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馆】天津师大图书馆:体量巨大,专室呈珍(上)
因为工作原因,我曾在天津住过几年,虽然仅短短的几年,却搬了三回家,其中有一段时间住在了天津的围堤道附近,这个地点距天津的古文化街有不近的一段路,但那时痴迷于买古书,我的业余时间基本都消耗在了这条仿古街上。某天,在古籍书店内遇到了两位老先生,店员跟我介绍说其中一位是天津师大的方教授。方教授的言谈举止是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也正因如此,而后的几年跟他的交往渐渐多了起来。
图书馆巨大的外观
某次在聊天中,偶然知道方先生就住在天津师大围堤道校区内,而这个地点与我的住处相距不到两公里。在某天的下午,我就来到了方先生的府上,在这里我欣赏到了几十部古籍善本。听着方先生的讲解,翻看着他的珍藏之物,那份惬意至今让我难忘,而这段经历也是我第一次走入了天津师大的校园。
此后不久,我回到了北京,跟方先生见面的机会变的很少,偶尔在拍卖预展上与他碰个面,也都因为彼此间忙着看拍品,无法坐下来静静地聊聊书,更何况拍场之下大家是朋友,走进了拍场就变成了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以在预展中一直看着别人翻书,其实是颇不礼貌的一种举措。这种彼此间的心照不宣,也无法让大家能坦诚地坐在一起交流。
图书馆前方笔尖形的雕塑
不知什么原因近几年在拍场上很少能遇到老先生了,而方先生的公子却继承父业,时不时地能在拍场上遇面,但因为与他不熟,每次见面也仅仅是打个招呼,而方先生的近况我也少听书友们聊起。近日受古籍保护中心之邀,前往天津师大办讲座,在高铁站出口,我见到两位前来接我的老师时,首先问到了方先生的近况,两位老师却问我方教授的大名,这让我顿时语噎。
与方先生交往了近二十年,我却从未问过他的大名是哪几个字。我想这两位工作人员肯定觉得我说话很夸张:自称这么熟,竟然连对方叫什么都说不出来。其实这种状况在书友之间并非孤立,与很多书友交往了多年,彼此间都不知道对方的正式称呼是什么。一般的称呼方式大多为姓氏加尊称,还有的不少人是直接称绰号。
气派的大堂
但无论我怎样解释,我觉得这两位老师还是怀疑我说话的真实性。这两位老师均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位是李艳蕊,另一位是乔玉红。她们两人都很有耐性,一路上给我讲解着学校这些年的变化。因为进入天津师大校区后,我说这里跟我当年来的地方完全不是一处。我印象中的天津师大校区面积并不是很大,而今我眼前所见者,是中国大城市中少有的面积巨大的校园。汽车开进院落之后,眼前所见,是大片大片的水面湖泊,而这里的教学楼、宿舍等设施,看上去更像自然风景中的点缀物,这种感觉我只在澳洲和美国的几所大学内看到过,我的连声赞叹肯定让这两位老师在暗笑我没见过世面。
但这两位老师特别有涵养,她们只是微笑,并且向我讲解着校区的来由以及规划的理念等等。能有这样的理念,说明人们的观念确实在渐渐地转变,而我同时也从她们口中了解到我当年所去的围堤道校区,只是天津师大的一部分,而今校本部已经迁移到了这里。如此说来,我对天津师大的记忆已经停格在了十几年前的分校,按照哲学家的说法,那只是影子的影子。
窗外是大片的水面
天津师大新校区的图书馆体量之大,还是吓了我一跳。站在巨大的广场上望过去,这座大楼前方的高台阶有着人民大会堂的气势。我在这里见到了图书馆的党委书记接励,这个姓氏我第一次听到,以至于我都担心自己是否听错,特地向陪同我来的老师做了确认。
在这里还见到了副馆长耿华老师。寒暄之后,她们把我带进了图书馆内。我边参观边听她们介绍着馆里的情形,由此得知,本馆的巨大体量不仅是中国高校之最,并且有可能超过了中国现有的所有图书馆的总面积。国内的公共图书馆究竟哪一家体量最大?我查到了不同的说法,而天津师大为最大馆也是说法之一,但可惜我找不到权威的结论,因此本文的题目我本想写成:体量最大,为了慎重起见,我把这个“最”字改为了“巨”。料想天津师大接待我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不会责怪我关键时刻掉链子吧。
但从体量来说,这个图书馆的确是面积巨大,我在这里首先参观了几个阅览室。每个阅览室内几乎都是一排排的书架,而旁边的写字桌上也丝毫看不出拥挤,这样的舒适环境真让人羡慕。
宽敞的阅览室
而后参观了该馆的古籍修复室,接励书记说从2014年开始,本馆成为了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并且是第一批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从去年开始正式开办了古籍保护方面的硕士专业。
古籍修复中心
因为我来到本校的时间已是近午,修复室的师生们已经离去,而我在这里见到了特藏部主任付莉老师,她向我讲解着这里的修复理念,尤其我在桌子上看到了一些奇特的修复材料和工具。
正在修整的书页
溜口
我的好奇让众位老师笑了起来,原来这几个小物件是她们发明的针插。付莉主任解释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她们不断地对一些小的地方进行摸索式的修订,有些小发明看上去并不高大上,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却颇为便利。
针插
参观完修复室,转而进入了特藏品展室。天津师大的特展室面积也同样不小,沿墙的四面摆放着几十个红木书架,里面放满了善本书。在中厅的位置,以玻璃展柜摆成了U字形,在橱内展放着本馆的一些珍本书。
特藏室入口
我在这里看到的第一部,就是海源阁旧藏的《韦苏州集》。我对这部书大感兴趣,是因为这部书在历史上有不少的争论,有人认定这是一部宋版中的精品,但黄永年先生却认为这是明翻宋。
《韦苏州集》
前一度,我在杭州遇到了成都的张启政先生,他向我出示的几部书中也有该书。张先生找到了很多依据,以证此书确实是宋刻本,其证据之一似乎就是嘉业堂善本书影。
特藏室内的书架
且不管这种争论结果如何,但能在这里看到海源阁旧藏的该书,还是有些小兴奋。付莉主任向我简述了本书的来由,让我初步了解了天津师大所藏之书原来有多个源头。
特藏室全景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