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红烛》是部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中的一首诗。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激扬”。单元要求从“青春价值”的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要求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并尝试写作诗歌。《红烛》是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一首诗歌,化用“蜡烛”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红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这首诗中,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既是对红烛精神的提炼,也是诗人自己的勉励:不惜牺牲,无私奉献。诗的每一节都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形成浓郁的抒情氛围,继之以自问、自悟、自励、自答、自勉,一步步展示执着追求的心迹,有很强的感染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该阶段学生对现代诗歌并不陌生,在之前就已经学习过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已经具备了一定诗歌鉴赏能力。同时,学生初中时学习过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对闻一多其人并不陌生,只是学习闻一多的诗歌还是首次,对闻一多诗歌方面的成就与常识并不了解,这需要教师授课时出示这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由于年代久远,学生较难体会闻一多作为民主斗士与爱国诗人的奉献精神。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了解作者生平,诗歌创作背景,闻一多格律诗派“三美”主张;
2. 诵读诗歌,品味感叹词的回环使用和诗歌长短错落形成的节奏美;
3. 反复诵读诗歌,梳理诗歌内容,了解本文的抒情脉络与抒情方式;
第二课时
1. 理解诗歌中象征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和浓厚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梳理诗歌内容,了解本文的抒情脉络与抒情方式;
2. 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和浓厚的爱国情感。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建国大业》中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片段。
闻一多先生,想必同学们并不陌生,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学习过了他的一篇文章《最后一次讲演》。从刚才那段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一个不畏强权,为了和平与反动派不断斗争的民主斗士,他甚至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奉献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一首诗歌—《红烛》。
二、相关介绍
1.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曾参加新月社,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杂志。
1946年7月15日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贯穿闻一多全部诗作的主线。他的诗风沉郁凝重,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主张。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
“三美”主张:
音乐美:指的是诗歌借助于音尺、平仄、韵脚等获得某种节奏,在听觉上给人一种音乐感;
绘画美:指辞藻的华丽,以富丽的“词藻”勾勒线条,描绘形象,创造意境,使诗中有画,呈现出绘画美;
建筑美:指的是诗歌因“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而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建筑的立体美感。
2.创作背景
《红烛》写于1925年。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1925年,写作背景:当他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提前回国,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于是他心中的梦骤然破灭。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红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二、初读感知,朗读指导
1.自由朗读全诗,圈点勾画难点字词(学生视自己情况而定)。思考:诗歌题目为何是“红烛”?而不是蜡烛或其他?“红”字有什么寓意?
明确:“蜡烛”既包括“红烛”也包括“白烛”。“红”字本身具有喜庆、热情等寓意,同时也有着革命的意思。本诗在形式与内容上,用比喻的手法,通过对话,写了红烛的燃烧,红烛的伤心流泪,进而喻指人类要有燃烧自己,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拯救灵魂,给人与世界带来光明喜悦的精神。红烛不是光写红烛本身,同时也是作者理想的人格的化身,传达的是诗人热忱的爱国精神。有精神、有思想、有境界,耕耘自然有收获。
2.指定3个学生分节朗读,学生间互相评议,教师指导。
提问:朗读了这首诗之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明确:①这首诗都出运用感叹词和感叹号,加重了情感的表达。
②这首诗的诗句长短错落有致,读起来富有节奏感。
3.听录音朗读,注意标记轻重音、停顿,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4.小结
这首诗打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美,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和感叹词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一届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若想深入的体会理解闻一多的“三美”主张,建议课后阅读《死水》)。
三、精读涵咏,内容赏析
1.“蜡炬成灰泪始干”是那首诗里面的?(要求学生背诵)这句诗作为引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作用:诗人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领导全篇,是诗歌的主题所在、中心所在,全诗似是用现代体对之进行了注解演绎,是一坨中国古典文学的互文艺术。在此诗中李商隐缠绵悱恻地表达了无限相思意,“蜡炬成灰”一句表达了彼此忠贞不渝、山势海盟。是坚贞爱情的写照。由于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心志不同,闻一多赋予了新的思想感情,即托红烛言牺牲自我的高尚品格,表达的是对理想信念无比忠贞的坚守和歌颂。
引子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让诗人的情感有了统摄,全诗正是以此为中心,同时也有情感即将展示的提示,起了铺垫烘托、暗示的作用,试想,倘无此句引诗,“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这一般颜色?”虽开门见山,热烈直接,无疑来得生硬突兀,在阅读效果上显得“劈头盖脸”,有了引句,不仅托出了诗歌言说的对象,引出诗歌的主旨,更让诗人的情感有了缓冲,不至于出现平地起波澜的陡峭之感。《红烛》引李商隐诗句不仅是因为这句诗概括了全诗的主旨,点出了蜡烛甘愿自我牺牲直至生命终止的高尚人格,更是安排内在情感结构的需要:诗人先验地知道并接受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事实,在心底生出赞叹、困惑、怜悯、认可和歌颂,而不是诗人在红烛下看着摇曳的烛光慢慢悟出红烛的精神,继而托物言志,引为知音。诗人无比清楚理想地明白自己的献身事业,对红烛生出的一系列的感情变化,实则都是诗人的自我对话。通过反思自身,诗人得意一步步抒发志向,更加坚定不移地忠于自己的理想去献身世人,由此,情感得以建构。
引用李商隐诗句,还与《红烛》结尾“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形成呼应,让诗歌首尾呼应,丰润圆满。
2.第一节中讲了什么内容?
