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她嘴巴只会把鹿指为马。

🥑
女孩、绿茶和艺术
互联网上永远不缺话题和热搜。
公共化、平台化的媒介技术在传统的地理区域中制造出了摒除所有物理实际意义的赛博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任何原有的传播逻辑和传播情境都正在被颠覆,欧文·戈夫曼所言的人际交往中的表演区域也同样为赛博技术所摧毁——公共话语和私人领域的纷繁交错,延伸出一幅弥漫的泛娱乐化景观——诸事皆可讨论,诸事皆为谈资。
狄金森在对私人生活和公共事务二者界限愈发模糊的讨论中谈到:“油腻的家务(greasy domesticity)蒙蔽了他的世界眼光”。无独有偶,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个体化」一书中同样表达了对于个体私人话语对公民生活的侵蚀带来的原有存在的公共性讨论消失的担忧:“公域正在被私域殖民,而公共兴趣也沦为了对公众人物私生活的关注,公共生活的艺术被削减成了私人生活的公共展示。”
当周扬青选择和罗志祥开诚布公地结束九年恋情的时候,她说:“抱歉占用了公共资源。”这其中的意味和所有让私生活变成公开讨论话题的八卦娱乐事件一样,都是一种私域对于公域的殖民和压制。
追究起来,今时今日被摆在众人眼前接受指指点点评头论足的林小宅,以及再往回看九个月前的阿沁、刘阳以及半藏森林掀起的轰轰烈烈的一场「渣男话术讨论」,不过也是一种「公共资源的占用」。
但有什么办法呢,人类的本质不过就是一只瓜田上充满好奇心和窥视欲的猹罢了。
- 瓜田李下 猹前猹后 -
前段时间我和花总总是频繁地对当前的一些男女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伪」研究,试图探寻出关于「两性之间总是如何相互刻画」这样世间不可破解之谜的答案。
最后我俩通过遍历周边男性的审美取向,终于得出了一个答案:半藏森林系是大部分男人的首选款。
而这样的「女性形象」目前拥有一个极为通俗的名字:绿茶。
为了更好地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在此我特别对「绿茶」进行了一系列的「品鉴」,将其大致地进行了定义:
这是概念先行。
除此之外,任何一场轰轰烈烈的研究都逃不过一个当前的社会热门讨论话题。正值当前「茶」艺教学热潮之际,本班必定不甘示弱。虽然拍不出绿茶妆且也没有什么可供大家赏析的纯欲照骗,只能从学术层面和「绿茶」做一次全面交流了。

