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仁杰(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二)

武则天想要建造一尊大佛像,于是她就让全国的和尚和尼姑每人每天捐出一文钱来,作为建造的费用。狄仁杰上疏谏阻,他说道:“当今的佛教寺院,在建筑规模上已经超过帝王的宫殿。建造这些寺院无法借助鬼神之助,只能依靠百姓出力。物资不会从天而降,终究要来自地里,不损害百姓,那么又怎能得到这些东西呢?(今之伽蓝,制过宫阙。功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他还说:“游方和尚都假托佛法,最终贻误百姓;他们动不动就在里巷修建经坊,连市场里也要盖起佛寺。佛教教化和诱导众生捐物的急切程度,甚至过于官府征收的赋税;僧尼作法事所需的物品,也比皇帝的敕令还紧急。(游僧皆托佛法,诖误生人;里陌动有经坊,亦立精舍。化诱所急,切于官征;法事所须,严于制敕。)”他还说:“梁武帝、简文帝父子对佛寺的无限施舍,等到三淮、五岭叛乱迭起的时候,大街上鳞次栉比的寺院佛塔,也无法挽救身危国亡之祸;全国各处都是和尚和尼姑,结果却没有勤王救主之师!(梁武、简文舍施无限,及三淮沸浪,五岭腾烟,列刹盈衢,无救危亡之祸,缁衣蔽路,岂有勤王之师!)”他又说:“陛下即使收齐了僧侣所捐助的资金,但这笔钱还不够建造佛像所需费用的百分之一。再说佛像庞大,不能露居旷野,即使修建一座百层高的殿堂,还得担心不能将它完全遮盖,况且其他堂前廊屋,也不能一点都不建啊!如来佛创立佛教,以大慈大悲为宗旨,哪里要劳民伤财,以设置浮华无实用的装饰!(虽敛僧钱,百未支一。尊容既广,不可露居,覆以百层,尚忧未遍,自余廊宇,不得全无。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存虚饰!)”又说:“近年来水旱灾害时有发生,边境又不安宁,如果为修建大佛像而耗费国库资财,又用尽民力,那么万一哪一个角落有灾难,陛下将用什么去救援呢?(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武则天答道:“您劝我行善,我又怎么能违背您的意愿呢?(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于是停止了这项工程。

武则天十分信任和推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没有哪一个大臣能比得上。她常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直呼其名。狄仁杰习惯于在朝堂上当面直言规谏,武则天也常常采纳他的建议,即使这样违背自己的本意。有一次,狄仁杰陪武则天巡游,途中遇到大风。狄仁杰的头巾被风吹落在地,他的坐骑也因受惊而无法驾驭。于是武则天命太子李显追上惊马,抓住它的笼头并将它拴好。狄仁杰曾多次因年老多病而提出退休的请求,武则天都没有答应。武则天在狄仁杰入朝参见的时候,还常常阻止他行跪拜礼,她说:“每当看到您行跪拜礼的时候,朕的身体都会感到痛楚。(每见公拜,朕亦身痛。)”武则天还免除了狄仁杰晚上在宫中轮流值班的义务,并告诫他的同僚们说:“如果没有十分重要的军国大事,都不要去打扰狄老先生。(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

辛丑,狄仁杰病世。武则天流着眼泪说:“朝堂上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师长了!(朝堂空矣!)”此后朝廷一有大事,如果群臣无法决断,武则天就会叹道:“老天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我的国老夺走呢!(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武则天曾问狄仁杰道:“朕希望能找到一位杰出的人才委以重任,您看谁合适呢?(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狄仁杰问道:“不知道陛下想让他担任什么职务?(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武则天说:“我想让他担任将相。(欲用为将相。)”狄仁杰回答道:“如果您所要的是文采风流的人才,那么苏味道、李峤就是合适的人选。如果您一定要找出类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荆州长史张柬之了,他的年纪虽然大了一些,但却是一位宰相之才。(文学蕴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武则天于是提拔张柬之作了洛州司马。几天之后,武则天又要求狄仁杰举荐人才,狄仁杰回答说:“我前几天推荐的张柬之,您还没有任用呢。(前荐柬之,尚未用也。)”武则天说:“我已经给他升了官了。(已迁矣。)”狄仁杰回答说:“我所推荐的是宰相的人才,不是用来作一个司马的。(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武则天于是任命张柬之为秋官侍郎。过了很长时间,终于任命他为宰相。狄仁杰还先后向武则天推荐了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人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唐代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治理天下的贤能之臣,都出自您门下。(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狄仁杰却答道:“举荐贤才是为国家着想,并不是为我个人打算。(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起初,狄仁杰担任魏州刺史,因为他施政仁爱宽厚,所以魏州百姓为他建造了生祠。后来他的儿子狄景晖担任魏州司功参军,贪婪残暴,成了百姓的祸害,于是老百姓又捣毁了狄仁杰的塑像。