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理解了这一点,对全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一个“吐”字;逼真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3. 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
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①诗人在第二节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比喻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做灵魂。
②作者对红烛的认识如何?
作者认为,躯体和灵魂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
③诗人最终是怎样理解红烛的?
诗人终于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
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4. 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明确: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天职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也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烧罢!烧罢!……监狱!”
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5.第五至第七节你认为写了“泪”的哪些内容?
明确: 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古代诗词常把蜡烛燃点时流溢的油脂叫作“烛泪”。诗人沿用这种拟人手法,驰骋想象,亲切地问红烛:“又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感伤、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旋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寻求到的答案,是还有“残风”的存在。红烛“心火发光”,自身“烧蜡成灰”,世人并非都像诗人自己那样怀着敬意,那种邪恶的势力不但对此毫无敬意,相反却“来侵你的光芒”。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它要充分地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它“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诗人劝慰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的泪便是对世人的又一种贡献。诗人托物言志,他既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那些带泪的诗行,可以“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6.诗歌第八、九节讲了什么内容?
第八、九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鼓励的呼唤。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四、整体赏析,难点突破
1.本诗的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是怎样的?
明确:
①抒情脉络:本诗共九节。开头一切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脉络:对红烛的赞颂—困惑—了悟—激励—感伤—彻悟—慰藉—认同—肯定、期望)
②抒情方式: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诗人对烛呼告,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诗人将红烛比拟为人,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红烛变成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形象了,这样红烛的形象就为一种精神品质的化身,诗人抒情的依托。
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扪心自问,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或劝慰有加,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有的问而不答,有的一问两答,有的一问一答,在问问答答中,酣畅淋漓地抒情言志,诗人向读者完全敞开了心扉,把一颗心交给了读者,让我们在他那热情磅礴,精神焕发的诗句中,为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为他那种献身祖国一切在所不惜的精神而怦然心动。(方式:托物言情、直接抒情)
五、作业布置
背诵全诗
六、板书设计
红烛
闻一多
内容:第1节
第2、3节
第5—7节
第8—9节
抒情脉络:对红烛的赞颂—困惑—了悟—激励—感伤—彻悟—慰藉—认同—肯定、期望
抒情方式:托物言情、直接抒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在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红烛》这首诗的内容,还有它的抒情脉络和方式,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分析这首诗当中的修辞手法、表现方式,还有意象等内容。
二、分析意象
1.齐读诗歌。思考诗歌中写到了那些意象?哪个是主要意象?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回顾“意象”的含义: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明确:红烛、残风、光、灰、泪;红烛为主要意象。
红烛——象征着为了拯救世人而主动牺牲自我的理想人格化身。
光(①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
②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象征着红烛牺牲自我,拯救世人的理想信念。
灰——象征着为了拯救世人,而主动自我牺牲后还能培育划过的脂膏。
泪——象征着因理想信念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着急焦虑之情。(依据:“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残风:象征着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等黑暗反动势力。
三、分析修辞
1.阅读诗歌,找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诗句,并说一说各自的作用。
明确:
第2节 :
①比喻(将蜡比作躯体,将火比作灵魂。运用比喻手法是红烛更加的生动具体形象,将红烛的蜡具化为躯体,将红烛燃烧的火抽象为灵魂,让读者能够切有体会的体会到红烛燃烧自己,拯救他人的奉献精神。);
②设问(诗人自问自答,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加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第5节:拟人
一开始,首先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红烛无私无畏的牺牲,是想照亮别人,照亮世界,但世界太黑暗了。蜡炬之火远未成燎原之势,这里放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与挣扎。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红烛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的赞颂和诗人浓郁的爱国热情。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后阅读闻一多其他诗歌,如:《死水》等。
五、板书设计
红烛
意象:红烛、光、灰、泪、残夜 修辞:比喻、拟人、设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