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中山东一路13号海关大楼

中山东一路13号海关大楼系在江海关原址拆除重建。公和洋行设计,1925~1927年新仁记营造厂承建,钢框架结构。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带有折衷主义倾向。

立面一、二层为粗石墙面基座,入口为典型的希腊多立克柱门廊。中段砌花岗石,三至六层贯以石砌立柱,顶部层层收进的立方体钟塔表现出体积感和高耸感,呈装饰艺术派风格。

上冠以高四层的四方形钟楼一座,大钟有4个钟面,每面用12角棱形图案相组合,直径5米多,钟面上的紫铜长针,每根重约60公斤。 顶部大钟仿照英国伦敦国会大厦的大钟式样制造,先在英国制造后运到上海组装,当时花费白银2000多两,可谓亚洲第一大钟。此大钟为当时亚太地区之冠。

大楼前部门面外墙以花岗石饰面,后部一、二层花岗石墙面、三层以上墙面饰以深褐色泰山面砖。街面层入口处有四根典型的希腊陶立克柱式门廊。入口内进厅中央设有八角斗形藻井,四周有8幅小粒彩色马赛克镶拼的帆船海事图案,工艺精湛,金碧辉煌。

一至六楼的楼面都有大小不同的门厅,门为铜框嵌花格玻璃制成。大厅、门厅的地坪、楼梯、走廊都为马赛克铺砌。二至六楼各室皆铺柚木拼花地板,天花板则以石膏塌花涂金而成.

底层大厅装饰呈简洁的希腊文艺复兴式,中央顶部有八角形藻井,其八面各有一幅彩色马赛克镶嵌的帆影海事图案,美轮美奂,工艺精湛。通过钟楼蜿蜒曲折的楼梯,可以一睹历经岁月变迁的大钟。老式消防栓凝聚了无言的记忆。

空间格局、底层大厅、八角形马赛克拼花藻井、各层门厅、马赛克地坪、天花线脚、木质拼花地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发[1996]47号文件,“上海外滩建筑群”的组成部分,1996 年11 月2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近代建筑(沪府办发[1989]62号文件,1989年9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2915190000011 江海关大楼民国外滩街道

鸦片战争前,上海海关原设在县城东门外,称“江海关”。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在北门外现址处建造一所关署称为“新关”或“北关”。咸丰三年(1853)小刀会占领上海县城,北关关署被烧毁。1857年在原址重新建成古庙式的关署。光绪十九年(1893年)又改建成为哥特式,屋顶上设一座小型的海关大钟。民国14年重建现大楼是,建筑外观属折衷主义建筑风格,门廊是复古主义的。

上海解放前夕,上海人民保安队总指挥部曾设于该大楼的4楼。

海关大楼顶部是钟楼,钟楼里有中国最大,建造最早的海关大钟。除了伦敦的大本钟和莫斯科的红场大钟,这是英国whitchurch公司设计制造的世界第三大钟。外国人模拟伦敦大本钟(BigBen)的名字将海关大钟称为大清钟(Big Ching)。钟楼完全按照当时英国威斯敏斯特宫(现英国国会大厦)钟楼构造,报时音乐业与之相仿,为“威斯敏斯特和声”。钟楼旗杆的位置是1920年代外滩天际线的标志点。钟楼自1927年建成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外滩最高的建筑,至今高度仍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钟楼。大钟仿英国伦敦国会大厦的大本钟式样构造,是从英国定制后运会上海的,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大钟。紧挨着大铜钟的是一个重达135公斤的大锤子,每逢整点,它就敲击大铜钟,发出雄壮的当当声,通过四面安装的几十个扩音喇叭,把声音传出去。

1928年1月1日零时,在浓浓的夜色中,海关大钟正式敲响了它的第一声。从此,悠扬的钟声每天在黄浦江上空回荡。几十年前,海关钟声可以传到吴淞码头,全上海都听得到。现在上海的高楼大厦多了,钟声被层层高楼阻挡。城市的发展,就这样把过往岁月里的生活细节遮盖了。不过,钟声还会一年又一年地不停地敲响,只是,在“文革”开始报时曲改为《东方红》了。1986年10月英国女皇伊丽沙白二世访问上海,经批准,决定将海关钟楼恢复原状,又从国外进口了相同的玻璃。沪东造船厂特地赶制了大钟里面的铁框架,专供拼装一块块玻璃之用,钟面恢复原状,机械打点也恢复,“文革”中使用的电子打点终止,海关钟楼又响起了《威斯敏斯特》乐曲。

