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病症的虚实

大部份的疾病是人体本身问题所造成的「虚症」, 若即时而正确的处理「虚症」, 亦是可以避免恶化为「实症」, 甚至器官病变的发生. 「虚症」的对治, 正是中医的强项. 由于确定病症为实症或虚症为首要之务, 否则后面任何治疗都不会准确有效, 所以对病症的实虚再深入探讨。

「实症」是确定外邪侵犯人体, 而人体无法去除, 成恶化的状态, 治疗方案才是将病症去除. 在西医诊断「虚症」常判为健康, 也是一般人会疏忽的「将病」或称「亚健康」.

对「虚症」的治疗方案, 就是补人体所不足之处, 即可恢复健康, 错误治疗反会造成身体进一歩恶化. 以我们熟知的公司经营来比喻为人体的病情诊断与病情治疗方案:

例如公司某一产品面临外部强烈竞争, 常因某一竞争者的销售手段或新产品, 使销售急转而下. 仅是单独此产品的问题, 这就是「实症」. 「实症」的治疗方案就是针对此产品来检讨.

当公司出销售问题与产品本身无关, 而是公司本身竞争力不足, 例如现金流量不足(血), 各个运作系统不足(气), 胆识不足(元阳), 公司的资本额额不足(元阴). 改善问题是依本身竞争力不足之处改进, 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在问题的表象.

疾病呈现「虚症」的原因可能是, 先天元气不足造成, 但常为后天元气过度损耗而成不足, 如起居纹乱、纵欲过度、久病耗损、失血等造成.

有了虚症的概念, 再来看看具体的「虚症」的类别.

「虚症」有元阳不足的「阳虚」与元阴不足的「阴虚」, 与运转系统问题, 如推动各项基础代谢的气不足, 称为「气虚」, 与携带能量物质的血不足, 称为「血虚」, 这些不足而引起疾病统称为「虚症」. 

阳虚

人体「元阳」是元气的无形能量, 会呈现出热力、活力. 当元阳充足,则人就充满活力,若元阳亏损,则人体热量不足而畏寒怕冷。阳虚是人体元阳亏耗而出现的一种虚症。

犹如公司作风保守或懦弱, 造成公司对外都无能量表现. 换言之, 一切底子都好, 就是胆识不足, 不知或不敢表现出来.

阳虚的典型脉象是伏脉与结脉, 有虚寒的特徵, 阳虚就需要用温阳方子或像带鹿茸的补阳方子来滋补.

气虚

「气」是人体推动各项基础代谢的动能.  肺脏气不足则有呼吸短气、声音低微、胸闷不舒的问题;心脏气不足则有心悸、心神不安、搏动无力等问题;脾脏气不足则有胃纳不佳、胃脘饱胀、大便溏泻、消化不良;膀胱气不足则有小便无力、淋漓不尽问题;大肠气不足则有排便无力、大便秘结的问题;循环系统功能气不足则有血流缓慢、血瘀、血滞等等问题。

犹如公司的各个运作系统功能不足 , 有权无责与有责无权的权责不清系统, 造成公司员工士气低落, 活动都是有气无力, 病央央的表现.

气虚的典型脉象是细脉, 中医认为气虚主要在脾、肺、肾问题. 气虚就需要用人参、白朮、黄耆等补气的补品来滋补, 代表性的中医处方是补中益气汤、建中汤。

血虚

血是人体推动各项基础代谢的的有形载体. 身体呈现血量不足时, 称为「血虚」. 表象是面无光泽、面无血色. 当「血虚」问题呈现在人体外表时, 已经说明人体内部亦有血虚问题. 而这些「血虚」问题中, 常因为人体的气也不足, 所以中医常在补血药中加入补气药,在补血之餘同时补气.  用意是在补血、活血后, 立即由气推血, 改善面无光泽、血色之「血虚」问题, 以增强补血效果。

犹如公司的现金流量不足, 使得公司做任何活动, 都没有具体表现. 「血虚」问题常带有「气虚」问题.

血虚的典型脉象是涩脉, 中医认为血虚需要选择阿胶、熟地黄等补血的补品来滋补, 代表性的中医处方是四物汤、十全大补汤。 

阴虚

人体「元阴」是储存元气的能力,除了储存人体元气的能力外, 具有滋润人体脏腑器官,与制约「元阳」过度亢奋的功能. 所以元阴亏损导致的阴虚症, 具有两个特徵,就是乾燥, 像口乾舌燥、大便乾结、皮肤乾燥等和元阳偏旺, 如潮热、盗汗。

犹如公司的格局不大, 负责人没有能力或资产、资本额均不足, 无法聘用与留住好的人才, 造成公司做任何活动, 都无以为继.  在资本额额不足, 规模太小下, 却想立足以资金为重的产业, 就会造成内部运作「挖东墙补西墙」, 状似忙碌而产值甚低的现象, 以为公司经营不善是单子接太少, 结果是订单接愈大, 公司经营愈危险.

