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茂兰
大学一毕业,在茂兰一待就是23年,从护林员到局长都体验过,用双脚丈量了茂兰的山高水远,用热心感悟了茂兰人的本真豪情。因工作变动原因离开茂兰以后,又有多次来到茂兰,或者是陪人来,或者是因工作需要来检查或采集标本,每一次都依然以茂兰人自居,在内心深处仍旧肯定自己是茂兰人。
为了组织科普(自然教育)进社区活动,30多年来第一次以客人的身份再到茂兰。一路上少言寡语,却是感慨万千。本来闭上眼睛对茂兰的路、茂兰的山、茂兰的树、茂兰的水、茂兰的人们都历历在目,但真到了茂兰保护区内,行进在那平整的道路上,似乎已经有些陌生。那入口处旅游管理人员铁面无私的态度,当地群众那捻的表情,还有那些依稀已改变了的道路、稀稀疏疏的客人,这一切都似乎与当初的景象相去甚远。
等到了甲乙,曾经红火一时的汽车营地显得格外冷清。部分接待设施还在,只是游客稀疏得很。那些当年栽下的树已经长到十多米高,那些果树已经结满了果,在杉树林中甚至还放置上了小凳小桌。寨子还是那么干干净净,当地的村民还是那么热情。
放下行李,还是习惯性的进到农家的厨房,走走看看,看有什么忙可以帮。忙着炒菜的女主人猛然认出了我,带着激动的语气说:哎呀,是您来了呀,这些年您头上的头发怎么白了呀?想想也是,不过离开了几年,曾经满头的青丝,如今已经花白。
热情的寒暄之后,我了解了一些情况。这些生活在保护区内的群众,他们被当初那红火的旅游态势和经营管理理念所吸引,大胆地通过贷款等形式筹集资金,改善旅游接待条件。本来满怀希望通过生态旅游改变生活状态,改变生产方式,眼看银行的欠款就会还上,但却由于种种原因,经营理念变了,旅游似乎也不景气。曾经那家经营公司会想到当地人的利益,但如今群众赚不赚钱似乎与现在的公司没有关联。
再到青龙潭,再看那些树,那激起的浪花,那澎湃的河流,那奔涌的瀑布,还有那瀑布后静谧的潭水,湛蓝湛蓝的,让人感受得到它深厚的内涵。那些盛开的兰花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才不管人们是否会去关注。
一切都似乎很熟悉,又一切似乎已经陌生。也许,这一切正是人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