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设计思考
首先想通过一组数字说明航站楼设计的特点。3000 万人次是合肥T2 航站楼的年旅客吞吐量,8000 人次是合肥T2 航站楼高峰小时的进出港人次。航站楼一年365 天不停地在运转,也就是说每个小时都有几千人以及围绕着这些人的车辆、轨道交通、行李、飞机运行等来检验我们的设计是否合理。夸张点说,如果我们的设计有不妥之处,那么一年当中这个问题可能会被暴露3000 万次,所以航站楼设计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采取什么样的设计策略去解决“流量”的问题。
1、问题
每个大、中型航站楼设计所面临的问题都有相似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效率问题,以合肥机场为例,在进场路和二跑道之间的T2 航站楼建设区域,还要兼顾T1 航站区,尤其要兼顾新建的大铁、地铁线位,怎样才能创造出良好的空陆侧效率?
第二是对话问题,T1 航站楼占据了整个场区的中心位置,也就是我们在拍照时经常开玩笑说的“C 位”,但是它的规模又远远小于即将建设的T2 航站楼以及远期的T3 航站楼,那么如何处理新旧航站楼之间的对话问题?
第三是未来问题,我们的设计怎样才能体现对当下问题的思考,同时面向未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设计问题
之所以去归纳效率、对话、未来这三个问题,也是为了准确地找到应对本项目的设计策略。先找准问题,才有可能找对答案。这些图展示了一些思考过程,实际上也是在通过形式语言去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结合对合肥现状的分析,我们形成了三个选项:一是继续保持T1 的“C 位”,代价是T2、T3 的陆侧会被压缩,同时轨道交通也没有与航站楼形成很好的连接关系。二是用新的航站楼取代T1 的“C 位”,代价是与T1 就很难形成和谐的对话关系,同时远期的扩建也会比较复杂。三是重新规划交通中心的位置,并与T2航站楼保持便捷的联系。
△设计过程方案比选
2、策略
我们最终的策略是将交通中心置于正中,与T2 航站楼侧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与航站楼一体化的价值。大的交通系统也形成前后两个大环,充分释放T2 和T1 航站楼前的陆侧空间。T2 航站楼自身简洁紧凑、旅客步行距离短、近机位多、港湾滑行条件顺畅。这种布局也为远期T3 航站楼的发展预留了充足的场地和接驳条件来应对未来的发展变化,并将在未来形成全场的完整形态。
△设计策略图解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T1 航站楼并不会被弱化,反而会通过T2 航站楼以及交通中心的建设提升T1 航站楼的价值,使之重新成为整个航站区的一个积极的组成部分。
△设计过程手稿
近期目标年为2030 年,全场满足每年4000 万人次处理量。远期目标年为2050 年,全场满足每年8000 万人次处理量。
△近期规划总平面图
△远期规划总平面图
3、有特质的功能
在确定了交通中心居中、聚焦全场的策略后,我们的设计转向建筑的本体,从功能、空间、形象这三个最基本的建筑要素切入设计。
交通中心与航站楼的一体化、轨道与飞机的紧密接驳在当代大中型机场设计中呈现出越来越大的价值,因此在功能层面我们希望近一步去发掘这种一体化带来的功能特质,也就是去发掘功能流程中更多的可能性。沿着环状的高架桥车道边设置了一条带状的陆侧“峡谷”空间,通过这一空间串联起交通中心和航站楼的陆侧,交通中心与航站楼不再是两个二元并置的关系,而是完全融为一体。
△陆侧“峡谷”空间
乘坐轨道交通而来的旅客到站后,马上就可以进入到一个多层次的、充满活力的交通中心空间。
△综合交通中心内景
陆侧“峡谷”空间可以自然地将旅客引导至航站楼的值机大厅,到港旅客也可反向地沿着峡谷空间步行至交通中心。
△值机大厅入口空间
借由对功能特质的发掘,并通过一组流线关系将这种功能的特质进行充分的转译和呈现,就形成了本项目最核心的设计特征和表现力。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设计过程,也是由空间到形态的一个自然生成的状态。
△近期航站区夜景
4、有品质的空间
对于空间品质的追求也是航站楼设计中一贯的主题。我们认为空间品质来源于对生活中更深层次关联的展现。比如人与自然的关联、空间与结构的关联、氛围与材料的关联等。品质并不总是意味着昂贵的材料,品质是与精神相关的,我们希望通过重构和展现这些深层的关联,去寻找物质与精神的契合点,在航站楼中延续城市生活,提升空间品质。
△室内空间效果
5、有气质的形象
关于有气质的形象,这里用了一个拟人的修辞来描述建筑形象。气质是与美或丑是无关的,与内在的自信、表达有关。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定位去跨越所谓美与丑的判断陷阱,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堆砌,将设计自身自洽的逻辑以理性的方式转化为形式语言。我们认为这种自洽逻辑真实、理性、平和的表现就是美的,是有内在张力的。
△近期航站楼及交通中心
在一些更具体的设计手法上,我们将交通中心通过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的组织处理得更加轻盈、圆润,它虽然占据了新的“C 位”,但是以一个谦和有力的态势与现状的T1 航站楼形成和谐的前后关系。
△近远期航站楼及交通中心
6、思考
本文并没有完整地介绍方案的情况,更多的是我们设计过程中发掘的问题和边界条件,也是希望借由这些问题引发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在合肥T2 航站楼的设计中我们尝试“以流线转译功能、以完型限定边界、以空间覆盖空间、以结构传递美学”这四组关系来回应设计条件,把控设计进程,达成设计结果。
△远期总体鸟瞰效果图
遗憾的是我们的方案最终没有中标,各家设计单位的成果也呈现出多样性,各有千秋。设计或许没有“真相”,但一定有一个“道理”,我想这也正是设计的魅力吧!
项目类型:公共建筑
项目地点:安徽省 合肥市
建筑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四建筑设计院
设计团队:王晓群 李少琨 李树栋 吴迪 胡宵雯 王槟 郗晓阳 任捷 周心怡 吴中群 庞岩峰 谷现良 穆阳 范士兴 王鲁丽
方案完成/交付时间:2020.03
作者 李少琨
北京建院第四建筑设计院
注:本文原载于《BIAD创作》内刊第九辑
编辑:宋昕 审核:朱晓琳