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远去的土灶台

2021-04-27 08:30:00

这些日子,每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常常在梦境里穿行,在故乡的烟雨中徘徊。饱经风霜的老树在浅睡低眠,孤独寂寞的老屋亦沉默无语。脑海中忽然想起老家的土灶台,那红红的灶火,那袅袅的炊烟,心里顿时就升腾起有一种触手可及的喜悦和温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离家久远的孩子,满含着辛酸和委屈,蓦然找到了那条回家的路。

记忆中老家的堂屋里东西两边有一大一小二个土灶台,大灶台与东屋的土坑相连,小灶台与西屋的土炕相连。大小灶台都用土坯垒积而成,灶台和灶膛都是用黄土掺着麦穰和好的泥抹成,即光滑又不易开裂。一口八印大铁锅端坐灶台,日映朝霞,夜煮星辰。陪伴着灶台身边的永远是那只吟唱不停地老风箱。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久伴灶台,风箱每天被烟熏火燎染成了岁月沧桑的颜色。听母亲说,这只风箱是祖辈传下来的,风箱的拉杆被岁月打磨得又细又长,闪着紫黝黝的光,风箱拉杆的手柄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木纹清晰锃亮。

小时候,总是在母亲“咕咚咕哒”的拉风箱声中醒来。还未睁开惺忪的睡眼,先闻到了灶台上的铁锅里,飘出的熟透的甜丝丝的地瓜的气息或玉米糊糊的香味。每到天寒地冻的日子,母亲总是先把我们哥四个的棉裤棉袄在灶台前烘烤的暖暖的热热的,我们穿在身上,暖在心里。那时候,我和哥哥们还小,家里的所有家务都是母亲自己操劳。懂事的大哥和二哥就会在母亲拾掇锅的时候,一个拉风箱,一个往灶膛里填柴草,帮着母亲做饭。拉风箱看似轻松,实则不易,用力太大,很容易把灶膛里的燃烧的柴禾吹出来,用力太小,柴草很易沤烟呛人。如果逢上阴雨天,柴禾返潮,烟囱倒吹,满屋子浓烟弥漫,呛得人满眼流泪直咳嗽。

那时,偶尔会有人家在炼油葱花或煎咸鱼的,诱人的香气就会弥漫在房前屋后街头巷尾,飘遍大半个村子。在那些缺油少盐的日子里,人们的味蕾变得特别敏感,那是因为他们尝尽了生活太多的酸甜苦辣。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土灶台不灭的烟火点亮了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期待与渴望。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土灶台成也为了田野里一季季一茬茬庄稼最终的梦想和归途。收获时节,秸秆和粮食在田野里难分难舍,而不久之后它们又在灶台相见相聚,秸秆在灶膛里尽情燃烧,食物在铁锅中慢慢熟透,它们或者化作缕缕青烟妖娆而舞,或者变成营养热量让人牵肠挂肚,它们以优稚的姿态在土灶台上演绎着生命的涅槃和最后的绝唱。只要有了土灶台,无论是奢华还是简单,一日三餐,成为人们在繁琐和沉重的生活中留给自己的一抹亮丽颜色。

遥想千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发明火种以后,便刀耕火种,凿石为锅,垒石成灶。灶台也就成为了远古人类逐渐向现代文明过渡的主要标志。后来,随着冶铁技术的发明,逐渐用铁锅取代了石锅。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也不再四处漂泊,逐渐定居下来。土灶台也就成为了每个集体或者家庭必备的标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不但要面对社会的动荡和各种伤害,更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灾害和疾病的侵扰。那时,缺医少药,人们生病也只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而平时与人们接触机会最多的土灶台的又一重大作用逐渐初露端倪,著名中药'百草霜'和'伏龙肝'诞生了。百草霜就是由各种杂草作物秸秆及枯枝树叶,长年累月烟熏火燎而依附于灶膛内铁锅表面的锅底灰。而伏龙肝则是土灶台内部烧焦的黄土块。它们都具有消炎止血消肿止痛止泻等许多作用。

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对土灶台有一种原始深沉而又难以割舍的情感。它不但解决了人们的一日三餐,还帮助人们祛除各种疾病之苦,在古代人们的观念中,它一定是上天派来拯救穷苦百姓的神仙。《周礼》云:灶君熬百草,只愿炼仙丹。二郎先谢过,为民解疾苦。就这样,“灶神”从中国古代的神话中穿越千年向我们走来。时至今日,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祭灶日,人们还会在灶台前,摆上各种贡品,焚上几刀纸,虔诚地顶礼跪拜,说出心中最美的祝愿。

土灶台,千百年来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期盼与寄托。它不但在一席一宴中蕴藏着一方水土,更在一滋一味中融溢着万般情怀。而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就是灶里有烟火,屋里有温度,心里有牵挂。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土灶台虽然与我们已渐行渐远,但它那不灭的灶火,缭绕的炊烟,老家的味道,依然让我们热情似火,依然与我们血脉相连。


审阅:张贤德

简评:全文以灶台为线索,描写了对灶台过去的深情思念,日映朝霞,夜煮星辰。它不但解决了人们的一日三餐,还帮助人们祛除各种疾病之苦,以此来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挂念。

终审:严景新


作者:钟光武,笔名潍水晨钟。

编辑:卜一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

(0)

相关推荐

  • 程俊||乡村土灶 心中永远不会磨灭的情怀

    春节前,我回到了老家,家里的一切如旧.稍息片刻,就到厨房煮饭,占据厨房的大部分空间的依旧是那憨憨的半圆形土灶,围着灶台转了一辈子的奶奶已经不在了,母亲也已年迈,不知不觉,围着灶台转的人已经换成了我.我 ...

