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技巧,你可以这样指导患者
胰岛素是由人体胰岛β细胞分泌的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能帮助细胞利用葡萄糖,保持血糖处于正常范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便需要从外源途径补充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外源使用的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降糖药物。胰岛素不能口服,目前只能通过注射吸收。在大多数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是需要自行注射胰岛素的,虽然现在的制剂注射很方便,但注射胰岛素仍然不同于往常所见的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单说这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就有不少讲究。
胰岛素注射部位多选择上臂外侧、臀部外上侧、大腿前侧及外侧、腹部(避开脐和膀胱)。因这些部位皮下脂肪较多、皮肤松软,且没有过多的神经分布,注射时不适感相对较小,也不容易产生误伤。
不同注射部位吸收胰岛素速度快慢不一,腹部最快,其后依次为上臂、大腿和臀部。
腹部
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在此部位的胰岛素吸收率达到100%,吸收速度快而且皮下组织较厚,能极大地减少注射到肌肉层的风险。在腹部注射时,注意不要在距离脐部5cm以内的范围内注射,并且要避开避开脐和膀胱。
上臂外侧
手臂的皮下层较薄,注射时要捏起皮肤,不方便患者自我注射时,可以请他人协助。该部位皮下组织的胰岛素吸收率约为85%,吸收速度较快。
大腿前侧及外侧
是较适合自我注射的部位。由于皮下层较薄,注射时要捏起皮肤。此部位皮下组织的胰岛素吸收率为70%,吸收速度慢。大腿内侧由于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适合注射。
臀部外上侧
臀部皮下层最厚,注射时可不捏起皮肤,但臀部的胰岛素吸收率低,吸收速度慢,使用较少,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还需按顺序轮换。同一注射部位内注射区的轮换要有规律,以免混淆。比如腹部,可以在距离脐部5cm范围外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轮换注射部位。
一种已经证实有效的注射部位轮换方案是:将注射部位分为四个等分区域(大腿或臀部等分为两个等分区域),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域并始终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轮换。在任何一个等分区域内注射时,每次的注射点都应间隔至少1cm,以避免重复的组织损伤。
胰岛素需要注射到皮下层,不能注射到深层的肌肉组织。在皮下脂肪薄的部位(如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前侧及外侧)注射,应当把注射部位捏起以增加皮下脂肪厚度,避免注入肌肉层,否则会引起血糖的大幅度波动。
注射部位参与运动时会加快胰岛素的作用,打球或跑步前不应在手臂和大腿注射,以免吸收过快引起低血糖。腹部注射一般不受四肢运动影响,但也不宜做剧烈运动。
严格遵守“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每天不同时间,注射不同部位”或“左右轮换”的原则,胰岛素才能“妥妥地”发挥功效。但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结的现象出现,应立即停止在该部位注射,直到症状消失。
来源:人卫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