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一季报全部爆发,哪些才是货真价实的高增长?
转载的文章里面写到的公司我并没有研究过,不代表我的观点,转载是出于推广公众号的目的,保持公众号的热度,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是我的观点。 而且有些转载的文章里面有回复关键字索取资料的做法,大家不要在我的公众号回复,是要到原公众号回复。
所有的CRO一季报都出炉了,全部是高增长,但是不要被“虚高”的增速所迷惑,到底哪些是货真价实的高增长?哪些是没有现金流入的纸面财富?我们必须要搞清楚!
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一个价投,咱们的买入依据是看估值的,所以利润的含金量直接影响到市场给予的估值。
下面有四张表格,是我统计的5家公司的四个方面的数据:营收、归母净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核心利润。
这里的核心利润是把归母利润剔除掉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后得到的值,由于昭衍新药今年刚刚在港股募集了大笔港币资金,产生了6779万的汇兑收益,这笔钱我也从归母利润里剔除掉了。
由于去年各家公司受疫情影响的程度不同,比如泰格的主营业务为临床实验,是受影响是最大的,所以为了公平起见,我统计了两年的复合增长速度,这样能在一定程度规避疫情影响。
营收方面,从2019到2021年这两年间,昭衍的复合增长速度最快,达到64%,不过今年的营收增速是最低的,只有29.9%,这是因为昭衍去年一季度的增速太高了,为107.9%。
复合增速排第二的是康龙化成,为39.67%,且增速比较稳定;而药明康德虽然今年的增速比较高,但这是由于去年的增速低一些,只有15%。
泰格的增速并没有超预期,很多人应该是期望今年泰格的临床业务会有一个报复性增长,但实际并没有,看中报会不会加速。
由于药明和泰格都有非常大额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所以这个归母净利润是严重失真的,大家看看就好,我们重点看下面的表3和表4.
2021年一季度,药明有6.9558亿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而去年同期是负的1.4634亿,这一正一负相差了8亿多,泰格则更加吓人,今年的这两项共计4.7054亿,比归母利润还多。
最后用表2减去表3得到下面的核心利润,实际上机构调研时和公司聊的也是核心利润,它们叫调整后利润,还会有一些其它需要调整的项目,这里我主要剔除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因为这两项金额最大。前面说过,对于昭衍新药,还额外剔除了6779万的汇总收益,因为目前昭衍新药的利润绝对值比较小,这笔钱的影响非常大,必须要剔除。
最后,我们得到上面的核心利润表,可以看出,康龙和昭衍仍然是复合增速最快的两家公司,所以它们依然是我的首选。
另外关于估值方面,我用核心利润去算了一下估值。
药明康德过去4个季度利润:2020Q2 + 2020Q3 +2020Q4 +2021Q 1核心利润 = 34.6142亿,目前市值3921亿,对应TTM PE 为113X;
泰格医药过去4个季度利润:2020Q2 + 2020Q3 +2020Q4 +2021Q 1核心利润 = 14.7996亿,目前市值1404亿,对应TTM PE 为94X;
昭衍新药过去4个季度利润:2020Q2 + 2020Q3 +2020Q4 +2021Q 1核心利润 = 3.1876亿,目前市值433亿,对应TTM PE 为135X;
而康龙化成和凯莱项几乎没有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百万元级别,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目前软件显示的TTM PE已经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其真实估值水平,分别为99X和104X。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康龙仍然是我的首选,因为它的估值最低,业绩最稳定,未来成长性也不比其它CRO差。
昭衍业绩不错,但目前估值偏高,只适合持有,不适合建仓。
药明康德估值也略高,且业绩没有康龙稳定,不过因为是龙头,自然少不了资金关注,所以享受一定的龙头估值溢价也是正常的。
而泰格的业绩不好预判,非经营性收益比较多,虽然软件上显示的估值比较低,但如果用核心利润来算PE的话,其估值并没有低太多。
凯莱英属于重资产,业绩的增长依赖严重于产能提升,增长速度会慢于其它CRO,不是我喜欢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