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使人心衰?研究发现穷人心力衰竭死亡率更高
心力衰竭,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心脏血液淤积,周身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尽管目前已有一些治疗方法可以使病人活得更加长久、质量更高,但该病仍是一种 “不治之症”。
据美国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the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的数据显示,全美大约有 570 万心力衰竭患者。
日前,Journal of Cardiac Failure 刊载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分布并不均匀,在更加贫穷、社会剥夺更多的地区,患者的死亡率更高。
克利夫兰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Hospitals Cleveland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员对 1999 至 2018 年间全美 3 千多个县,约 125 万名死于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
在调整了样本年龄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各县心力衰竭的平均死亡率为每 10 万人中 25.5 例死亡。在社会经济剥夺率较高的县,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较高,且该联系不受种族、族裔、性别和城市化程度的影响。
该研究采用两个社会剥夺指数,分别是地域剥夺指数(ADI,基于就业、贫困和教育等)和社会剥夺指数(SDI,基于收入和住房)。ADI 衡量的剥夺水平约占各县心力衰竭死亡率变异性的 13%。这一风险等级与肥胖、糖尿病等其他公认的心力衰竭风险因素类似,而 SDI 衡量的社会因素则占了这种变化的 5%。
该研究显示,从 1999 年到 2018 年,美国穷县、富县间心力衰竭死亡率存在的这种显著差异并未随年份的推移而发生明显变化。
“对心力衰竭死亡率趋势的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在过去 20 年中一直存在。” 本研究第一作者 Graham Bevan 博士说。
Bevan 博士及其团队称,获得医疗保健机会减少、护理质量不达标以及健康素养低下等一系列因素可能是导致贫困县患者死于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的原因。
他们还指出,成功治疗心力衰竭需要患者坚持执行复杂且往往价格昂贵的药物治疗方案。
“无论如何,社会经济剥夺和心力衰竭死亡率之间存在很强关联,这表明,对采取措施降低社会剥夺可能会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不仅如此,在社会贫困程度较高的地区,加强心力衰竭的预防,效果可能更好。”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认为积极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危险因素也可以显著降低其患者死亡率,这些临床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发作、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瓣膜疾病等。
“当然,这并不是说如果你生活在某些县,就更容易死于心力衰竭。” 论文的合著者、哈灵顿心脏和血管研究所(University Hospitals’ Harrington Heart and Vascular Institute)的心脏病专家 SadeerG.Al-Kindi 博士说。
“在应付医疗保健服务不足引起的差距方面,大学医院经验丰富。借助这项研究,我们可以更加体贴全面地为患者设计出更好的医疗方案。”
当然,作者也承认,依赖于死亡证明上所给出的信息是本研究的局限性之一,因为这些信息可能并不完全准确。
责任编辑:孙瑞妮
参考: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poverty-linked-to-higher-death-rates-from-heart-failur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