  • 故乡,父母不在了,也就没有了“乡愁”

    故乡,父母不在了,也就没有了“乡愁”

  • 坡刘村史 民俗 灶台与风箱

                  灶台与风箱 现在的厨房里,人们使用的多是煤气灶和燃气灶,最不行的,也都使用煤炉子,昔时家家户户都有的大锅灶台--坡刘村人称其为锅头--已几近消失. 过去,坡刘村人是烧柴火做 ...

  • 【西散原创】吴燕妮作品 | 乡村土灶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周末,我回了一趟父母家,看到母亲在老屋 ...

  • 尤溪风物·柴火灶

    吃灶饭,拜灶公.过年灶火烧得旺旺的,福旺.财旺.事事旺. 尤溪风情第59篇原创推文. 烧火做饭 尤溪风情 我们用来烧火做饭的柴火灶历史悠久. <说文解字>中说:灶,炊穴也.早在远古时代,我 ...

  • 陈晓春丨怀念儿时的老土灶

    小时候,农村家家户户做菜做饭用的都是老土灶,砖砌的灶台,大铁锅.小汤罐,高高的烟囱穿过屋面伸向天空,每到做饭时节,整个农庄炊烟袅袅,很有一番乡村风味. 农村土灶很有讲究,砌灶时一般要请先生看风水.定朝 ...

  • 温暖的灶台

    温暖的灶台 文/周翠珍 我是吃着柴火烧出的饭菜长大的.几十个春秋过去了,我依然留恋灶台上的光阴,留恋灶台上的温情,留恋灶台上氤氲出的饭香,留恋围着灶台吃饭的那一刻时光. 那个时候,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一口 ...

  • 乡土散文丨儿时的土灶台

    文/江浙一兵 图/来自网络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一年冬至夜,仿佛又闻到了儿时故乡土灶台煮长饺子的香味,我下意识地咽了一下口水,不知不觉离开故乡已有35年了,思乡的情愫倾刻间在冬至夜滋长,我的思绪也早已飘 ...

  • 乔加林 | 远去的符号——土灶台

     作者简介 乔加林,男,70后,出生于江苏泗洪:1989年3月入伍,2001年部队转业回到泗洪:系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泗洪县作家协会理事:供职江苏省泗洪县交通运输局.爱好写作,作品散见于< ...

  • 乡土散文:“老灶台”的昨天与今天

    文:杨晓光 图:来源网络 近年来餐饮部门推行"明厨亮灶"工程,将操作间.凉菜间等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通过直观形式或视频方式予以展示,使"后厨"可视.可感.可知. ...

  • 乡土散文:家

    老家怀想 家对我来说太普通了,可什么是家呢?是高楼别墅还是民房土瓦?是生活的港湾还是不老的牵挂?家对我来说就是父母住的地方,有父母就有家.有一首歌唱得好"家有父母的情,家有父母的爱,父母在家 ...

  • 乡土散文:交公粮

    难忘那时交公粮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并且亲身经历过多年的交公粮过程,品透了交公粮的滋味.而这种在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制度,于2006年给全部取消了.那一时刻的如释重负之感和无比愉悦之情,充满 ...

  • 乡土散文:菜窖

    记忆中的菜窖 "菜窖"一词对于现在人来说可能是陌生字眼.可对于我这个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因为小时候北方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菜窖.菜窖是北方农村用来储存 ...

  • 乡土散文:老屋依旧在,无处话凄凉

    任凭时光如何变迁,留在心底的那份记忆是无法忘怀的.曾经满园的欢笑,吵吵闹闹,鸡鸣狗叫,上树爬墙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而有些人却再也见不到了. 再一次老家,回到爷爷奶奶曾住过的老屋,心里 ...

  • 乡土散文:推磨

    磨道·推磨·磨面 总有一块热土令人魂牵,总有许多往事记忆犹新. 一个阳光明媚星期天,我回到五十里外的老家.吃过午饭,闲着没事儿,出大门右拐正北走了百十米远.走到路口往左前方看,有一块不太规则.有点艺术 ...

  • 以张文翰散文《忆母背柴》为例谈乡土散文的重构和本土化语言之美 || 作者 尹新武

    乡土散文的重构和本土化语言之美 --以张文翰散文<忆母背柴>为例 作者    |    尹新武 乡土散文是和乡土小说并驾齐驱的重要文学现象.随意翻开一本中国散文集子,其中有不少我们耳熟能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