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本草:杜仲、杜仲叶
杜仲,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名称的由来,清代张志聪在《本草崇原》解释说:“杜字从土,仲者中也,此木始出豫州山谷,得中土之精,《本经》所以名杜仲也。”早在南北朝的《名医别录》中记载说杜仲“生上虞及上党、汉中”,即在今河南、山西、四川一带。陶隐居又云:“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状如厚朴,折之多白丝为佳。”也就是以四川巫山县、河北省宜都县为佳,并首次提到了优质杜仲的特征。到了北宋时期,《本草图经》中则说“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亦有之。”说明杜仲在陕西、河南也有栽培,产地拓展。而今的杜仲多产于云贵川陕湘地区。产地较多,资源丰富,是我国杜仲的优势。杜仲炮制最早见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载“凡使,先须削去粗皮,用酥蜜和作一两炙之尽为度,炙干了细锉用。”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提出“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的理论后,则基本统一为盐水制。
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载杜仲“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杜仲具有降压、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免疫力、改善脑血管痉挛、抗骨质疏松、抗衰老、神经保护及利尿等药理活性。青娥丸最早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主要为杜仲、核桃仁、补骨脂,该方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均得到证实。独活寄生汤出《备急千金要方》,由独活、桑寄生、杜仲等组成,通过传统“祛风湿、补肝肾、养气血”的方法可发挥抑制炎症反应、镇痛、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软骨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平衡、改善血管循环等作用,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明代《本草正》始载杜仲可“暖子宫,安胎气”,杜仲也被用于妊娠漏血、滑胎,先兆流产。杜仲安胎主要是通过松弛子宫平滑肌而实现的。
传统药用杜仲的部位为树皮,但杜仲需生长15~20年以上才能剥皮药用。《本草图经》载杜仲“初生嫩叶可采食”,“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干末作汤”。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杜仲”项下引用《本草图经》载“杜仲初生嫩叶可食,谓之檰芽”。清朝《广群芳谱》中再次阐述“杜仲嫩叶可食”。杜仲叶为原料的各类健康产品在日韩备受青睐,风靡大街小巷。而今,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杜仲叶和杜仲皮相比,活性成分基本相同,药理作用相似。2015版国家《药典》中已将杜仲叶收录在内,载其功用为“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与杜仲皮相同。此外,《本草图经》尚载“花、实苦涩,亦堪入药”,提示我们杜仲的花与果实也有药用功效。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杜仲花、杜仲果也会出现在我们的中药学教材与药典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