由于「阴虚」表象是乾燥和元阳偏旺, 直觉难与元阴产生直接的关连, 所以阴虚症的疾病最易被误诊. 此时病症呈现「热、乾」的表象, 并不是元阳过旺, 而是元阴虚不足, 如此才造成人体有阳旺的表象.

元阴亏损最先影响到的就是肾, 像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眩晕耳鸣。其他脏腑的阴虚有,在心脏阴虚症会出现心烦失眠、两颧潮红、五心烦热等症状;在肝脏阴虚症会出现头晕耳鸣、面部烘热、抽搐、心烦易怒等症状;在胃腑阴虚症会有飢不欲食;在肺脏阴虚症会出现乾咳无痰或是痰少而黏.

由于中医认为肾是元阴储藏的地方,在治疗各种阴虚时, 常常都须滋补肾. 阴虚的典型脉象是数脉与牢脉, 有虚热的特徵, 六味地黄丸最适合作为阴虚滋补的药方。

我们可以将中医讲的「阴」视为人体储存能量的容量, 「阳」视为人体呈现热能的能力, 「气」视为人体呈现动能的能力, 而「血」为人体输送能量物质的载体.

阳虚」意味著人体热量不足而畏寒怕冷, 所以穿厚衣服保暖, 喝热汤、薑汤等温热食物都是改善「阳虚」的具体作法.

「气虚」意味著人体将能量转化为动能的能力不足, 所以各种新陈代谢动力均有问题, 人体看起来亦是没精神、病央央.

「血虚」意味著人体血量不足, 或有血瘀、血滞问题, 看起来面无血色。

「阴虚」的问题最为严重与复杂, 因为「元阴」视为人体储存能量的容量, 不管是先天不足或是后天失调, 一旦储存能量的容量小了, 则任何风吹草动, 人体抵抗力都难以招架. 并且阴不足时, 阳稍微一动作, 就会有阳旺的假象. 所以有阳旺的表象时, 一定要检视是否为阴不足造成的虚症? 或是确实侵犯人体的外邪太强悍的「实症」.

 实症 ( 可参考许达夫成功抗癌黄金实践篇 )

中医认为血氧循环十二经脉有其时序, 若固定在某一时辰身体都会感到不适, 则为实症. 另一旦脏腑发生病变, 则为实症, 「实症」是确定外邪侵犯人体, 而引起的疾病, 尤指病症即是病因的所在, 治疗方案就是将病因去除, 病症亦同时去除.

心的实症

心脏脉络阻塞不通, 导致心脏缺血缺氧,引起冠心病、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 西医是较中医快速有效.

肝的实症

肝的疏泄作用出现障碍, 会肝气鬱结、肝火, 表现是情绪抑郁,急躁易怒、头胀耳鸣、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内热的症状。另有湿热邪气侵犯肝胆,肝气不能正常疏泄, 胆汁不能正常排泄, 而导致皮肤以及小便顏色发黄(黄疸)、右脇肋部胀痛、没胃口的现象.

实症有肝脂肪, 然后B型肝炎, 慢性化后成肝硬化. 肝硬化有黄疸加腹水, 上半身有蜘蛛状血管肿, 大姆指根部有斑点等特徵.  到此时通常中医较西医为佳. 若肝硬化进一歩恶化, 就是原发性肝癌与其他器官转移性肝癌, 就很难再由中医徐徐调养了.

脾与胃的实症

常见的脾胃的实症是脾湿胃火, 导致水湿在体内过度积聚. 凡是中医上的湿热疾病,都和「脾虚则湿」有关. 黄连的主要作用就是清热燥湿解毒,中医常用黄连治疗各种湿热病症。

西医上叫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是体内环境问题,体内的湿热才是造成外界感染性病毒、细菌能在体内滋生的真正根源!

胃火即胃溃疡、急性胃炎, 主要是压力所致, 加上饮食、药物剌激, 破坏了胃液与保护胃璧黏膜的平衡, 严重著更恶化为胃癌. 通常中医较西医为佳.

实症亦是由于人体长期处于虚弱(将病), 在新病因加入后, 恶化了人体原已不平衡状态, 而为已病. 若因平日疏忽, 直到病情恶化为危急, 则西医是较中医快速有效; 若轻度病情, 中医以「事缓则圆」较西医为佳. 但手术后的身体调养, 在中西医不全面结合情况下, 除非医生同意, 最好选择其一, 避免药性的冲突. 而中药的药食同源观念, 是远较西药为佳, 亦避免身体负担而二次伤害.

( 12, 06, 2011- 郭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