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中国创新中心孙正洁:“我们聚焦本土性的创新项目,未来五年内重点关注类器官等三大领域” 丨专访

2018 年,中国医药市场达到 1370 亿美元,与 2008 年相比增长 240%,有望在 2023 年达到 1700 亿美元。业内预测,得益于政策的持续倾斜、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药物研发的快速发展,未来五年中国医药工业会呈现持续增长,主要增长点将来自于创新药。

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崛起,掀起了全球制药企业的中国 “上新” 浪潮。罗氏、强生、默克、辉瑞等知名企业相继在中国设立创新中心,从研发甚至技术转化环节切入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默克中国创新中心董事总经理、默克中国战略及转型副总裁孙正洁,是默克中国创新中心从建立到成长的最大推手,准确地说,从战略规划到落地实施,从一个人开始到整个专业团队和多个孵化投资平台及项目,她领导了默克创新中心在中国的生根和成长。“我们非常注重针对中国本地的创新,试图激发更多具有本土性的创新项目,” 孙正洁对生辉说道。

图 | 默克中国创新中心董事总经理(来源:默克)

2019 年 10 月 18 日,默克上海创新中心正式落成揭幕;11 月 15 日,默克广东创新中心也相继投入使用。从 2018 年 2 月默克宣布设立中国创新中心起至今已近 3 年,如今,默克中国创新中心启用也已满一周年。近期,生辉对话了默克中国创新中心董事总经理、默克中国战略及转型副总裁孙正洁,她与我们分享了陪伴创新中心成长两年多以来的经验心得,以及关于生命科学项目孵化的独特见解。

“内外兼修”,关注创新生态与技术跨学科应用

生辉:默克中国创新中心目前有哪几种孵化模式?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孵化体系?

孙正洁:孵化是默克中国创新中心的业务之一,我们会切入到创新的全链条,从最初确定战略方向、确定创新领域,到创意激发,再到项目初期狭义上的 “孵化”,我们都会参与其中,这整个链条又可以被称为广义上的孵化。在广义上的孵化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外部孵化和内部孵化两种模式。

我们非常重视开放式的创新。在外部孵化模式中,默克会利用默克中国加速器、联合研发、“黑客马拉松” 活动以及 2020“AI+" 创新超新星这样的项目选拔,来与拥有先进技术的初创公司和科研人员进行合作和互动。

另外,我们也非常注重内部的创新。激发员工创造力对于默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默克的传统,因为这对于企业文化的塑造和人才的留存都非常关键。例如我们的液晶业务,目前是我们非常核心的业务之一,默克在这个领域也长期占据着龙头位置,但在最初,这项业务其实源于几个默克员工自发产生并付诸实践想法。所以这种创新视野其实是根植在我们的文化和 DNA 里面的。

从地域角度来说,我们非常关注一些具有创新基因、形成产业集群的特殊地域的创新机会,也就是关注 “创新生态” 带来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默克在全球范围内选取硅谷和以色列等极具创新基因的地区作为孵化器的落脚点。在中国,我们设立了广州和上海两个创新中心,也正是因为我们要扎根在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圈。

同时,我们的孵化业务也和默克本身业务板块的特点息息相关。近几年,生命科学领域内 “跨学科” 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例如高性能材料逐渐应用到医药健康领域、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到疾病治疗。恰好,默克拥有医药健康、生命科学、高性能材料三大业务板块,三个业务板块之间其实有非常强烈的关联性,因此我们也关注如何能够跨越三大业务的一些边界,如何在跨部门跨学科的领域里实现合作和碰撞,并推动新的技术产生。

以上这些因素,促使默克形成了 “内外兼修”、同时专注最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关注技术跨学科应用的独特孵化体系。

生辉:默克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多种业务的跨国巨头,成立中国创新中心并孵化初创项目时具备哪些优势?

孙正洁:我们认为创新不是单一部门的任务,也不是只有科学家才能做的事情。默克拥有 352 年的历史,创新根植在我们的企业文化和基因之中,因此,整个默克的高度的好奇心和探索力就是我们从事创新的优势之一。

另外,默克拥有全球网络,有能力为中国的初创公司在技术上和全球业务拓展上提供良好的助力,这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意味着更高的起点。

其次,在默克 352 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亲身经历了很多起起落落。我们经常说 “新冠疫情不是默克经历的最严峻的挑战”,我们还经历过战争和多次的经济危机,所以在面对新冠的时候,我们着眼的反而是长远的发展。这种关注长期前景而不是短线投入的视角,放在创新的过程中是尤其重要的。

最后不得不提我们的产业优势和平台优势。默克中国创新中心为初创项目提供加速器和种子基金,这两大平台都拥有完善和成熟的组织、筛选、评估流程。同时,默克的全球网络对于创新、尤其是内部创新,同样是非常有帮助的。

生辉:创新中心在寻找标的和孵化公司上,总结出了哪些独特的方法论?具备哪些特质的初创公司会被默克选中?

孙正洁:我刚才提到了默克的 “孵化全链条”,也就是从最初确定战略方向、确定创新领域,到创意激发,再到项目初期狭义上的孵化,我们都会参与其中。在这一整个流程中,我们一方面会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合适的筛选标准和对关键节点的评估体系,包括 TMRO—— 技术、市场、资源、组织,优秀的项目可以进入到下一阶段,并且会获得更多资金和资源支持;另一方面,我们会在项目的早期适当放宽要求,给予项目更多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

同时,我们非常注重针对中国本地的创新,在早期阶段,我们会通过默克中国创新委员会来进行审评,等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再进入默克全球创新委员会来进行评估,这能够确保项目在早期的自由度,激发更多具有本土性的创新项目。

在价值观上,我们秉持 “技术向善” 的原则,希望初创项目的价值观与默克是契合的。

此外,我们还会关注项目是否契合默克的发展方向,如果项目处在我们重点关注的创新领域中,或者与我们的关键业务部门能够形成良好的联动和协同,我们会重点跟进。

未来五年将重点关注类器官等三大领域

生辉:未来五年内,创新中心会重点关注哪些生命科学、医疗健康的技术领域?