1997年上半年,陆续有些华侨和旅游者,出于爱国主义感情,写信给有关部门要求海关大钟停放《威斯敏斯特》乐曲,上海海关按上级有关部门通知,从1997年6月30日零时起,停奏海关大钟报时《威斯敏斯特》乐曲,海关大钟照常机械运转,钟声仍准点响起,但无乐曲伴奏。经专家论证并经市委、市府领导同意,决定于2003年5月1日起海关大钟恢复播放《东方红》报时音乐,关党组接到市委宣传部公函后,高度重视并立即组织专人实施上海海关大钟奏乐报时系统改造工程,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顺利地按时恢复播放《东方红》报时音乐。如果说汇丰银行的建成意味着开始了对外滩城市轮廓的改变,那么在海关大楼建成后那映衬在天际的一圆一方,高低错落的建筑外廓才使外滩城市轮廓线趋于完善。海关是外滩最守贞洁的建筑,它始终如一,80余年来初衷未变。

(0)

相关推荐

  • 【阅读悦读|摄影】彭明《上海,直辖城市映像》

    [阅读悦读丨图说]倪熊<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北大红楼> 图文/彭明 [作者简介]彭明,1957年生,大学专科,公务员,网名卡拉扬,喜欢旅游,爱好摄影.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上海,简 ...

  • 中山东一路13号海关大楼

    中山东一路13号海关大楼系在江海关原址拆除重建.公和洋行设计,1925-1927年新仁记营造厂承建,钢框架结构.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带有折衷主义倾向. 立面一.二层为粗石墙面基座,入口为典型的希腊多立 ...

  • (35)中山东一路1号亚细亚大楼

    原名麦边大楼(麦边洋行).亚细亚大楼(英国壳牌石油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解放后上海市房地局曾设在此.马海洋行[英]设计,1913-1916年裕昌泰营造厂承建 ,钢筋混凝土结构,高七层,是当时上海最高的 ...

  • (35)中山东一路4号有利大楼

    中山东一路4号原为联合大楼(系当时多家洋行联合所建),后因有利银行[英]进驻,又名有利大楼.公和洋行设计,1916-1918年裕昌泰营造厂承建,是上海最早的钢框架结构建筑之一.折衷主义风格. 这块土地 ...

  • (35)中山东一路26号扬子大楼

    中山东一路26号是农业银行外滩支行办公楼,旧时这里是上最早成立的保险业机构之一杨子保险公司大楼.杨子保险公司全称杨子水火保险公司,是1862年由美商旗昌洋行大班发起创建的保险公司,开始只是构.外滩26 ...

  • (35)中山东一路10号汇丰银行大楼旧址

    中山东一路10号原为汇丰银行[英],解放后曾为上海市政府办公楼.公和洋行设计,1921-1923年德罗建筑公司[英]承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圆顶为钢框架结构.典型的希腊复兴新古典主义风格. 平面呈回 ...

  • (35)中山东一路2号上海总会大楼

    上海总会大楼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2号,1861年由在沪英侨发起创设,又名皇家总会.英国总会.上海俱乐部.海员俱乐部.这是在沪英侨最大的俱乐部,后改建大楼,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交场所.上海总会大楼,1909兴 ...

  • (35)中山东一路17号字林西报大楼

    中山东一路17号原为字林西报大楼.大楼为德和洋行设计,慎昌洋行完成结构设计,1923年美商茂生洋行承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古典主义风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发[1996]47号文件,"上 ...

  • (35)中山东一路9号轮船招商局大楼

     轮船招商局大楼 中山东一路9号,是外滩建筑群唯一一座英国乔治摄政时期的北美殖民地风格建筑.各层间都有明显的腰线,底层是石砌的外墙.正门两侧装饰有科林斯柱,门与窗均为拱形.朝向外滩的东立面二至三层前装 ...

  • (35)中山东一路24号横滨正金银行大楼旧址

    中山东一路24号原为日本横滨正金银行行址.该行1880年创立于横滨,1893年在上海设分行,后建造新楼.公和洋行设计,1923-1924年柯尔公司营造.高七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3425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