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在家乡过春节

记忆在家乡过春节

春徽

  小时候,学校一放寒假,我们就盼过年,因为过年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和新鞋子,享受香喷喷的美味佳肴,点好多好多的鞭炮。

  到了腊月二十以后,家乡就开始散发出过年的味道,家家户户准备各种年货。腊月廿三送灶王这一天,家家户户打扫厨房和灶台、门前门后、屋里屋外,扫掉蜘蛛网和各种污垢,冲洗阳沟,洗洗刷刷坛坛罐罐,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

  我们家乡一般是在腊月廿七这一天杀猪,碰上腊月是小月的就改在腊月廿六。因为杀猪完后还需要忙几天做后续的事情。有的家里养猪养了一两年,猪在猪栏里壮如一头小牛,至少有150公斤重。三五成群、沾亲带故的几个大汉将猪赶下猪栏,三下五除二将猪摁倒在地上,用绳子绑好猪脚,套好猪嘴巴,七手八脚抬猪放到方桌上,尖刀刺入猪脖子,鲜血一下子泼洒在水盆中,猪的嚎叫声慢慢变成呻吟声,不久猪就断气了。

  剥好猪毛,开膛破肚,将猪内脏洗干净,灌红肠。杀猪后第一餐要尝鲜,炒猪三杂即猪肝、猪心、猪大肠,煮猪瘦肉清汤,吃猪红肠。整条街都弥漫着炒猪肉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以前喂的猪食大都是煮熟的红薯藤和芭焦芋,还没有饲料喂猪,猪是自然生长的,猪肉口感很好。

  大人们杀猪完后还非常忙,切割猪肉成条块,搓上盐巴和酒料,放到大锅头浸泡几天,到了大年三十晚或大年初二以后才拿出来挂在火灶上面,让火烟熏一段时间,才制成腊肉;除了留一些排骨到大年三十晚做菜,其它骨头都砍碎,拌上酒、盐、辣椒粉等各种佐料,放入坛罐密封好,等到来年就成了辣椒骨。此外还要切粽粑肉、剁豆腐果肉、剁蛋卷肉等。

  过年要包黑粽粑、做米花、炸油团、炸糯米麻雀蛋等。黑棕的制作方法是先染黑糯米。将糯米洗干净后放在簸箕上晾干,再将糯稻秆烧制成灰,用滤筛筛出干净的灰末倒入糯米中搅拌染成黑糯米。那时候粽粑料不是很多,就是放入沾上盐巴和草果粉的大块猪脖子肉。包好的粽粑放到大铁锅用烈火煮几个钟头,粽粑肉煮烂后,油水渗入糯米,让煮熟后的粽粑香软可口。米花制作过程比较繁杂,要先制作扁米。将洗干净的糯米蒸熟,为了防止煮熟的糯米相互粘连,在糯米上面放入一些干净的老米糠一起蒸。蒸熟后糯米倒入簸箕晾得半干,拿到舂碓里舂成扁米,再放到晒席上晒干透,用簸箕簸出老米糠后,先贮藏好,这一个过程应该在腊月初完成。炒米花之前的头一晚,要将干扁米放在蒸粉盘上,撒点茶油润发,这样炒米花的时候米粒饱满且不容易被烧焦。到炒米花的时候,我们几个表兄弟在火灶旁等待,大人妙好的米花倒入煮好的红糖浆中搅拌,然后抓起锅中的米花揉成团,我们小孩用干净的簸箕接着,然后在簸箕下面放入吹火用的吹风筒,不断地推拉簸箕,米花团不停地在簸箕上滚动,直到米花团结实了,不会分散,才收放到干净的箩筐里。我们还帮大人将面团搓成圆形或小粒面团,给大人炸油团和麻雀蛋。

  春节做这些东西确实很繁忙,但人们也乐在其中。

  到了大年三十,早上杀鸡杀鸭,下午一两点钟开始张罗晚餐,白斩鸡、白斩鸭、蒸扣肉、豆腐果包肉、蛋卷、煎鱼、酸甜排骨等七八个菜,菜汤是用煮鸡煮鸭的汤水来煮豆腐、鸡鸭血、白菜心或卷心筒、粉丝等大杂脍。饭菜熟了,燃放鞭炮,一家人就围着饭桌,开始享受丰盛的年夜饭。

  我们平时经常听到大人的教诲,大年三十晚和大年初一,特别是大年初一要禁忌哪些事情,比如吃饭时抓牢饭碗,不得打碎饭碗,打碎饭碗是不吉利的。大年初一尽量克制自己,不能讲粗口话,不得打架骂架,不得舞刀弄棒,坐板凳不要翘起二郎腿等。

  大年三十晚吃完晚饭不久,我们就急着穿上新衣服和新鞋子,到街上逛了一圈,不到9点钟赶回家,新衣服不脱就上床铺睡觉,由于过于兴奋,开始在床铺翻来滚去睡不着觉,后来刚迷糊一下,就被阵阵嘈杂声惊醒,原来半夜12点钟到,新的一年开始了,家家户户门前鞭炮“噼啪噼啪”地响,大家都在开门大吉、新年接福。

