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写的正史:篇幅最短却拖稿47年

文|江上苇

梁、陈、齐、周四朝的时间跨度并不长,从公元502年(梁朝建立)至公元589年(陈朝灭亡),前后不过短短87年,且距编撰四书的盛唐之世不久。编撰者们手里的材料极其丰富。且不说档案文献煌煌充栋,甚至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也都还健在,正被大唐皇帝圈养在长安城里,所以令狐德棻才说“当今耳目犹接,尚有可凭”呢!

眼前摆着瀚若沧海的现成材料,既不需要掘碑释简效商博良,又不需要寻访江湖学司马迁,那编撰者们还有什么好挠头的呢?

先来看看篇幅最为短小的梁、陈二书是怎么写的。

梁、陈二书,始撰于姚察(533—606年)。姚察初仕于梁、陈,陈亡后入隋,隋大业二年卒于洛阳。“名下定无虚士”就是称赞他的典故,隋文帝也曾夸奖“闻姚察学行当今无比,我平陈唯得此一人”,足见其水平是相当可以的。

姚察从陈末即着手修编梁、陈两代史,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正式奉敕修史,但他只修及《梁书》的一半,《陈书》略作数篇,就去世了。如 《梁书》中前期人物列传26卷,篇末赞论题有“陈吏部尚书姚察曰”的,就是他的原作。姚察去世后,适逢隋末之乱,修史工作暂时搁置了一段时间。

大唐武德四年,唐高祖接受令狐德棻的倡议启动梁、陈、齐、周、隋五代修史工程。姚察之子、时任秦王府学士的姚思廉(557—637年),就是钦定的《陈书》修撰者。而《梁书》则钦定由南齐皇室疏属萧德言修撰。

贞观三年,唐太宗又以魏征主持修史工程,姚思廉除仍修《陈书》外,又加修了《梁书》——梁篡南齐,让萧德言编梁史略显尴尬,也难持中允。另外,他又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马,政治上显不如名列秦府十八学士的姚思廉可靠。

就这样,小姚在老姚的旧稿基础上又搞了7年,到贞观十年(636)才最终正式交稿,呈太宗皇帝审阅——次年,姚思廉就去世了。

且拿梁、陈二书与《宋书》作比。刘宋短短60年历史,沈约仅用一年时间便修了100卷,而梁、陈二书加起来才92卷。姚氏父子两代文豪,又几乎是以当时人著亲历史,著作条件也优越得无以复加,二书篇幅在廿四史中还是最短小的,竟然前后拖稿47年之久,直到小姚临死才悻悻交稿。

就这,咱还敢说这题目不难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