直上,平步青云,这其实跟他从小就具备的一个重要品质有关。

左宗棠的家族,自南宋以来,就世世代代居住在湖南湘阴的左家塅,左宗棠即是出生于此。

左宗棠的家族,历代以来都比较贫寒。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在长沙教书,“贫居教授二十余年”,一直到左宗棠考上举人之后,家境才稍微有些好转。所以左宗棠小时候,生活是比较苦的。

在左宗棠之子左孝同所著的《先考事略》中,记载了左宗棠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左宗棠四岁的时候,陪同祖父左人锦到后山去散步,顺便捡栗子。很快,小左宗棠就捡了满满一怀抱,祖父让他回家之后,把栗子分给哥哥姐姐们吃。

回到家中后,左宗棠把捡来的栗子平均分成数份,全部都给了几个哥哥姐姐们,自己一点都没有留下。祖父左人锦看在眼里,大喜过望,道:

“此子幼时分物能均,又知让而忘其私,异日必能昌大吾门。”

左宗棠在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了一个宝贵特质:公正无私。

有人可能会问,左宗棠不过让了几个栗子,又怎么谈得上无私呢?但我们应该想到,对一个四岁的小孩来说,那一怀抱的栗子,已经是他的全部财产,小小年纪能做出如此举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后来左宗棠中举,准备去北京参加会试。因为当时家境还不富裕,凑不齐进京的资费,最后是左宗棠的妻子卖掉自己的嫁妆,凑齐了给他考试的盘缠。

不过那个时候,左宗棠有个姑母,“贫不能举火”,穷到连做饭的钱都没有了。左宗棠见此不忍,把自己的盘缠全部送给了这位姑母,自己等下次有机会再进京参加会试。幸好有亲戚知道左宗棠的情况,赠给他资费,最后才得以进京赶考。(虽然最后也没有考上。)

左宗棠小时候赠栗子给兄姊,是少吃了一顿零食;长大后赠银两给姑母,是放弃了一次考试;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则证明了当他人遇到危难时,左宗棠是可以挺身而出,甚至毁家纾难的。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东南各省发大水,湖南湘阴受灾严重,粮食歉收,饥民遍野。左宗棠将家中储备的米粮全部拿出,救济临近的族人。

每天从左家塅和柳庄过来接受救济的饥民,有几百上千人,左宗棠罄尽谷仓熬粥分发,对病人奉上汤药。物资不足时,便典当家中首饰,自己节衣缩食,换回粮食接济乡邻。凭借着左宗棠的救济,许多饥民都度过了这场灾难,存活了下来。

正因左宗棠从小到大一直保持着公正无私的品质,所以虽然他脾气不是很好,但瑕不掩瑜,身边的人都愿意支持他、信任他。也由此,左公才得以大展拳脚,施展抱负,成就了后来的一番大功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