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到底该不该禁,它的价值在哪里?
《金瓶梅》是一本非常伟大的文学著作,不但是开创了文人独立创作小说的先河,更是在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以一个家庭为视角,来巨细无遗的描写他们的衣食住行,日常百态。
这算是开篇名义给《金瓶梅》定个性,很多人提到《金瓶梅》,第一眼想到的就是这是本淫书,但实际上直接的露骨描写,只占了全书大概不到5%。
而且当时的各种小说,全部都充斥着这样的内容,明朝人思想开放,当时奢靡成风,《金瓶梅》属于小说里写的最克制的,当然就算是这方面也算是写的很好地。
不是兰陵笑笑生故意要写这方面的内容,而是当时的小说普遍都是这个样子,而且比他过分的书多的是,但大多数都没流传下来,因为写的实在是太烂了。
当时的社会对这种事都非常宽容,妓女道姑可以一起来家里唱唱小曲,完全一副和谐的画面,而且著名的唐伯虎,他就画过大量的春宫图,而且当时的文人觉得画这种东西很正常,完全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金瓶梅》开创的许多东西都被《红楼梦》给发扬继承了,比如说一冷一热的写法,在后来的《红楼梦》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登峰造极。
兰陵笑笑生还发明了名字谐音梗这个玩法,被曹雪芹也应用到《红楼梦》里,还有个不易发觉的意向, 那就是《金瓶梅》里反复出现的金簪,成了西门家的地位身份的象征,甚至有点西门庆家徽的感觉。
后来在曹雪芹的笔下发展成了十二金钗的意向,《红楼梦》最早期的点评者脂砚斋有个评语说,《红楼梦》的写作水平跟《金瓶梅》差不多,可见当时对《金瓶梅》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很多人因为对《金瓶梅》不了解,很讨厌被人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对比,甚至还说一些过于捧高《红楼梦》的话,其实就算是完全不说《金瓶梅》和《红楼梦》的关系,但从文学艺术价值而言,《金瓶梅》也丝毫不输《红楼梦》。
《红楼梦》和《金瓶梅》是中国古典文学,雅与俗的两个极端,潘金莲说话,王婆说话,薛嫂说话,每个人说起话来都各有特点,大量的俗语夹杂其中,这些话在《红楼梦》里怎么都不可能出现。
甚至可以说《金瓶梅》人物的语言,比《红楼梦》里人物的语言要生猛鲜活,《红楼梦》就像是一场梦,迷迷糊糊说不清楚。
你看《金瓶梅》无数场骂战里,体现出的是市井语言的精彩,是真实的小人物的语言,是最鲜活的古代人到底是怎么说话的一个最直观的体现,很多俗语其实在明代就有了,我们在看书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类似的惊喜发现。
最重要的一条,也是《金瓶梅》不能被禁的重要理由,这是一本中国目前为止都少有的完全结局凄惨,整本书都没有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样的结局很多人都无法接受。
中国人历来喜欢大团结的结尾,所以有人说《红楼梦》能有个悲剧的结尾已经算是续写的很不错了,但很可惜的是,作者再悲剧之中又暗含了希望,什么兰桂齐芳等语言,暗示着一切还会再复兴。
而且《红楼梦》所谓的,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种死亡与衰败也是抽象的,甚至是美学的,但是《金瓶梅》里的衰败和死亡,则完全就是写实层面上的,拿中国血淋淋的惨烈,真的让人看到了,什么叫直面死亡。
中国这样的书真的很少,从头到尾就是一出彻底的悲剧,完全的自然主义的写法,就是作者不带有任何色彩的去记录小说里人物,用最真实的笔法展现人物身上的命运,写的非常细致。
但也可能是过于惨烈,《金瓶梅》这样的书,并不适合青少年读,他没有人生阅历,读不出里面的苍凉与无奈,更读不出进入社会之后才能理解的各种复杂社会问题,人情问题,生存问题等等。
可以说这是一本适合中年人读的书,里面其实对西门庆持家的辛苦也有所展现,那种细微的描写感受或许只有中年人才能理解和懂得,所以这本书等你上了一定年纪,读起来一定会深有感触。
目前《金瓶梅》也没有处在封禁的状态,依然是可以阅读的,只不过是没有大规模推广,尤其是没能入选到课本里,看一本小说是不是名著,就看他能不能某一段落入选课本,《金瓶梅》这种凄惨性质的书,大概是很难进入课本的,但你成年之后,如果还举得这是一本轻薄的书,就不应该了。
黑暗与光明,本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看到了黑暗,才能更好地拥抱光明,知道了什么叫凄惨的人生,才能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更加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