🍵

-
「绿茶の自我、本我与超我」
- 这样做…姐姐不会有意见吧 -
- 她应该不会,但你走夜路还是小心一点 -
这里我们的研究特别指向为什么「绿茶」总是能够在好好的男女朋友中间横插一jio,直到把两人搞得一拍两散各奔东西,最后成功上位,稳坐正宫宝座。
-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在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将社会规范、社会文化和相应规则内化于自身的过程。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认为,所有社会化的过程都是以一种「模仿」他人行为的方式出现。从家庭、学校到周边朋友,个人会不断从首属群体和参照群体中获取如何融入社会和获取相应身份归属的标准和价值。
这种过程在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眼中,便是一种典型的「超我」形成的模式。
*本我:弗洛伊德推断,人类行动通常取决于本性中的阴暗面,即人类存在中的最原始部分的非人格化的天性——本我。这是我们身上自我中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部分,也是自我必须努力加以控制的部分。
*自我:即理性心灵,通常处于控制地位,但有时其他部分也可能成为主导。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被外部世界直接影响并加以改造后的本我;自我借助外界力量压抑本我,并遏制其发展,试图使现实原则(超我)凌驾于在本我内部滋生蔓延的快乐原则之上。
*超我:超我是自我受内化的一整套文化规则,且常常用以规范自我的行为和价值判断。
人性(human nature)并非是天生存在的,而是在文化对人类的「天性」加以「管制」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失去这层所谓的社会文化和规则的束缚,隶属于快乐至上原则(pleasure principle)和不服从任何既定规则和集体意愿的「本我」就会想尽办法逃离出来以满足其本能的需求。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总是在男女关系中扮演无辜清纯第三者角色的「绿茶们」便是打破了这样的社会价值准则,让其人类本性中“最黑暗、最混乱的,防腐蚀充满沸腾的刺激的巨大汽锅……始终在想尽办法满足、激发蠢蠢欲动的本能之力的快乐原则。”
不遵循任何的道德规约,尽情地释放被压抑的欲望和其他人都只埋藏于无意识中的幻想和移情,既不在乎社会对于第三者的嫌恶和怨念,也不理睬那些条条框框的非强制性规范。今天我喜欢了一个男的,我就要拥有他,不管是对他的女朋友笑里藏刀,还是在他面前拧不开瓶盖,总之,快乐就好,欲望至上。
这就是成为「绿茶」的第一步。
-
至于为什么是用「绿茶」来指代,而不是红茶、黑茶和黄茶,这就要讲到「行动者网络」的概念了。
行动者网络理论认为,大众文化并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行动和互动,还是人与物质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的行动与互动。
通常情况下,人与人的社会行为会在各种各样的物质体的介入下完成。比如今天我们想聊「某类有着共同特征的女孩」,我们会用「绿茶」这样的物质对其进行指代和称呼。在这种情况下,「绿茶」这样的物质就承担了一种「中介」的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公众传递信息(某类总是娇滴滴的、又纯又欲的女孩子),还会对信息进行定义、调整甚至是扭曲,例如出现贬义、中性或者褒义的意义取向。
在每一个行动者网络中,其实也就是在个人与个人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所有的行动者携带着具有意义和价值属性的「物质性」内容进行传播的相互协调和互动。
如果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要用「绿茶」来指代,甚至是「绿茶」本身的概念和含义也会发生变迁,那么就永远无法理解在社交网络中的各种行为是如何产生并发生衍变的。
🍵
-
「真正讨厌的是这样的女性气质」
- 哥哥,我拧不开这个瓶盖 -
- 巧了,我的瓶盖也是我女朋友拧的呢 -
很多时候,就算一个女孩没有做出破坏他人感情的事情,而只是做的一些事情和表达的一些方式偏向于柔弱、向男性屈从,往往就会受到其他女性的嫌恶。
-
关于女性的问题在今年似乎已经被一谈再谈了。其中我也用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和大家聊了关于女性的符号是如何被一步步地建构并反过来影响了社会大众对于性别的观点和看法「女生和妇女」,以及从上野千鹤子的视角谈到对于女性而言充满着不安、惶恐和鄙夷的视线永远不仅仅来自于男性,女性对于女性来说,也会抱有极强的厌恶和难以描述的「看不顺眼」:「婚驴和厌女症」。
今天早上我坐在窗边一边反复地刷着各种关于「绿茶装」、「茶艺」的抖音视频,一边思考,除了绿茶那些破坏了社会规则和道德约束的行为之外,我们究竟为什么总对绿茶抱有「否定态度」。
我觉得是「她们的女性气质太过浓厚」
拧不开瓶盖、一个人睡怕黑、走夜路怕鬼…这对于本班这种永远在强调「女子何以不如男」的姐妹来说真的就属于完全无法苟同的范围了——毕竟上一次我拧不开瓶盖的时候是用小刀活生生敲开的。
但这其实也不是她们的错,确实有些女孩子就是温柔、柔弱、弱小无助而可怜,这本身可能就是个人脾气和性格的问题。但不可否认,这种性格就是很容易招致男生的喜欢和女生的讨厌。
之所以不喜欢,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上野千鹤子所谈到的「厌女症的自我转移」。
厌女症之于女人即为自我厌恶,但女人也有可能不将厌女症作为自我厌恶来体验,其方式就是把自己当做女人中的”例外“,将除自己以外的女人”他者化“,从而把厌女症转嫁出去。
为此,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成为特权精英女人,被男人当做 “名誉男人”来对待,即成为 “女强人”的策略。另一种是自动退出 “女人”的范畴,从而逃脱被估价的女人身份,即 “丑女”政策。
英国学者玛丽·比尔德在「女性与权力」一书中谈到了颇为相似的观点,她认为,女性在男性所建立起的社会秩序中,为了要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权力,女性只能不断地向男性气质靠拢,甚至不惜以「雌雄同体」为代价。在这里,比尔德用克林顿·希拉里和安吉拉·默克尔作为例子,二人在参加政治会议讨论时均以裤装为主,干净利落的短发和专门训练而得的低沉嗓音也更显其男性气质。
///
“我们的文化没有为女性提供任何范本——除了她看上去颇像个男人”。
///
讨厌「绿茶」的大多数人恐怕都有这样矛盾的倾向性——为了让自己能够融入男性集团,得到这个社会的承认,不断地强调自身的独立、坚强和不甘示弱的个性;但以此为标准,在看到那些柔弱不堪、以依赖男性为价值取向的「绿茶们」时,就会出现「厌女症情绪」,又认为其过于屈从于男人。
很多时候,也许我们讨厌的不是「绿茶」,而是那种对男性的盲目崇拜和权力依附——我甘愿做你永远拧不开瓶盖的宝贝。

害,其实我做不了绿茶的真正原因,

主要是没男人。
嫉妒使我面目全非。

   

🌛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