孙正洁:首先,我们非常看好类器官技术的前景。这个领域是我们从今年年初开始重点关注的。在去年的时候,类器官这个战略方向经过了创新委员会的批准,确定成为默克 “China for global”(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探索性创新平台。类器官通过 3D 细胞体外培养模拟人类器官,未来在基础科研、药物研发和精准医疗上都会起到关键作用。而肿瘤类器官复制肿瘤组织的多样性和生物学特性,相比起传统的肿瘤细胞系模型或动物模型,肿瘤类器官能够更好地模拟肿瘤细胞的状态,同时能够更快、更好培养,更容易形成商业转化,所以我们非常看好它的前景。

无论是从前端的技术路径,还是终端的应用场景,类器官和默克的生命科学以及医药健康业务都有很强的协同性。同时,中国市场在类器官这个细分赛道也有其独特优势,临床巨大的肿瘤患者基数,不仅能够为类器官储备提供充足的样本来源,也预示着广阔的终端应用市场。因为这两个内外部结合的契机,类器官就成为了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我们目前已经与科研机构和初创公司在进行创新探索或是联合研发,希望能够推动这个领域的技术发展。

其次,人工智能健康解决方案是默克 “基于中国、面向中国 “的重点关注领域。这个领域从去年开始,我们就积极地通过创新中心与初创公司进行合作,也展开了投资上的探索。关于人工智能健康解决方案这个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技术来影响医疗健康行业整个价值链,比如提供效率、节省成本、提高客户体验等等。在这个大领域内,我们主要关注的机会领域包括利用 AI 辅助手段来提升默克在优势领域内早期诊断率和整体诊断率,比如帮助医师进行优质胚胎的挑选,从而预测试管婴儿成功率,也就是我们的 “智能胚胎打分” 项目;以及利用 AI 对慢性病患者的随访及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利用 AI 辅助临床研究,优化临床试验等。在这些过程中,AI 都是非常关键的。

另外我们也会关注液体活检技术和清洁肉,这是默克全球的创新领域。比如清洁肉(人造肉),它看似和生命科学没有关系,实际上使用到的也是我们在生命科学领域内的、cell culture 和 process solution 方面的专长。

此外,我们还会看一些与材料有关的其他领域,例如生物电子,其实它的应用场景也是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其他的还有神经形态系统等。对于这些领域,我们认为在未来 3-5 年内都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生辉:在揭幕一周年之际,创新中心取得了哪些可以透露的进展和成果?未来创新中心会秉持怎样的发展策略?

孙正洁:回顾默克中国创新中心的发展历程,当时我们的 CEO 在中国拜访了多家重要合作伙伴,也看到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存在的大量机会,因此在 2018 年 2 月,创新中心正式宣布成立。

2019 年,我们推出了加速器项目,并推出了内部的创意激发项目,在 50 多个 idea 中有 2 个优秀项目进入了早期孵化 pipeline;10 月和 11 月,我们在广州和上海的创新中心相继开业,也是在 10 月,我们推出了种子基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孵化链条,为之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 2020 年,我们更多地去思考 “如何补充 pipeline,将我们的认知和沉淀转化成为项目成果” 这个问题。这一年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很多个 “第一次”。在投资方面,我们完成了一项投资,还有更多个投资项目已经通过了审批,不过具体细节暂时不能披露;在创新方面,我们重点关注一些对中国具有深刻意义的领域(例如 AI 健康解决方案和类器官),在这些领域内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 AI 健康解决方案领域已经有 7 个项目。

此外,默克中国团队今年第一次获得了默克内部创意激发大奖(Merck Innospire );针对新冠疫情,我们在今年 2 月就推出了大流行和新冠的研究资助基金,并且收到了全球超过 600 个方案;我们重视创新生态,因此今年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并形成一份白皮书,在 11 月的进博会上进行发布。

生辉:默克在投入非常多的研发费用去做内部研发的同时,也不断地和初创公司、科研机构通力合作。相比起国外而言,国内虽然拥有政府领导的产业园区、小型孵化器和 Big Pharma 的产业孵化中心,但整体来说科研和商业的链接暂时还不够紧密。您认为,在中国创新生态的背景下,默克中国创新中心能够在科研和商业的链接上发挥哪些作用?

孙正洁:创新、赋能初创公司、推动技术的商业化,的确不是单凭某一方就可以做到的。不管是政府还是第三方的孵化机构,都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但其实对于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而言,我们的优势对初创项目来说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政府和一些第三方孵化机构往往无法提供的。政府可以提供空间和资金,但它不能够提供对于产业的认知;第三方孵化机构可以提供一些商业模式上的建议,但它们缺乏将一个产品从研发到生产乃至最后推向市场的经历。

默克作为一个拥有产业背景和积淀的公司,我们的优势也正在于对产业的理解和技术沉淀,对于研发过程的了解,以及在渠道和客户基础方面的优势。我们能够提供的不仅包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经验。这是我们在这个创新生态里有能力做到的事情。

生辉:未来创新中心会秉持着什么样的发展战略?

孙正洁:初心不改。我们的初心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是带动合作伙伴和默克自身的成长,第二是将有价值的技术推向市场。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