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它改良土壤,比有机肥好多了,能省不少钱!

土壤问题现如今成为了农业热门话题,化肥过量,农药过量,已让我们的土壤面目全非!

随着近几十年作物日益高产对土壤养分的掠夺、化肥过量、不均衡施用等不良行为造成土壤恶化问题开始凸显。

2013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67.35%的耕地为中低等田,国家农业部门近两年进行的测土调查,每个县抽取4000-6000个土样。检测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2%以上的不足5%,有机质含量1.5%以下的占80%,还有近15%土样中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而土壤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众所周知,有机质的碳系数是1.724,即1.724个有机质有1个碳。土壤有机质含量太低,意味着农作物基本上不能由土壤吸收到水溶有机碳。农作物从根部得不到碳供应,这就导致缺碳。

那么,土壤改良应该怎么做?可能眼下一起到土壤改良,大家都会想到有机肥。农资商也会推荐有机肥。其实增施有机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补充土壤碳元素!

但是,今天小编要告诉大家一个不用有机肥也能改良土壤的诀窍!

一起来看:土壤改良神器:“稻壳 秸秆”!

稻壳是高氮碳比的纤维素和硅结合体,因此不容易腐烂掉,却为土壤提供了良好的空气性能。一些土壤生物也很喜欢。

桔杆,因为高纤维素,所以需要进行粉碎覆盖,这些覆盖物经过1-2年后,如果连同施入肥料和地表的其它有机质被翻入土中,很快成为土壤微生物的营养,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另外这些高纤维素在腐烂过程中会吸收土壤中的氮,对于有效氮水平过高的果园来说,是降低富营养最好的方式。

堆肥就不用说了,几乎家家必做,稻壳、水、米糠等以有机堆肥方式让土壤肥沃巳经深入农人心。

据说这个配方即将失传:芝麻渣粉 : 米糠 : 鱼粉 : 水 : EM菌原液:糖蜜 = 100 : 100 : 50 : 70 : 0.3 : 0.3 (重量比)

P.S.芝麻渣粉可以用大豆渣粉取代

有人说,评价土壤好不好最简单的方式,是你能不能把你的手直接轻松的插入土中。估计朋友们现在很难见到这样的土壤。

曾经的时候,植物源的材料是土壤改良和肥力的重要来源,绿肥是个典型的例子,还有桔杆还田。土地的休耕其实也是于植物体的生长,使得通过植物生长把无机的转化为有机,并且增加了碳源和化学能量,回归到土壤中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好象没有感觉有新的物质的加入,但事实上,碳能量的加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秸秆稻壳都是含碳丰富的物质。

为什么说“碳”的作用很重要?

我们来看看作物缺碳的4大危害!

( 1 ) 根系衰弱

根的趋水趋肥性,使根系有一种内在的向外向下伸长的刺激,缺了有机质的土壤含水性差,各类肥料溶液向根部“表达”能力差,致使根系生长的内在刺激不足;其次,土壤微生物同根系的互动,是根系生长的外源刺激。因此土壤缺乏能被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直接吸收的水溶有机碳——有效碳,直接造成农作物根系衰弱、老化。这就是农作物减产和抗逆性差的根源。

( 2 ) 早衰

农作物早衰与根系衰弱有直接关系。但这里要说的是农作物其他器官和内部组织。根部在基本上吸收不到有效碳的情况下,农作物仅靠叶片的光合作用转化二氧化碳,作物积累所需的转化能量大。在夜间或阴雨天,这种转化和积累就要靠消耗作物内部的能量来进行。这种能量收支的规律失衡,是导致植物早衰的另一种原因。以上例子充分说明:有充足的有机碳,植物生命力就旺盛,就长寿就高产;反之,植物就早衰,就减产。

( 3 ) 黄叶病和失绿症

阴雨天光合作用接近停止,空气中二氧化碳不能正常被吸收转化,农作物的碳营养和碳能源双双下降。阴雨持续,就产生黄叶落叶,有些作物的新叶表现为失绿。一般误认为是“水浸”,其实只有同时烂根才是“水浸”,一般并不是“水浸”而是缺碳。

( 4 ) 亚健康

营养不良是导致作物亚健康的一种原因。一般农作物的化肥营养供应是充足的,但往往就是有机营养严重不足,也就是缺碳。植物获取碳来源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溶有机碳作补充,不但可进行物质转化和积累,还可供应新陈代谢的能量。一旦缺碳,这种作用就不能进行,于是植株就日夜交替周而复始地出现 “透支”,这就使植株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所以,改良土壤一定要重视碳元素的补充,这也是作物高产品质保证的关键,我们所说的,稻壳,秸秆都是很好的含碳物质,大家按照上面说的方式,堆制肥料不乏是一个改良土壤的好办法!希望本文对大家有用,感谢大家关注“种地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