  由于玩得忘记吃中午饭,这时候,外婆说她做的糯米甜酒发酵了,出水了。我吃了小半碗甜酒,甜酒水像蜜糖一样甜;又和外婆吃了一碗甜酒煮油团,别有一番风味。

  到了大年初二以后,寨上的亲戚、邻里相互请客吃饭。年味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吃腊猪脚、生菜包后,才慢慢变淡。生菜包也是家乡的一个特色菜,就是在洗干净的生菜叶上放入香肠、炒鸡蛋、干鱼末、米饭等,包好,点上含有米醋的蘸水,放入口中,味道鲜美。

  20世纪90年代,因我调入县城工作,我们举家搬入县城。在县城过年似乎不比在乡下的年味浓,也曾尝试以家乡的过年方式过年,自己做腊肉、灌香肠、做辣椒骨、包粽粑、炸麻雀蛋、做枕头粑等,做这些东西其实也要花费好多时间和人力,还有地方的限制和缺少设备的原因,坚持不久就放弃了,况且这些年货县城都有卖,买现成货吃就成了。唯独的是粽粑年年都坚持做,每一年都要在杂物房门前搭火灶,煮一大锅的粽粑。妻子包粽粑的手艺越来越娴熟,个儿匀称美观,粽粑料也多,有板栗、绿豆、大块上好的猪肉等,粽粑也越来越好吃了。

  转眼间,自己从一个翩翩少年步入中老年人的行列,深深感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以前过年父母为我们操心,现在轮到我们为家中老人和小孩添置新衣裳、买好东西吃。我的父母亲今年己有83岁了。每逢过年,我都来到他们身边,一起吃年夜饭。

  近两年,政府为了治理环境污染,严禁县城区域燃放烟花和爆竹,过年少了嘈杂,空气也变得清新起来。中央提倡的厉行节约、反对餐桌上铺张浪费是一项英明举措。大年三十晚几个菜、一个汤水,够吃、吃好就知足了,不用搞什么大排场和奢侈浪费。

  虽然因为疫情影响,过年的仪式和往年不太一样,但我们可以和亲朋好友、同事同学利用手机通讯、微信、短信等方式相互祝福,过着吉祥、快乐的中国年。

(0)

相关推荐

  • 纪德君:追忆那逝去的乡土年味

    "又一个怒放的新年插在了生活的牛粪上!"从故乡归来,与友人喝酒.闲聊,谈起了回家过年的感受,我这样怅叹. 说真的,如今无论是在乡下还是在城里,过年都是虚热闹,没味道.不像我们小时候 ...

  • 何 刚丨年事过往

    春节临近,记忆就一头扎进家乡浓厚的年味里. 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要过年,但一直盼望着过年.每年冬天,到冷得要带烘笼(小火炉子)去上学,冷得清鼻涕长流,冷得一起挤在墙角烤太阳,如果这时有两个村中的大婶挑着 ...

  • 在每个重庆人的1000顿饭里,年底的杀猪饭才是集体最朋克的狂欢!

    有一天你不得不承认,和战斗民族有一拼的,是准备杀猪过年的干饭人. 脑海里的过年猪 能让人引起对家乡美食极度思念的,非写字楼周边10元快餐莫属. 罗小贱望着方圆十碗里唯一的一片猪肉,贫瘠的脑海跑过一头壮 ...

  • 票还没买到,重逢的场景已练习了10000遍

    一介 自在丨小生活丨态度 我想你,更想你的味道↓↓↓ 春节回家,对中国人来说,不仅是回到熟悉的地理空间,更是回到味蕾深处的眷念之所. 在江西湖口,每近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烫豆耙.这道从知青年代流传下来 ...

  • 一碗腊八粥,一丝乡愁味

    日子轻悠悠地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腊八.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个时候,家乡的年味应该愈来愈浓了. "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它就像集结号一样,把人们的注意力都向&quo ...

  • 杀猪反被猪杀,要注意了

    杀猪反被猪杀,要注意了

  • 四川:这火锅店,沉淀着盐都60后、70后多少或清晰或朦胧的记忆(家乡行走之五十四))

        "一座有盐有味的城市,住着一群好吃的人".素有千年盐都之称的自贡,一家火锅店的主题标语.     这家火锅店与它别无异样,唯一不同的是装饰风格--怀旧风.运用上世纪七八十年 ...

  • 读书:家乡的春节┃卢婷

    绘画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深圳上合小学六(7)班卢婷同学 指导┃张奕老师 朗读┃孙海林   编辑┃丄学号 春节,中国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全国人民为欢欢喜喜过大年都开始忙碌.按我们安徽的习俗,春节差不多在 ...

  • 家乡的春节 | 唐子涵

    戴上耳机听更嗨!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春节都不相同,我的家乡的春节也是别具一格. "春节",也可以说是过年,分为"大年"和 ...

  • 难忘家乡的春节(10)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不定期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迎接新美好   到了正月十五晚上,镇上照例会举行"龙 ...

  • 难忘家乡的春节(9)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不定期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正月正 周天子一月召集诸侯议政,故一月为"政月&qu ...

  • 难忘家乡的春节(8)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不定期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新年的恭贺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初一早上没有懒床, ...

  • 难忘家乡的春节(7)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不定期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童谚云:"大寒小寒,明天过年".当西伯利亚 ...

  • 难忘家乡的春节(6)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不定期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秦人岁末祭神曰腊,故以十二月为腊月. 乡里忙八月,街上忙腊 ...

  • 难忘家乡的春节(5)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不定期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六 家庭条件再好点的家庭,会杀一头年猪.穷不丢猪,富不丢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