狄仁杰既能力出众,又人情练达,所以在酷吏当道的时代,既保全了自己,又保全了李氏,还被武皇奉为“国老”,可谓是达人了。

(0)

相关推荐

  • 当一个老人颤巍巍来到床前,武则天知道属于自己的时代落幕了

    长安年间,深受武则天信赖的狄仁杰已经老去,武则天忧心忡忡,却又将一句不得不说的话出口:以后还能到哪里去寻找一位奇才并且使用他? 狄仁杰已经垂垂老矣,挣扎着问女皇帝:现在的宰相李峤.苏味道的资历很深,文 ...

  • 大唐名相狄仁杰的传奇人生(四):唐室砥柱,千古传诵

    晚年的狄仁杰,已经愈发成为武则天不可或缺的朝堂重臣,在这一时期,他不但向武则天推举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也丝毫不改直言敢谏的本色,甚至跟武则天当廷争执,而武皇通常会采纳狄公的意见. 堂堂的一代女皇为何会屈 ...

  • 中宗复位(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二)

    武则天病得非常严重,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兄弟二人居宫中执掌朝中大权.张柬之.崔玄暐和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在朝外密谋处死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张柬之对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 ...

  • 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一)

    左台中丞桓彦范.右台中丞东光县人袁恕己共同举荐太子詹事司直阳峤为御史.杨再思问道:"阳峤不愿意担任这种专门负责弹劾他人的职务怎么办?(峤不乐搏击之任如何?)"桓彦范说:" ...

  • 张昌宗之案(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

    鸾台侍郎.知纳言事.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安石上奏检举张易之等人所犯罪行,武则天下令将张易之等人交付韦安石及右庶子.同凤阁鸾台三品唐休璟共同审理.在此案还在审理的过程中,情况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八月甲寅(初一 ...

  • 杨再思轶事数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九)

    长安四年秋七月丙戌(初三),武则天任命神都副留守杨再思为内史. 杨再思这个宰相,专门靠阿谀奉承来取悦于人.司礼少卿张同休是张易之的哥哥,有一次他宴请朝中的公卿大臣.在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张同休拿杨再思开 ...

  • 裴怀古单骑树恩信(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八)

    桂州始安郡的仡佬族人欧阳倩造反,欧阳倩拥数万人马,攻陷了当地的一些州县,唐廷考虑选派一位精明强干的官员前往镇压.朱敬则推荐司封郎中裴怀古,他认为裴怀古文武全才,堪当大任,于是武则天任命裴怀古为桂州都督 ...

  • 非张卿家奴,何郎之有(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七)

    有一次,武则天宴请朝中权贵大臣.张易之兄弟的官职都在宋璟之上,但张易之素来惧怕宋璟,为了取悦宋璟,于是特意空出上位来请宋璟坐,并对他说:"您是当今第一人,怎么能在下位落坐呀?(公方今第一人, ...

  • 马怀素审案(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六)

    殿中侍御史景城县人王晙上奏为魏元忠申辩,宋璟对他说:"魏公已侥幸免死,现在您又来惹天子发怒,恐怕要倒霉啊!(魏公幸已得全,今子复冒威怒,得无狼狈乎!)"王晙说:"魏公忠正 ...

  • 魏元忠之案(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五)

    起初,左台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魏元忠曾担任洛州长史职务.在魏元忠到任以前,洛阳令张昌仪倚仗自己几个兄长的权势,每次到洛州长史衙门参拜都不按规定在庭下站立,而径直走上长史办公的大厅.魏元忠到任后,张昌仪 ...

  • 轶事数则之二(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四)

    侍御史张循宪任河东采访使,有一次他遇上疑难之事无法决断,心中十分忧愁.于是张循宪就问他的下属道:"这个地方有没有什么杰出的人才,可以与之商议事情呢?(此有佳客,可与议事者乎?)"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